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祎
摘 要:在樂器的演奏中,低音提琴具備獨特音色特點,但是要讓低音提琴發出良好聲音,還要掌握扎實的演奏技巧,需要認識對音色的影響因素,才能夠有效降低各種因素對演奏造成的負面影響。本文闡述了低音提琴樂器具備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采用的演奏技術對音色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低音提琴;演奏技術;音色
中圖分類號:J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06-01
一、低音提琴樂器的特性
在四大弦樂器中,低音提琴它的體積是最大的,琴弦是最長的,音域也是最低的。同時其演奏時的音色不僅低沉而且柔和,不僅如此,還可以演奏出泛音。在演奏撥弦時、就其厚重感而言,其他弦樂器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在低音提琴的演奏中,最好是慢奏,尤其當其快進入高音階段演奏時,能演奏出非常動人的樂曲聲來。通過低音提琴演奏發出的聲音的話,則是采用低音來譜號,哪怕是到了高音階段的演奏,演奏時相對樂譜上會低上個八度?。弦樂隊中,低音對和聲性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低音提琴在演奏時,發揮著演奏的基礎性作用。與此同時,低音提琴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奏樂者使用撥弦演奏的方法,特別是在樂隊里被廣泛地使用。
當對低音提琴進行定弦時,和其他弦樂器存在一定差異,比如樂隊演奏時要將其定成G-D-A-E時,高音必須要超過玄樂隊的音,至少要高大二度,就需要把定弦相應提高大二度,即為A-E-B-F。而低音提琴大多定弦都是采用純四度定弦方法,這種方法的優勢就是能夠借助空弦,處于低拉位時就能夠完成比較常用的調式音階;如果處于高位階段時,就可這樣換弦。這樣一來就降低了低音提琴演奏的難度。當低音提琴開始由伴奏逐漸轉向獨奏時,定弦上也會隨之調高大二度,因為琴弦張力相對增大,音域會有所提升,當琴弦敏感度開始加大時,音樂的震動頻率當然也會隨之提高。
在記譜時,其實與普通記譜是完全一致的,在譜面上我們并看不出有高低音的變化,但是在實際的演奏中,必須要調高大二度才能定弦。因為低音提琴它的音域相對較低,所以其調弦需要通過運用泛音才可以完成。調弦時,通過二弦的泛音從A調到標準音,再核對其他各弦。
二、低音提琴演奏技術對音色的影響
1.撥弦技術對音色的影響。當低音提琴開始進行演奏時,有許多非常需要使用撥弦技法的地方。在其演奏過程中,不同的撥弦手法使得低音提琴表現出不相同的音色。就其撥弦技法的方式來看,要求低音提琴演奏者在撥弦時,能夠同時將手臂、手腕及指尖力量結合在一處。指尖在發力的時候,如果用力過緊,便容易使得琴弦彈到指板上,但假如如果指尖過松,則容易使得撥弦演奏產生的音色死氣沉沉欠缺活力。
2.演奏姿勢對音色的影響。低音提琴的演奏姿勢主要包含了兩種,即為坐姿和站姿,據了解,根據演奏姿勢的不同低音提琴演奏也會表現出不一樣的音色。當中,坐姿是交響樂團在演奏時常常會使用到的姿勢,這個姿勢是,要求演奏者靠凳子前沿坐,分別將兩只腳放置于凳子的踏板和地面上,這種姿勢會使得人的身體會微微往前傾。使用坐姿演奏時,不能將低音提琴靠在腿部內側,不然的話一方面,會影響低音提琴演奏時的共鳴;另一方面也會影響低音提琴演奏的音色與音量。如果要采用坐姿進行低音提琴演奏的話,就要求演奏者放松身體,使用腰部力量將全身帶動起來,這樣下來,便能保證其力量應用在了低音提琴琴弦的上面。在演奏一些作品的時候,假如演奏者可以跟隨音律擺動身體的話,那就更好了,這樣能夠將作品所想要表現出來的音色更好的呈現給觀眾。站姿的話,在獨奏與室內演奏中十分常見,要求演奏者的站姿為:兩腳分開站立,并適當讓身體微微往前傾,演奏者雙腳要與低音提琴的底柱組合成立體三角形形狀,通過這種方法來確保能夠穩固操作低音提琴。使用站姿進行演奏時,因為站姿相對坐姿來說,具有不穩定性,所以在低音提琴在一定振動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影響。
3.弓子壓力對音色的影響。低音提琴在演奏是,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握弓姿勢,包括法式弓和德式弓。法式弓和德式弓的區別是,法式弓主要是手掌向下的姿勢,而德式弓手掌是向上的,除此之外,法式弓的拇指要放在弓桿的下方,而德式弓的拇指則需要放在弓桿的上方。當演奏者在進行低音提琴的演奏時,不管使用法式還是德式握弓的方式,都得注意把握好對弓子產生的壓力。假如演奏時演奏者手臂太放松的話,低音提琴呈現出來的聲音缺乏穿透力,從遠處聽的話低音提琴呈現出來的聲音會過于模糊。相反的,若演奏者手臂對弓子產生的壓力過大,則會使得低音提琴發出的聲音缺乏彈性。所以,只有演奏者給予弓子以合適的壓力,才可以讓低音提琴發出有彈性的音色。
4.左手揉弦對音色的影響。在演奏低音提琴時,演奏者若想要表達自身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的話,一般情況下會利用變化琴弦振動的頻率來實現,這個演奏技巧被稱為揉弦。要使用這種技術的話,要求演奏者利用肘關節來帶動手腕和小臂運動,并通過手指面上下的搖動來實現其發出具有波動的聲音。就揉弦的技術在音色的影響因素方面而言,由于低音提琴的音線相對比較粗,而且缺乏相應的頻率和節奏。
此外,在使用揉弦技術時,演奏者應該根據不同作品來選擇不同的揉弦手法。通過這種差異來呈現不同的音色。
參考文獻:
[1]周力,楊舒童.低音提琴琴弓的構成及運用[J].民族音樂,2011(01).
[2]李娜.淺析低音提琴的發音[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