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悅
摘 要:維米爾用自己獨有的視角、精妙的光線為我們呈現出一個與同時代風俗畫大家倫勃朗、哈爾斯等完全不同的審美情趣:如詩般的靜謐、超然并能夠用精確到微妙的寫實技巧,完美傳遞出荷蘭人富足飽滿的精神狀態:沒有激動的情緒,沒有浪漫的幻想,有的只是心凝如水的平靜。他的畫作凍結了時間,又仿佛是時間本身。
關鍵詞:維米爾;荷蘭風俗畫;意境;藝術語言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070-01
十七世紀,荷蘭出現了主要描繪世俗日常生活的畫派,他們的畫作展現著田園的風土人情、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凡人的肖像與身影,史稱荷蘭風俗畫。由于這一畫派的藝術家多創作一些用于室內裝飾的、尺寸較小的作品,也被稱為“荷蘭小畫派”。這一時期的中葉,荷蘭的文化已經逐漸喪失人文主義的傳統;昔日的文化藝術中心哈雷姆、阿姆斯特丹在拋棄了偉大的哈爾斯和倫勃朗之后逐漸失去繁榮,走向衰敗。然而,德爾福特這座小城堅守著荷蘭人早期的朝氣,人文主義在這里得以延續。在這樣的境況下,荷蘭繪畫的第三位巨匠維米爾應時而生。
在風俗畫方面,維米爾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成就,茨維坦·托多羅夫說他令荷蘭風俗畫發展到了最高水平。在西方維米爾被學者們稱作是“德爾夫特的斯芬克斯”。在他的一生中沒有聲明遠揚,而是負債累累,死后不久就被人們所遺忘。他的作品大都被后人認為是同時代畫家如德·霍赫、伯赫甚至是倫勃朗所作,到了19世紀,在他死后大約二百年才被法國著名記者、哲學家、藝術評論家泰歐非爾·托雷重新發現。在人們認為出自他手的三十五幅畫中,有九或十幅屬于其他類型如歷史畫和寓意畫、風景畫、肖像畫;其余的——也就是作品的大部分——重復了日常生活繪畫的尋常主題:交易,書寫和交換信件,音樂會,家務勞動,以及各類職業。
然而,我們又不能將維米爾的畫作簡單、純粹地等同于風俗畫。它們的絕美品質本身令我們無法將其視作任何形式的范例,我們感覺到,即使在最“日常”的繪畫中,維米爾都是在利用這一主題來表達他自己想要表達的深層寓意。如他的《地理學家》絕不僅僅是這一職業的簡單再現,而是一方面通過陪襯物的累積接近于寓意畫,另一方面則表現得更像是對精神而不是物質的歌頌。他巧妙地運用光線使他的作品具有超凡品質,“維米爾與同時代畫家的不同之處,他以極端、甚至顫抖的感光度來表現光線,以及特殊而明顯的用色一藍色和黃色的組合。他作品中特別的光度,實際是借由一種新的技巧而達成的,這種技巧部分依靠光學實驗,但是主要是依靠觀察,以及對色彩微妙的滲透反映的直覺。他撲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當特別,功微小如珍珠的亮點構成物體輪廓。作品中焦距平均分配,因而顯得平靜、客觀,類似玻璃畫板的效果,因此所有的沖突因子都得到化解?!雹偎b密地觀察著作為參考物的“模特”身上的光影對比,并意識到物體的明暗關系于建造一個空間的重要性;而精妙的高光點內有室內窗戶的映像,使整個畫面形成一種獨特的神秘世界,引起觀者的無限遐想??梢哉f,維米爾充分運用了光線對觀賞者審美心理的影響,通過調動光線的強度與布局來重組藝術語言以營造神秘變換的畫面氛圍。在他所描繪的空間里所有物體帶給人視覺上的強度,是我們不知不覺地離開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場景,他給予了人物不朽性。如《珍珠項鏈》這幅畫,一位女子確實正在做一個日常舉動,她正在試戴一條新項鏈;但是,對一切物體的精確描繪,對光與影的嚴格分配,對空間的處理,尤其是女子安詳的靜止狀態——這狀態把她從現實世界中抽離了出來,將她投身于某個魔幻王國——所有這一切令我們也離開了受表征控制的現實世界,心曠神怡地沉浸入畫作本身之中。無意義便是意義之所在。他無意于情節上的扣人心弦,而是著力于淡然地流露詩意。借助近乎完美的畫面維米爾為欣賞者提供身處天堂的感受,他創作了畫作本身,他的意識是畫作的源泉,畫作卻不再是他自己的派生物。那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或是一些非常平凡、平淡的場景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我們通常視而不見的新視野,“他的畫實際上是有人物的靜物畫”②。
在維米爾藝術生涯的后期,他不再根據光影中物體的形狀和結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繪畫手法的變化表明,他對畫面表現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經常用抽象的技巧和思想來再現視覺世界。當然,維米爾的藝術仍然植根于現實,他不擔任“現實世界中的鏡子”的角色,他畫的東西具有他們獨立存在的意義。維米爾畫作中光、色、形的運用與表現,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與近、現代繪畫趣味相投。例如《彈吉他者》畫面主次關系明確,少女身后墻壁上的風景油畫僅用幾個明度不同的色階,并以較大筆觸表現;室內的光線從右上角照射下來,從而使帶有強烈陰暗效果的人物造型顯得十分亮麗而自然。畫中還運用了以檸檬黃、白和褐色等顏色,使樸實的畫面帶有華美的色調,這在當時的油畫作品中是極為少見的。他從早期對事物結構和視覺肌理的關注中走出,從利用光來塑造,到探索光、色彩、結構的結合可能性,創造出一個真實的世界抽象形象。
