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志+高玉鳳
摘要:績效分配是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新的醫改政策,我國的醫改漸漸進入深水期,這對醫院的績效分配方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此,本文分析了新醫改對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梳理當前時期公立醫院績效分配存在的問題,為新醫改視角下公立醫院績效分配改革指明途徑,以推動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績效分配改革;薪酬制度
一、新醫改對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
2009年1月,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同時發布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標志著新醫改正式啟動。此后幾年,一系列旨在破除“以藥補醫”機制,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醫改政策密集出臺。2017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加上《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新醫改進入深水區。新醫改實行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推行“兩票制”,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養醫”,實行零差率,不得限制處方外流,放開醫藥電商,推動陽光自主采購,控制耗材占比,加強衛生計生行風建設,治理藥品腐敗,降低檢查檢驗費用,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擴大分級診療試點范圍,去編制推動醫生“自由執業”等,這些都將對各家醫院的薪酬績效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醫改新政要求公立醫院實施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將醫生收入與藥品、檢查費等收入脫鉤,讓公共醫療衛生回歸公益性質。
二、當前時期公立醫院績效分配存在的問題
公立醫院通常屬于事業單位,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因此不少醫院習慣了粗放式管理模式,還未建立起科學的績效分
配方案:
(一)績效分配制度不完善
醫院對績效分配改革重視不夠,簡單認為這就是重新分配職工工資的問題,因此沒有建立系統的績效分配制度,大多采用收支結余分配法,忽視績效分配模式的公平性,工作總量與收支結余沒有必然聯系,難以反映實際工作量和服務質量,這一方面沒有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另一方面容易導致“看病難”、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
(二)考核指標不夠科學
一是績效指標不全面,更多側重于業績完成情況,缺乏業績完成質量、業績完成行為等方面的指標;二是權重設置不夠合理,沒有體現出指標的層次性和差異性,這很容易影響到績效結果的真實性;三是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動態調整不足,不同崗位的績效指標差異性較小,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刀切的問題,容易影響績效考核信度。
(三)考核方法比較落后
現行的考核方法多屬于定性考核,指標的評價標準不夠清晰、具體、明確,因此績效考核結果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主管領導一個評語就決定員工的考核等級。另一方面簡單地根據員工績效考核結果進行考核等級的強制分布,結果很難通過考核去發現員工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不利于員工改正自己的薄弱環節,提升業績水平。
(四)結果運用存在不足
績效考核結果僅僅被用在薪酬分配方面,缺少對于績效結果的深入分析,沒有考慮績效結果在員工配置、培訓、晉升等方面的運用,這折射出來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目的的單一性,不利于更好地開展配置、培訓等工作。例如,缺少對績效結果的分析,就不知道員工知識、能力存在的不足,培訓方案就失去了針對性,也就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三、新醫改視角下公立醫院績效分配改革的途徑
(一)改革績效分配制度
公立醫院的績效分配制度改革與廣大醫護人員息息相關,因此不能閉門造車,僅由權力部門來制定,而是需要按照新醫改的要求,積極聽取上級衛生部門的指導意見,廣泛征求員工反饋建議,經過反復的討論,然后遞交給職代會討論確認,得到醫院全體員工的認可,這樣才能為分配制度改革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制定績效分配制度和方案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從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各業務科室和職能部門的職責,避免機構臃腫和人浮于事,根據職責的難易程度來確定崗位工資的檔次;淡化身份工資,突出崗位工資,按照新醫院財務制度工資標準的要求調整職稱薪酬,并記錄在案;保證激勵機制與員工訴求的整體匹配度,從而提高績效分配制度的可行性和適用性,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堅持公開、公平、擇優、競爭的原則,實行競聘上崗、雙向選擇,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動態機制,對不同人員進行崗位調整和工資調整。
(二)改善績效管理方法
公立醫院需要摒棄目前粗暴簡單的績效考核方法,引入更能夠評價員工業績完成能力的目標管理法(MBO)、平衡計分卡法(BSC)、關鍵績效指標法(KPI)、360度績效考評法等,利用這些方法來進行績效考核。公立醫院需要為這些績效考核方法的引入創造良好的條件,對于績效考核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讓其更好地掌握這些考核方法的實施要點,從而更好地把握員工完成績效任務中的能力不足,這樣才能夠為員工提升績效完成能力提供基本依據。舉例而言,關鍵績效指標法是對醫院流程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以衡量重點業務活動,關鍵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往往意味著員工不同方面的能力情況,公立醫院可以重點關注分析那些沒有完成的關鍵績效指標,透過指標來把握員工的績效完成能力不足,從而進行針
對性的改進。
(三)優化績效考核指標
考核指標是績效考核工作開展的具體依據,績效指標是否完善,會直接影響到績效考核工作的水平。公立醫院優化績效考核指標的關鍵就是要構建層次合理、全面兼顧的指標體系。績效考核指標需要盡量做到全面兼顧,不僅僅包括業績指標,也要納入質量、行為、態度等方面的指標,公立醫院很多工作難以進行業績的衡量,且單一的業績指標并不能夠全面反映員工績效,納入多方面的指標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實現對于員工績效的全面把握。另外,公立醫院要分類設置員工績效指標,即不同類別的崗位、不同層級的崗位要有不同的績效指標體系,并進行逐層分解、逐層細化,從而體現出績效考核指標的差異性、合理性,更好地對員工績效進行評價。而且公立醫院需要對員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優化指標體系和維度分值,為績效考核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據。
(四)拓展考核結果運用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是一種系統化工作,需要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想使得績效考核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盡量去拓展對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績效考核結果除了用于薪酬分配方面,還可用在員工培訓、員工配置、員工晉升等方面,培訓方面就是要針對員工績效完成方面的能力不足,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重點將員工欠缺的知識、能力作為培訓重點。員工配置方面,則是要通過對績效考核結果的分析,了解員工是否具有勝任工作崗位的能力要素,然后根據評價結果來進行員工配置,提升員工配置的科學性。員工晉升層面,是指借助于績效考核結果分析,來對于員工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力、傾向進行評價,從而為晉升提供決策信息。
四、結語
公立醫院實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而且逐步提高醫務人員收入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醫療工作。為此,公立醫院要提高對績效分配制度改革的認識,從績效目標和績效規劃方面人手,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以激發醫護人員的積極性,構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田國全.醫院獎金分配改革的實踐[J].神州,2013(10):275.
[2]張健龍.關于醫院內部績效分配的幾點思考[J].現代醫院管理,2015(04):38-40.
[3]汪慶.論我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重點內容和思路設計[J].現代經濟信息,2015(2):98.
[4]張定明,李品,蔣浩鴻.綜合性大型醫院獎金分配制度的探索[J].醫學信息,2013,7(26):44.
[5]錢群.對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績效分配模式的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01):15-16.
(作者單位:張勇志 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醫院;高玉鳳 包頭市九原區人民政府沙河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