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菁華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在自身的變革與發展過程中,由于外來文化的引入與吸收,包括外來繪畫藝術,以至發展并融入世界大同的文化元素,不斷演繹與延伸著中國文化的使命,形成中國后傳統文化體系,也不斷演繹與延伸著中國繪畫藝術形態的變革與發展,文化變革與發展的動力和進步要求,直接抑或間接地影響了中國繪畫藝術形式的探索與發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繪畫;創作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67-01
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國精神,就是中國主流文化主導與作用下,呈現的中國繪畫藝術形態的重要特征與風格和繪畫藝術所體現的特有內涵與思想(即意境或境界)的精神專屬,這就是中國繪畫精神。中國的繪畫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道法自然”、一種“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一種“中庸之質”、一種“理想的佛性”、一種“文學詩性”、一種“藝術自覺觀”、一種“人性解放”、一種“觀念脫俗”、一種“神性的伸張”、一種“美的序關系”等,反映中國文化內涵與形式的繪畫藝術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說中國繪畫精神不僅僅是體現繪畫形態的藝術構成問題,最重要的是體現一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國民文化與觀念和藝術真質主流等的理性思想內核,以及反映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審美創造能力,和整體性藝術再生能動性的認同與生存的擴展和變革的能力。
一、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積累,它體現著民族審美的習慣,是一切藝術文化之源。但20世紀以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畫經受著空前的挑戰。基于此種形勢,必須重新認識中國畫的內在潛力,把握其文化內涵,重構中國畫審美理想,促使其真正成為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載者和昭示者。如果中國畫失去這種深層的民族文化傳承和超越,也就失去與世界對話的獨特資本,失去中國畫的內在元氣,因此,必須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中國畫雄立于大文化之中。當代中國畫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會充分體現出民族感情和民族內涵,以多樣化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并形成不同的風格。當代中國畫在發展的過程中,很明顯受到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吸收寫意水墨畫的特色,并受到中國傳統民族思想的影響,體現出較強的民族風格。
中國畫是意象藝術,是用不是寫實也不是抽象的“似與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內涵和豐富的筆墨結構塑造出來的。過去,對中國畫筆墨傳統的認識主要是從筆墨形態要服從表現對象的刻畫,筆法用于體現對象的形廓、質感、定向感或筆墨的形態具有審美價值,而對強烈反映主體審美意識的筆墨結構缺乏深入的認識。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境”和“氣韻”是主體審美意識的高級形態,它們的形成和創造有賴于筆墨結構和形態的運用和創造。唐代王昌齡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國藝術審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國美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人文精神而言,歷史積淀形成的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無論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都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情于理,心與物,超越與內在的和諧統一,因而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愛人”教育人們具有“悲憫之懷”,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諧”,“中庸”之道。中國畫在視覺藝術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又是中國得以長存的精神支柱。
二、當代繪畫創作中傳統文化的體現
水墨繪畫作為中華傳統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從唐代便開始流行,是我國山水畫的核心表現形式,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水墨藝術不僅是我國歷史文明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從文化精神傳承的角度上來看,中國人自古所信奉的福運與吉兆在繪畫創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例如:2008年奧運會火炬上的祥云、福娃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繪畫創作中的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吉祥圖案的繪畫創作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而不斷增長,為了迅速搶占市場,各類創意層出不窮,而這些傳統文化也為繪畫創作作品增添了附加值。
三、 當代繪畫創作中傳統文化的發展
我國有一句俗語,叫做“高手在民間”。自古以來,民間就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集散地,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生活中,許多已經失傳的傳統文化藝術,只有從民間文化藝術的表演中才能尋找到一絲痕跡。因此,我們要加強民間藝術的發掘力度,充分發揮其價值,使傳統文化藝術迸發出新的活力。傳統繪畫創作來源于生活,是以服務現實生活為目的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為生活而產生的藝術。因此,只有對中國民間藝術以及繪畫創造者的真實生活進行深入了解,才能這正的理解繪畫創作所要表達的真諦,促進當代繪畫創作的發展。
歷史發展大概已經界定美是沒有國界的,只有立意、風格和表現形式的不同,美的風格和形式的變化,是社會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的不斷變化過程中不斷發展的產物,人的思想境界和思維角度和在社會中生活與閱歷的不同,都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審美態度和繪畫表現形式。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質與精髓,從內要上歸屬了中國繪畫藝術的基本內涵屬性,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質與精髓所折射出的文化哲學思想,也從繪畫藝術文化要素所透析出的藝術內涵和呈現的藝術境界,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理性文化與人性理念與精神有著同一性與關聯。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后傳統文化,賦予中國繪畫的生命力的全部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岳雷.中國傳統繪畫的文化精神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5(11).
[2]張桐瑀.中國畫創作芻議[J].美術觀察,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