即使維米爾最后呈現給我們的畫作中并沒有刻意和用力過猛的痕跡,但我們還是感覺到,他塑造這些形象有著他獨到的目的,因為他通過所有他可以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來校準所要表現物體的色彩深度、受光面積、距離比,如迷戀透鏡制作的“暗箱”并以此輔助作畫。但他會綜合自己的感受和現實具象,有意識地調整畫面色塊的強烈對比,使畫作中的人和物都蒙上一層柔和的朦朧美,卻又未損耗其穩重感。維米爾極慢的作畫速度和他的完美主義思想是分不開的,他對自己十分嚴苛,總是在不停地研究畫作的構圖、空間、光線,他試圖通過結構和光線創造一個令觀者信服的維度。他成功地使觀眾不由自主地進入他畫作中所展現的情境。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由維米爾描繪的場景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這是他意識之下的,又通過他的手所展現出來的視界。盡管維米爾畫作中物體的結構和光線效果與大自然無限接近,但它們又不像是在鏡子里看到的那樣,他的畫面始終給人一定的距離感,有它們獨立的現實性,只有經過一番恍然大悟之后觀者才會意識到自己所感受到的還是藝術家所要帶給世界的“作為根本價值的繪畫本身”③。于是,維米爾創造了超越他自己時代的藝術,他作品極具現代感,注重個人品質的展現,有意回避市場,這與同時期的風俗畫不同,他是為自己而畫,不服務于任何人、任何題材。所以說某種品質的最高水平并不一定最具有代表性。
那為什么說維米爾的風俗畫是日常生活的頌歌,那就要從維米爾所處的時代環境的人文情懷談起。他的作品的產生和創作同十七世紀荷蘭的社會狀況有關,也與當時荷蘭人民的精神狀態有關,豐子愷說過,“風俗畫與社會畫是荷蘭的國民性而示的特色”。從社會狀況看,因為地理位置及民眾精神的緣故,國內局勢相對太平。其次,因地質條件特殊,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經濟發展依靠商業和海外貿易,這使得荷蘭封建實力薄弱,同時直接影響了荷蘭人口的構成——大部分是城市居民,且因為經營生意家庭殷實。還因為信奉新教和封建勢力薄弱形成了自由寬容的文化環境,吸引了歐洲眾多思想家。
從國民精神來看,他們在愛護自己的獨立和日益擴大的自由的同時還知道怎樣保持他們祖先的道德習俗和優良品質。可以對愉快而平凡的事物感到驕傲。這就是維米爾選擇日常生活作題材的原因?!皣窬瘢瑫r代,文化演變”造就了以維米爾為代表的這一時期的荷蘭繪畫的特殊性。這種浪漫主義藝術體現了精神之于外在的優越性,它的“出發點是孤立的主體的無限性”。而維米爾在創作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主體性”,符合浪漫主義的本質?!爸黧w性”使得維米爾大膽地選取普通平庸甚至低級的事物,把包含在現象中的經過深化的秘密描畫出來,并且忠實地再現流轉無常的東西使其凝定成持久的物象,從而體現了藝術將變化無常、稍縱即逝的生活定格升華的力量。當然維米爾的主體性還體現在運用顏色和空間的精妙技藝上,這都是個人極強的審美創造力的展現。托多羅夫說,社會和國民精神決定了荷蘭繪畫的基調,畫家的主體性和創造力是荷蘭繪畫的魅力之源,令畫作超越了單純的道德維度,上升到了美的層次④。
維米爾的畫作是對世界客觀性的勝利,他巧妙的引導我們,讓畫作本身動搖我們的認識。美并非超越庸俗的事物或高于庸俗的事物,而是就在事物之中,美可以滲透到所有的存在之中。他終結了日常生活與藝術作品的對立,使其變得同樣有深度和美麗。關于當下藝術與現實之間的平衡,維米爾的畫作也引導人們換一種角度去思考,使人們繼續執著地為更加接近藝術的真實而努力。
注釋:
①謝麗君.經典而樸實的人性贊美——解讀維米爾《倒牛奶的女人》[J].美術,2003 (7):136-139.
②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241.
③茨維坦·托多羅夫(法),曹丹紅(譯).日常生活頌歌:論十七世紀荷蘭繪畫[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④茨維坦·托多羅夫(法),曹丹紅(譯).日常生活頌歌:論十七世紀荷蘭繪畫[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參考文獻:
[1]侯萍.維米爾和他的色彩世界[J].美術教育研究,2010(06).
[2]初樞昊.人生靜默如謎——圖像與文字闡釋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J].世界美術,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