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開展現狀研究
李倩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
該課題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開展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居民對家庭體育的認識及動機、家庭體育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活動場所、活動頻率等內容,并對家庭體育的開展情況展開調查與研究,提出積極的建議,為咸寧市家庭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咸寧市城區 家庭體育 現狀研究
家庭體育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一個組織形式,家庭體育活動不僅在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排解不良的社會情緒,提高社會競爭力,減緩家庭成員帶來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日益成為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手段[1]。從發展的觀點來看,咸寧市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家庭體育的開展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目前關于家庭體育的研究雖有不足之處,研究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發展現狀、找出影響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進家庭體育發展的對策,促進家庭體育活動更具活力。
1.1 研究對象
以咸寧市城區居住居民組織家庭體育活動的家庭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容,查閱了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育局、湖北省體育局等相關資料和著作;在對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后,形成了論文的主要方向和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該課題的研究目的和內容,分別對咸寧市城區居民參與家庭體育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對咸寧市區源泉花園、御龍花園、桂泉小區、月亮灣小區等小區現場進發放問卷100份,現場回收有效問卷75份,其中有效率為75%。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所得到的相關數據用Excel表格進行數理統計,并根據其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
1.2.4 邏輯分析法
用家庭社會學、體育社會學、體育心理學、邏輯學、統計學等方面的理論對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

表1 咸寧市城區居民家庭體育活動的認識情況表(n=75)

表2 家庭體育活動內容狀況表(n=75)
2.1 家庭體育的相關概念及內涵
2.1.1 家庭體育的相關概念
家庭體育的范圍涉及廣,包括家庭體育活動的動機、組織內容、組織形式、活動場所和活動頻率等,并涉及到人們生理層次、精神層次和社會發展層次的一種娛樂生活方式和消費生活方式[2]。
2.1.2 家庭體育的內涵
通過前人對家庭體育的闡釋,我認為家庭體育應該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家庭體育的參與者是兩人參與或兩人以上的家庭成員參與;
(2)每周參與體育活動的頻度在2次(含2次)以上;
(3)每次身體活動時間持續20 min以上。
2.2 咸寧市家庭體育活動的參與動機調查
2.2.1 居民對家庭體育活動的認識
通過對咸寧市城區周邊小區的調查數據得出有45%的家庭認為家庭體育有益有39%的家庭認為希望進行家庭體育,占總調查人數的16%,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人們觀念中的體育意識強烈但是付出實際行動的人卻很少,存在著“體育觀念、意識較強而體育行為滯后”不一致的現象。
2.2.2 居民對家庭體育活動的動機
通過對75個參與家庭體育的動機調查顯示:咸寧市城區居民家庭體育活動的參與動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居民認為體育有益身體健康、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調整社會壓力等動機促使參與其中。當然體育活動所衍生出來的情感功能、社會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居民大多數時間都忙于工作,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和身邊的親人、朋友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以家庭體育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不僅能夠促進家庭成員情感交流、促進家庭和睦,釋放壓力是體育給人們的生活所帶來的積極的影響。

表3 參加家庭體育的家庭成員調查狀況表(n=75)
2.3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活動的現狀分析
2.3.1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活動內容
通過調查的數據可以得出家庭體育活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跑步、散步、羽毛球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參與人數較多。二是,比如足球、籃球、排球等球類項目的開展情況不是很好。三是從選擇項目的頻度上可以看出,咸寧市城區居民家庭體育活動的豐富性,比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像廣場舞此類活動中人們借助于參與家庭體育活動以實現增強家庭凝聚力,促進家庭團結、和睦、幸福的目的。
2.3.2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組織形式
在家庭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上,經常參加家庭體育的家庭成員一般是和“社區朋友、鄰居一起鍛煉”一起,在被調查的總人數中占45.3%,和“家人一起”與和“個人獨自鍛煉”分別占20%和22.7%,而其他所占比例只是少部分,占到總數的12%(見表3)。這一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很多人參加家庭體育活動還是傾向于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進行,很少人會選擇單獨行動。
2.3.3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活動場所
家庭體育活動的場所并沒有規定是在家里進行還是在室外進行,從調查結果中(圖表略),我們可以看出咸寧市城區居民家庭的體育活動場所有49%的居民選擇在家庭周圍的空地,9.7%的居民選擇在家里鍛煉,總體上有三個特征:即一是人們所從事家庭體育活動選擇在小區附近的場地或空地;二是人們參加家庭體育活動的場所逐步向比如健身房;三是家庭體育活動有向自然空間擴展的趨勢。
2.3.4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活動頻率
態度決定個人行動,有了積極的態度,才會有積極的個人行動。通過對咸寧市城區居民體育態度的調查顯示(圖表略):居民對體育態度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在調查的所有家庭中居民選擇個人鍛煉的形式多于同家人一起鍛煉的形式與其它體育活動形式相比,選擇與家人共同參與鍛煉和與社區鄰居、朋友一起鍛煉的頻數大,遠遠超過了選擇個人鍛煉的頻數。
2.4 影響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活動的因素
2.4.1 積極因素
在對75戶參與家庭體育的家庭調查顯示,從排序上看(圖表略),健康是咸寧市家庭普遍的追求目標。調查后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健康考慮、家人喜歡體育鍛煉、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融洽是影響家庭體育活動因素。說明人類的健康不僅要從社會化的角度出發,還要從人的精神生活出發,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4.2 消極因素
對于從不一起參加體育活動的家庭調查顯示(圖表略),對造成他們不能參與家庭體育活動的因素選擇如下:身體不允許、不知如何鍛煉、缺乏體育場地器材、社區體育活動開展少、工作忙閑暇時間少是造成家庭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前五位原因。
3.1 結論
(1)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的活動次數也受體育態度的影響,家庭成員對家庭體育持一般性態度居多。
(2) 咸寧市城區家庭體育的參與動機各不相同,不同居民參與家庭體育的動機各有側重各有不同,但主要是解決身體的健康問題。
(3) 咸寧市城區居民參加家庭體育活動選擇活動的地點集中在免費的公共活動場所、住宅小區附近的空地、健身房等。
3.2 建議
(1) 加強對家庭體育活動的引導,轉變居民對家庭體育的觀念。
(2) 提高居民對家庭體育的認識度。大力宣傳體育活動對家庭、健康、心理、社會帶來的益處,以提高人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3) 家庭體育活動在空間上有逐漸向室內的體育場館轉移的趨勢,因此積極聽取居民對場館所提出的意見制定切合實際的對外開放制度。
[1]周傳志.我國新時期家庭體育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2):158-160.
[2]金衛東.“新一代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學校支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尤雙從.河南省城市市區居民家庭體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鄭、汴、洛城市為例[D].河南大學,2007.
[4]鄭祥榮.城市家庭體育模式及其形成機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福建七城市為例[D].福建師范大學,2010.
[5]趙海燕.湖北省大中城市家庭體育形成背景和發展前景的調查與研究——兼論家庭體育的概念系統[D].武漢體育學院,2004.
[6]張楠.北京市城區小學學生家庭體育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5.
[7]賀青.蘇州市初中生參與家庭體育的現狀分析和發展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1.
G80-32
A
2095-2813(2017)06(c)-018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