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馮杰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進行闡述,從自身問題、銀行方面、資本市場三個方面入手,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融資問題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優化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融資問題 應對措施
自改革開放以后,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增長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但是因為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權屬意識不明確,評估價值不規范、信用理念不完備以及財務信息披露不充足等現象,導致銀行機構在貸款前期調查不深入,給中小企業融資增添難度。雖然當前政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現象運用了一定措施,但是結合現實狀況來說,中小企業依然存在較大的融資缺口問題。政府部門應該盡快實施民間資本,構建專門面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民營銀行機構,全面開展民用小額貸款企業,實施個人房貸業務,給中小企業融資工作創造更多的融資渠道,從而有效將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進行全面處理。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怎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解析和探討。
一、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后,諸多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后備力量。據調查統計,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高達5000萬家,占我國企業總數量的99.8%。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值占我國總產值的60%,其中上交的相關稅務占我國總稅額的55%[1]。
針對當前金融領域來說,中小企業貸款和其提供的貢獻之間存在不對稱性,發展資金短缺是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近幾年來,原材料價格的逐漸提升以及競爭的逐漸加劇,使得中小企業為了得到穩定發展,不僅需要擴大自身運營規模,同時還要購置大量的庫存材料,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然而資金短缺問題導致其不能做大做強。特別是在2008年,我國原材料價格的全面改革,經濟框架的修整以及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中小企業風險抵御能力帶來了影響,使得諸多中小企業面臨窘境局面。
此外,支撐中小企業穩定發展是金融機構修整框架信貸,保證穩定發展的迫切需求。在召開黨的十八大全會之后,我國有關部門建立了諸多政策和措施,同時將中小企業發展放置在重要位置上,給銀行機構信貸框架修整提供了參考意見。自2005以后,我國銀監會就將推動銀行機構金融框架改革納入到重點工作范疇中,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年現象給予高度關注,同時結合國務院部門,積極探索相應的處理措施。
近幾年來,各個金融機構有針對性的對中小企業融資實施創新融資方式,金融機構給中小企業貸款數量增添到了近80億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貸款數量開始朝著負增長方向發展,信貸資金出現“國進民退”現象。
身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金融機構應該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對其信貸框架進行適當修正,將資金投放到國家給予支持的企業中,這樣才能將金融機構的自身作用進行高效發揮,防止風險發生。據目前情況來說,我國銀行機構競爭逐漸加劇,利潤空間得到了明顯縮減。而我國中小信貸市場則呈現發展趨勢,同時效益空間較為壯闊,這就需要銀行機構將其當作今后發展戰略方向,而中小信貸市場可以當作中小企業主要融資市場,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穩定發展。
二、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融資問題
(一)自身問題
結合當前中小企業融資情況來說,導致存在融資問題的主要因素就是自身因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融資難度高。因為證券市場門檻設定比較高,沒有建立完善的創業投資機制,企業在發行企業債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阻礙,中小企業無法采用資本市場公開的方式來實現資金統籌。第二,貸款較為困難。由于受到貸款交易以及監管成本較高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機構通常不太愿意給中小企業實施貸款。并且,中小企業由于資信等級不高,不具備可抵押資產,進而不能獲得銀行資金支持。第三,流動負債占比較高,并且長期負債占比較少。因為銀行機構通常只會給予中小企業短期放貸,而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通常不會采用長期放貸方式。第四,資金短缺。針對非公有制企業來說,從無到有,其發展主要是憑借自身積累,進而給企業迅速發展帶來了阻礙。
(二)銀行方面的約制
針對商業銀行機構來說,其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其需要對自身存在的風險以及獲得的效益進行綜合思考,這給中小企業貸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中小企業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假設貸款給民營企業之后,無法進行及時收回,就會受到追究貸款的影響,無法拿回相應的效益。其次,信用風險。因為中小企業自身資產數量不多,其資產的不充足,無法給其信用提供支撐條件,銀行機構需要擔保抵押。最后,在開展交易工作時,存在較大的風險,尤其是道德風險。由于部分民營企業管理缺少合理性,財務信息不具備透明化,企業自身擁有較多賬本,銀行機構要想將其進行全面了解,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導致在交易中因為信息的不精準導致風險出現。
(三)受到資本市場的限制
首先,當前中國資金市場入門門檻設置比較高,大多數中小企業不能滿足市場上市需求。雖然當前已經構建了中小企業模板,并且也得到了界內人士的認可和好評。但是針對其發行效率以及要求來說,還是不能迎合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其次,因為我國證券市場剛剛步入大發展階段,具備較為明顯的不穩定性,投資人員行為缺少規范性,政府部門就要加大對證券市場監管力度,在這種環境的作用下,中小企業步入證券市場的難度增大。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優化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機制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運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資金管理則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將會計事務所與中小企業進行有效結合,讓會計師事務所帶動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為了獲得這樣的服務保障,中小企業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而費用的設定,應該結合時代發展要求。
(二)加強中小企業融資制度的構建
首先,中小企業應該完善自身信用擔保體系。站在客觀角度來說,由于中小企業自身信用等級偏低,為了可以向銀行機構申請貸款,就要有人進行擔保,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擔保企業的投放力度,讓其具備充足的擔保實力,使其擔保倍數穩定增長。其次,實現中小企業運營服務理念的創新,鼓舞銀行機構以及金融機構實施工業產權等無形資產的低壓放貸工作,開創融資租賃企業、財務管托企業等,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業務,同時構建迎合中小企業要求的多層次融資服務制度,加強授信強度。
(三)將銀行主導作用進行全面發揮
首先,轉變思想意識,開創服務營銷工作,給中小企業量身設定金融產品。當前,我國金融領域服務比較滯后,把營銷理念和方式融合到銀行機構中,可以給銀行機構競爭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在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將會得到更多的財政支持,在經濟發展作用下,市場潛力將逐漸增大。因此,銀行機構應該將原始理念進行轉化,抓住機遇,構建完善的創新體系,在金融方式、產品以及服務等方面實現創新,從而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工具。
(四)完善資本市場
完善資本市場,將資本市場具備的融資優勢進行高效發揮,給中小企業融資工作開創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作為企業獲得資金的主要方式,和主板市場進行比較,二板市場的服務主體就是中小企業[6]。因此,我國資金市場可以參考國外二板市場成功案例以及經驗,結合我國市場發展要求,構建迎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板塊。即使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板塊存在較多問題,但是其給我國提供了重要意見,只有在宏觀調控的作用下,市場化力量可以有效將中小企業融資難度系數大問題進行處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將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迎刃而解,就要結合各方力量,在提升我國對中小企業發展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提出高效的應對措施,從而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難度系數大的問題進行處理,在提升我國中小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實現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穩定提升,進而增加我國綜合經濟實力。
參考文獻:
[1]陳麗芹,郭煥書,葉陳毅.利用融資租賃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J].企業經濟,2011,(11).
[2]王迪,常宇.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破解之路[J].商業經濟,2013,(09).
[3]邢樂成,王延江.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基于普惠金融的視角[J].理論學刊,2013,(08).
[4]趙雅敬.P2P網絡借貸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25).
[5]王炳文.物流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創新[J].會計之友,2014,(32).
[6]王天捷,張貽珵.基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