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高專高專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越來越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那么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應當做出調整與變化。基于此本文從高職高專高專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進而以筆者實際教學經驗為基礎,對藝術設計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旨在推進高職高專高專藝術設計教學更具實效性,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高職高專高專;藝術設計;必要性;教學模式;探索
一、引言
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教育目標是培養理論與實踐復合型設計人才,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在項目化教學、實踐性教學方面探索較為深入。該專業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藝術設計相關理論基礎,更是對該專業學生實踐設計能力的培養。就目前該專業教學的內容和模式來說,主要以課堂理論講授、實訓基地實踐和畢業實習等幾個領域進行,教學模式借鑒本科教學模式為主。這樣的模式易于開展教學,從表面上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但是深究起來缺乏實際設計項目的檢驗,學生的設計與市場的需求脫節、與高職高專藝術設計人才教育目標脫離。所以,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從項目化教學和雙師制教學兩方面對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分析,同時對MOOC、微課等應用在教學中進了探討,以期使教學“更接地氣”,對學生實際設計能力的培養更重視。
二、高職高專換藝術設計專業改革的必要性
(一)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不同于本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其重視學生對市場敏銳度的培養和設計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針對市場和企業的“即插即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適應企業和市場,能夠在企業中解決實際藝術設計領域的問題。這樣的人才培養需求決定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需要改革,從傳統虛擬項目和重視理論轉向到實際的、有針對性性的和體現市場指向性的項目中去,鍛煉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需要從教育模式上進行改革。
(二)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要求
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從重理論的課堂教學轉向為以各類項目設計的實踐教學,突出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是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要讓整體教學改革完成,教學也要盡快進行改革。使學生能夠面對實際的工程設計和依托項目的教學指導,使項目化教學和雙師制教學落到實處。
三、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途徑
面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與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筆者在實踐教學中進行了探索,并總結出適合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途徑和思路。首先要改變當前理論考核大于實踐考核的局面,其次從單一老師制發展為雙師制。具體說來,以校企合作、校中店等為依托的項目化教學為主要途徑,拓寬指導路徑,從校內老師到企業老師的結合,綜合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使學生能夠在符合市場需求、個性化、有實踐指導意義的項目中進行,使其能夠切身參與實際項目,與客戶溝通,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設計能力。
(一)項目化教學的開展
1.項目的設立
立項工作是改革的重點,也是改變傳統虛擬項目的關鍵。在立項上,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制,由高職高專院校與企業商議后,由企業拿出商業項目供學校使用。這樣的局面是雙贏的,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可實踐的真實項目,另一方面企業在設計上降低了成本。也可以采取校中店的模式取得立項,即老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拿出綜合性、規模性的項目進行教學。這樣的項目也是真實的,市場化的。在取得實際項目后,依托項目進行教學,是改革的第一步。項目的設立能夠幫助學生對藝術設計的大致輪廓、應用方向進行了解。相關理論老師可以通過微課、MOOC和課堂講授完成。
2.對項目的分析
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相關項目,要對項目進行分析。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考察,不管是室內設計項目還是公共環境設計項目,因地制宜的設計才能滿足需求。這時老師可以將相關MOOC內容推薦給學生讓其自主學習,從MOOC中找到項目分析和解構的方法。
3.項目實施方案的確立
通過對項目的實地考察,學生開始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同時,老師將甲方的需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對所有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并分工,為方案主題匯報進行資料收集。在此環節,老師要求學生通過PPT演示的形式匯報本組的設計構思并確定最終的設計主題。
4.項目實施過程
各設計小組在確定了設計主題以后,需要對方案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化,包括平面和立面設計,并繪制相關的施工圖和效果圖。在此環節,老師一方面每周定期將對每組的方案進行理論指導,另一方面通過有的放矢地進行微課的錄制推送給學生,直接幫助學生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并通過討論的形式合理的解決學生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工程問題。在這個階段學生會遇到各種實踐性問題,包括功能布局、結構處理、設計風格等,老師可通過網絡、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指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再次帶領學生到項目現場進行設計指導。此環節是對學生計算機軟件輔助設計、手繪效果圖等技術性課程知識掌握程度的綜合考驗。
5.項目完成與總結
項目完成的形式主要是以A0的展板為主,可結合模型、動畫等形式展示方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匯報,同時由老師對該方案提出建議和意見并予以評分。結合項目,老師對藝術設計中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法、規律和具體應用完整地傳授給了學生,對學生藝術設計能力的養成和處理實際問題大有裨益。
(二)雙師制教學的開展
所謂雙師制是校內老師和校外企業老師共同對進行教學,雙師制是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校內老師通過對項目的立項分析、理論梳理和設計引導等帶動學生主動完成項目,同時老師是抓緊學生完成項目進度和保證設計質量的把關人,通過各方面交流,使學生能夠處理設計中的問題,保證項目設計達標。而校外企業老師是兼職,其主要負責檢查的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項目實踐過程中的遇到的技術問題。在此基礎上,校外企業老師能培養學生市場意識、服務意識、企業意識,幫助學生從學生角色轉換為職員角色。
四、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討,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模式改革進行了分析和探索,雖然結合筆者教學經驗進行了分析,但還是囿于篇幅,許多深層次問題并沒有涉及。期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意,吸引更多的業內人士關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領域,為培養更實用、更具有市場精神的設計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萍萍,盧穎潔.新媒體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改革[J].青年記者,2015(26).
[2]胡玲.微課在高職高專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應用初探[J].酒城教育,2016(02).
[3]謝睿楨.淺談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2016(20).
作者簡介:李化(1983.11-),男,漢族,湖北現代藝術專修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