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
摘 要: 沒有美學就不會有電影美學,因此我覺得要了解電影美學就應該首先對美學基本知識進行進一步的了解。美學思想產生于奴隸社會,美學被正式命名是在十八世紀中葉,美學作為一個學科而存在是在其后。由于美學學科的存在,人類最有智慧的一些人(如康德,黑格爾,席勒,博克等)都在這個領域傾注了他們的寶貴經歷,留下了他們卓越的思考和豐厚的思想遺存。
關鍵詞:美學;電影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18-02
在自然界中,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接觸、感受到許許多多美的東西。人的生活世界豐富多彩,美的存在也是千差萬別的,包括美的社會存在,自然美,藝術美,形式美等。
我們說藝術不等于生活,但由于生活是藝術想象的土壤,是藝術家創作激情的現實源頭,而沒有想象和激情就不會有富有生命情趣的藝術形象,不會有藝術美。初步了解了美學的基礎知識,接下來我想說的是電影的審美。電影美學也是美學的范疇,為了更好的了解電影,我們有必要更好的學習電影美學。
在《電影美學》中作者認為中電影美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切電影審美現象。電影美學的研究對象應給與明確的規定,這樣才能更清晰的明確我們要學習的內容,電影審美現象只能根據電影觀眾的審美狀況來確定。而電影審美接受只有在與電影藝術接受的區分中才能更明確地加以確定。
1.電影審美接受:可以界定為對廣大觀眾接受起來比較順利,而且一般來說比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
2.電影藝術接受:可以界定為對廣大觀眾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而專業工作者卻特別敏帶有探索性的、職業性的接受。無論娛樂片還是藝術探索篇都既有審美因素又有非審美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誰染減弱非審美因素可以增加審美色彩,但這并不意味著非藝術非審美的因素在電影中應該絕對的受到排斥。
電影美學的研究目的是進行美學分析(他與進行藝術分析的著眼點是不同的),藝術分析著眼與電影作品在專門化和創造性兩方面的貢獻,美學分析更著眼于電影作品作為審美對象這已既成事實的形成規律或者說電影作品審美效果的形成機制和規律的分析與運用。因此美學分析比藝術分析更關心電影作品作為整體的復雜構成。法國電影理論家米特里所說:電影美學就歸結為確定一種形式由于某種內容 和某種意圖的關系,怎樣和為什么優于另一種形式。換句話說,他要在特定情況下為這些形式確立其心理的依據。如果說電影藝術學史研究電影作品媒介的“特化”特征,那電影美學就是研究電影作品效果的“普化”規律。
直到了我們在研究電影美學史的對象和目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個基本的框架,以供電影美學研究時作為支撐所在.這也是給我們制定一個運動的軌道.,在對電影進行美學分析的過程中電影作品顯現為一種復雜的系統。這個系統又是一個一次遞進的單元:
(1)知覺單元(包括兩個方面:影響構成和聲音構成)一般所說的本體研究,主要是指對知覺單元的研究;
(2)故事單元(對故事單元的研究可能被歸結為對電影作品文學性研究);
(3)思想是通過故事來表現的,不同的動作可以表現不同的思想:
人采用有理據的動作而實現目的表現人定勝天,相反則表現命運的不可抗拒人采取的動作都不是有理據的也是無目的的傳遞一種不可理喻無可名狀的荒誕。
(4)特征是一個感受性事實,而感受又需要表達,表達分兩種:其一是非整體性的《如秋菊打官司》“紀實性”《大紅燈籠高高掛》“寫意性”;其二是整體性,又分類型化表達(悲劇、喜劇、正?。﹤€性化(痛切、沉重、亢奮)
電影美學研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電影作品的系統分析,二是對電影作品的規律性分析。這些框架就如拍電影,導演就算沒有劇本也至少要想他該怎么拍,不然怎么指揮各個部門。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美學中的審美接受部分,電影接受美學的研究內容四:首先,電影觀眾的接受狀況對電影再生產的影響。一種影片大受歡迎,各種形式的模仿之作就會接踵而來。類型片就是這樣形成的。還有一種情況,如《鑼生門》的成功導致了它的美國版《暴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其次,電影觀眾審美接受的制約因素和制約規律。這些因素不僅包括接受者自身的條件,還包括他所處的政治氣候,文化氛圍等條件?!秼寢屧賽畚乙淮巍吩谂_灣影響一般。在大陸卻反響異常?!栋⒏收齻鳌吩谥袊岔懫狡?,在美國凡響卻很大。(四種身份,同樣的教學,給人不同的教學效果)再次,電影接受的特殊性,即電影接受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接受的區別和聯系。拿電影和小說來比較,電影觀賞是群體性的,小說是個體性的,與電影相比心理期待和審美體驗都有區別,想象性和知覺性上也有很大的區別。戲劇產生于奴隸社會,產生于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在公共場合下觀看名人的活動,電影產生與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于廣大社會成員,窺視刺探他認識生活的欲望。
電影接受方式的研究,包括:電影審美接受與非審美接受的關系,藝術接收與非藝術接收的關系,審美接受與藝術接收的關系。
審美接受:廣大觀眾能夠比較順利接受的,而且一般來說比較高尚的因素.藝術接收:廣大觀眾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的,只為專業工作者喜愛的帶有探索性的職業性接受藝術接收并不一定是或一定能轉化為審美接受,而審美接受可能曾經是藝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