鄭立國 王海萍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工作過程的“環境監理”課程建設與實踐
鄭立國 王海萍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結合市場需求,基于工作過程從課程設置、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資源、教學效果和教學改革等六個方面對“環境監理”課程建設和實踐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環境監理 工作過程 課程 教學
引言:我國對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主要抓環保審批和竣工驗收,這種管理模式對污染型建設項目較為有效,但對生態影響型項目效果欠佳[1]。為了解決項目施工期間環境監管缺位的問題,環境監理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環境監管從原先的事后管理轉變為全過程參與和管理,總之,有效的環境監理將有助于實現項目建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2]。
為了適應環境管理的發展現狀,以及滿足市場對就業人才的要求,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專業對課程進行適時的調整,其中“環境監理”作為一門新的專業選修課加入到學生專業學習課程的系統中。
(一)環境監理課程設計路線。環境監理課程具有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環境類的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能針對具體項目開展環境監理。因此,環境監理課程設計同時兼顧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同時,依據《關于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環辦[2012]5號)文件要求,對建設項目環境監理重點關注內容進行重點學習和實踐。
通過企業調研,把環境監理項目開發的工作過程、工作任務一一列出,并進行分類,與此同時,把工作任務細化,確定工作任務的使用頻率和難易程度,將項目(任務)內容轉化為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環境監理課程的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保證理論課時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在實踐環節,從企業引入環境監理的實際案例,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將環境監理工作過程中的任務分解為具體的課程教學單元,在仿真的崗位工作環境中實施模塊化教學,教學過程即是一個完成項目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建立項目應用的概念,了解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和流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課程內容選擇。本課程主要介紹環境監理的內涵、作用、基本特征和類型;環境監理的理論基礎;環境監理的基本內容和編制程序;環境監理的技術方法;以及大氣環境保護措施、水環境環境保護措施、固體廢物管理措施、噪聲控制措施、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并對典型環境監理進行實例分析。

表1 “環境監理”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一)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通過觀看視頻、參觀項目現場、開展案例教學等不同教學方法,通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切實提高學生環境監理能力。
(二)教學手段。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的同時,積極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和現代信息技術,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切實加深學生對環境監理的了解,培養學生環境監理工作的能力,鍛煉其職業素養。
(一)教學團隊。教學團隊由專任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分別承擔相應職能。專任教師:環境監理課程的總體設計,教學單元、項目化模塊的具體細化設計;理論和實訓環節的教學工作;考核評價等。行業企業專家:配合專任教師進修課程的總體設計,教學單元、項目化模塊的具體細化設計;提供一定數量的生產性實訓機會和工作環境,與專任教師共同組織學生去企業開展參觀和實踐等教學。
(二)實訓條件。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包括電腦、投影儀等設施,具有視頻播放、PPT演示等功能。同時開發制作環境監理多媒體課件;建設環境監理圖片和影像資料資源庫;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圖集資源庫。
“環境監理”課程考核采用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試包括環境監理的方法、環境監理文件、建設項目施工期的環境影響因素及減緩措施、環境監理典型案例分析等內容。為強化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的培養,環境監理典型案例分析占理論考試成績的50%。實踐綜合主要考核學生的工作與職業操守、學習態度、團隊合作精神、交流表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其分值比重分別為30%、30%、20%、10%和10%。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均及格,則視為本課程考試及格。
從環境監理的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環境監理從業者不僅要求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高的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還要求具備工程監理和行業知識,同時涉及數學、經濟、軟件等知識。能夠利用各種軟件實現數據處理以及決策分析的能力將是該課程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在課堂中,應適時開展學生的數據運算能力和系統邏輯架構能力的培養。
[1]曹曉紅,李繼文建設項目工程環境監理中的問題與建議[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6:214-15.
[2]張澤乾,涂為民,等.電路板生產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實踐重點[J].四川環境,2013,32(6):97-100.
鄭立國,男,博士,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王海萍,女,博士,長沙環境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職業教育課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