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晗
摘要:2016年,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由此對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有著深刻的影響。不管是會計核算,還是稅負水平,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本文結合自身實際工作情況,重點分析公立醫院在執行營改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醫院財務管理受其影響的程度,并提出了現階段公立醫院應對營改增政策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公立醫院; 營改增; 財務管理
營業稅改增值稅在我國全面推開,是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又一次深刻的變革。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方面,其會計核算、科研經費管理以及稅負水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
一、營改增對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
《醫院財務制度》把醫院收入劃分為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其他收入四部分,其中,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撥入的科教項目收入屬于醫療活動收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而醫院從事的非醫療活動取得的其他收入,均應按規定征收各項稅收。營改增以后,為適應增值稅的核算,醫院應設置“應交增值稅”科目,其下設“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已交稅金”、“未交稅金”等明細科目,由此可見,營改增后醫院的會計核算趨于復雜,這無疑給醫院的財務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營改增對醫院科研經費管理的影響
大型公立醫院,尤其是大學附屬醫院,強調醫療、教學、科研三位一體全面發展,科研經費項目繁多。根據科研經費項目資金來源渠道的不同,科研經費分為橫向經費和縱向經費。縱向經費來源于國務院各部委及各級地方政府,如發改委、科技部,屬于財政性資金,是不征稅業務;而橫向經費來源于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屬于醫院繳納增值稅的應稅業務。
(一)對橫向經費入賬金額的影響
案例一:某醫院課題組從W公司取得10萬元科研經費用于科技咨詢服務。
營改增以前,由于營業稅是價外稅,醫院確認的會計賬面收入與科研經費收入一致,都是10萬元。營改增以后,由于增值稅是價內稅,醫院確認的會計收入=科研經費收入/(1+6%)=10/1.06=9.43萬元,差額0.57萬元確認為增值稅銷項稅額。
(二)對橫向科研項目成本的影響
科研項目成本包含勞務費、差旅費、會議費、實驗外協費、技術引進費等,其中勞務費、差旅費所占比例較大。然而,勞務費、差旅費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產生增值稅進項稅額對銷項稅額進行抵扣,這勢必會影響到醫院的科研項目成本管理。由此可見,積極控制勞務費、差旅費在科研項目成本中的比例,重視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管理,對降低橫向科研項目的成本意義重大。
三、營改增對醫院稅負水平的影響
營改增的目的之一是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但對于大型公立醫院來說,營改增可能導致醫院的稅負不減反增。
案例二:某醫院招收一批進修醫生,取得進修費收入230000元。
營改增以前,進修費收入開具營業稅發票,適用文化體育業3%的稅率,同時,企業在申報營業稅時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市區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適用的稅率分別為7%、3%和2%,會計處理如下:
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23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30000
繳納稅費時:
借:管理費用 7728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6900(230000*3%)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483(6900*7%)
-應交教育費附加
207(6900*3%)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138(6900*2%)
營改增后,醫院的進修費收入開具增值稅發票,適用的稅率為6%,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會計處理如下:
取得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23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16981 {230000/(1+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019
繳納其他稅費時:
借:管理費用 1562.28
貸:應交稅費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911.33(13019*7%)
-應交教育費附加
390.57(13019*3%)
-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260.38(13019*2%)
在不考慮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情況下,營改增以前,醫院確認的其他業務收入為230000元,收支結余為222272元;營改增以后,醫院確認的其他業務收入為216981元,收支結余為215418.72元,由此可見,收入和收支結余都減少了,醫院的稅負出現了不減反增的現象。
四、應對營改增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稅法政策的宣傳
作為營改增工作開展的主體,全院人員對營改增的態度十分重要,醫院在優化管理,改革制度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全院人員進行營改增政策的宣傳、培訓。公立醫院可通過宣傳各項稅收政策,舉辦專場培訓,保證相關人員對營改增清楚的認識,財務人員更應該積極主動的了解相關資訊,主動建立學習小組,保證財務團隊的專業化。通過開展一系列相關的宣講活動,提高大家對營改增的認識,并利用宣傳板、辦公OA系統、LED大屏等多種形式向醫院廣大醫務工作者傳遞營改增政策熱點,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細化調整會計科目
事實上,醫療收入是免稅的,但隨著社會發展,醫院規模逐步壯大,醫院總收入中,非醫療收入不論是在整體收入比例上,還是數量上都不可忽略,而非醫療收入根據我國相關稅收法律制度,是必須要納稅的,所以作為納稅主體,公立醫院有著十分特殊的性質,即具有應稅收入和非應稅收入并存的特點。可以說,應稅收入和非應稅收入的界限清晰劃分,是衡量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指標。
根據財務核算的需要,在科教項目收入下設置“應稅經費收入”、“非應稅經費收入”明細科目,在其他收入下設置“應稅收入”、“非應稅收入”明細科目,相應的支出科目也應設置應稅與非應稅明細科目。醫院根據增值稅特點,調整自身會計核算系統,對應稅業務進行標識,這樣可保證相關人員辦理業務或進行數據分析時能夠清晰的加以區分。另外,通過對醫院財務人員的培訓,避免應稅與非應稅業務之間的混淆。
(三)加強票據管理,做好納稅籌劃
增值稅發票分為普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專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其最大區別在于是否可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在非醫療活動中,如科研經費,一些大型附屬醫院財務部門,要面臨大量的增值稅代繳工作,而醫院是按照預算進行開支的,不能墊付稅金,科研人員只能自己先墊付稅金,這嚴重影響科研工作開展。而醫院在購入設備時,選擇提供專票的采購商,可抵扣進項稅款,享受政策福利。所以醫院要逐步加強增值稅業務管理,設立專門機構,保證稅務工作的全面、清晰、
詳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醫院會計制度[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陳麗云.在“營改增”背景下對公立醫院稅負問題的思考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6(11):8-10.
[3]潘文軒.“營改增”試點中部分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現象分析[J].財貿研究,2013,24(1):95-100.
(作者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