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曾對記者說,醫療體制內的改革往往觀點多于實踐,因為大多數人更愿意選擇保守的做法。可隨著理念的變化,體制內衛生人借勢“互聯網+”,重塑醫療秩序的創新之舉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杭州“智慧醫療”便是一個典型。
在杭州,通過“智慧結算”,病人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大幅縮短;基于互聯互通的“智慧醫療”這張大網,病人到社區進行首診成為可能;主城區4家市屬三甲醫院和4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影像、心電會診中心;在區、縣(市)由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臨床檢驗、影像、病理、心電、消毒供應等五大中心。不僅如此,此網還具有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向上轉診申請、電子病歷上傳和下載、轉診滿意度評價等功能,為雙向轉診提供了信息化的平臺。
不得不說,“智慧醫療”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杭州市醫改進程。
市民涂幼紅是一名慢性病病人,她的二級預防已基本上可以足不出戶,這得益于“智慧醫療”。但她也表示,杭州市民卡的“診間結算”功能,作為“智慧醫療”的關鍵部分,在省級醫院使用并不順利。
目前,杭州市民卡覆蓋了一半以上的省級醫院,但較之市級醫院78%的診間結算率,省級醫院占比不到15‰原因在于,省級醫院非杭州市衛計委所轄,靠衛生系統的行政力量來推動較難。所以,如何在省級醫院推行“診間結算”,是杭州“智慧醫療”接下來所要面臨的問題之一。
中國醫療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無論是互聯網+醫療創業者,還是醫衛人+互聯網,對于中國醫療這個巨型復雜的系統來說都是創新。
我們樂見這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