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山
摘 要:中世紀是西方歷史上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它的藝術表現形式較為豐富,思想意義十分深遠,并且對現代藝術設計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西方中世紀藝術的發展意義、時代背景及具體影響進行探究,僅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西方;中世紀;藝術;思想;美感;價值
中圖分類號: D911-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077-01
在藝術表現風格上,中世紀藝術有著濃郁的特色,并在從裝飾、情感、象征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藝術深化。尤其是其中狂熱的宗教信仰,占據了人類意識形態的諸多方面,并且對后代人類的思想領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一方面,中世紀時期,西方社會文化倒退,經歷了從鼎盛到沒落的時期,另一方面,中世紀的文化、哲學、科技等領域的藝術種子深深根植,為后來歐洲國家的文藝復興提供了發展基礎。
一、西方中世紀藝術的發展背景及價值意義
西方中世紀時期指的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約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在長達1400多年的時間里,中世紀藝術的發展處于一個特殊的背景之下。當時的歐洲地區處于戰亂之中,國家沒有強有力的政權來統一,封建格局的禁錮、天主教的枷鎖、落后的文明使當時的科學、藝術、生產力發展緩慢,甚至趨于停滯。在當時的發展背景下,宗教成為了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來源。宗教在推動藝術發展進程的同時,也對中世紀的藝術產生了極大的約束。一部分學者認為,西方中世紀藝術遭遇了“黑暗時期”,所以藝術價值出現了低下的發展局面。而筆者則認為中世紀藝術也有著獨特的表現和影響力。中世紀藝術的發展領域主要表現在建筑和繪畫上,如今全世界聞名的瑪利亞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亞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建筑,都是中世紀藝術文明的發展產物,成為了人們了解歐洲文明、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成果。除此之外,中世紀處于奴隸社會的解體和封建制度的集聚地區,當時的百姓處于宗教改制之中。而同時,宗教觀念中創始人給耶穌宣傳終生平等、互敬互愛的發展現狀,給受壓迫的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基督教的封建統治,深深影響了詩歌、音樂、繪畫等方面,藝術家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不同的形式語言來闡述宗教故事,讓更多的人解析基督宗教中故事教育,更加限制了藝術的發展空間。
二、西方中世紀藝術的發展特點
西方中世紀藝術依附于宗教而存在,在精神、實踐多個層面和宗教保持高度聯同的狀態。在這一發展動力的促進之下,中世紀藝術突出表現在了基督建筑等領域。尤其是一注重防御的羅馬建筑和精神啟迪的哥特式教育上,在發揮繪畫、建筑、雕塑藝術的同時,也將鑲嵌畫、手工藝、壁畫、雕塑等藝術方位融為一體,成為了中世紀美術的突出代表,發展特點十分鮮明,具體分析如下:(1)僧侶承擔著教育培訓和藝術宣講.在中世紀早期,僧侶大多掌握著文化知識,因此他們所居住的修道院也就成為了重要的藝術傳播機構。特別是在僧侶們對文學、藝術的臨摹、創作過程中,留下了一批批的手抄本,成為了見證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教堂已經成為了僧侶們傳播藝術、傳授工藝、訓練工匠、為宮廷或西方上流社會提供工藝美術師的重要場所。這種情況持續了數百年,并對歐洲藝術起到了極大的宣講傳播作用;(2)世俗民眾的藝術技藝與文化傳承。古希臘以來,美術和手工藝都屬于藝術一脈之承。繪畫和雕刻同為藝術表現手法,在具體的存在形式上,以民間工匠的形式予以交流和傳承為主。工匠們為了謀求新的發展技藝,就必須要通過行會的認定,傳承藝術業績,繼而在手工業和美術教育的支配下,增進藝術技藝的文化發展。例如,手工業者們按照藝術的發展現狀,在金器制作、物品雕刻、編制紡紗等方面,進行師徒契約的制定。工匠和徒弟按照世俗的發展觀念,教授學生的藝術知識,在建筑、繪畫、雕塑等方面的技藝進行深化發展。其中,徒弟能夠經歷“一對一”的藝術培訓,成為新的藝術傳承之人。我們熟知的一些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喬托、達芬奇,都是這種師徒技藝下的發展產物,在世界藝術領域獲得了突出的成就;(3)宗教助力下的藝術美學定義。盡管中世紀的政治衰落、經濟退后,但是在美學思想上依然較為穩定,在美學領域上呈現出了特殊的藝術價值。藝術家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同時擁有神學家、文化學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例如,托馬斯提出了對于美的定義,他指出美的定性具備感官性和直接性,也因此能夠進一步補充美學形式,使藝術美學在宗教光輝的引導下,具備一定的秩序性和豐富性。從當時建筑的設計細節就可以看到,很多建筑的圓拱形窗戶上,運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通過彩色玻璃折射出來的陽光,給予了“光照”以神秘莫測的感受,在光影的感受下,豐富畫面的藝術表現形式,充分凈化了人們的心靈。在歐洲文明上樹立了獨特的風格。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中世紀藝術改變了希臘藝術、羅馬藝術的傳統表現形式,同時也使歐洲藝術文化形成了特殊的形式和體系。也成為了西方中世紀藝術特色思想、理念、情感的統一。在當時的藝術價值上,中世紀強調上帝世界的精神追求,所以在整體價值上更加接近于藝術領域的表達。尤其是在建筑藝術方面,閃耀著非凡光芒的作品中凝聚了繪畫、文學、音樂等多種藝術,成為了歐洲歷史文化上一段重要的發展歷程。再加之西方中世紀的藝術積淀,使中世紀的藝術家們大力恢復手工設計技藝,復蘇尚存的設計文明,大力推動了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2]譚平.哥特美術壓抑下的情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3]劉紀.“美是生活”與日常生活中的美——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有感》[J].文教資料,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