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明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的學生不能很好的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更好的應用到生活中。也就是不能做到學以致用,不能恰如其分的進行實踐應用。所以在數學課堂上,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發現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以不同的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樂學善思,積極主動學習。
一、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課堂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進行設計數學活動,并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游戲和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容易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例如:在學習怎樣租船的應用題時,老師可以把學生游植物園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把書中的原題進行改編。“同學們去植物園,要去劃船,班級共有老師和學生共38人,公園里大船每船坐8人,小船每船坐6人。大船每船12元,小船每船8元。怎樣乘船最省錢呢?”在課上,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出最佳方案,學生主動進行討論,積極交流。都想找到最省錢的方案。最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把教材中的題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學生便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
二、數學問題的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標準化、理性化的數學知識,數學課講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學生理解和學習。作為數學教師,就應該使用一些生活中平實的語言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們對數學知識的接受以及充分理解。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而不是認為離自己很遙遠。這樣,就把很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熱情,也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不是抽象孤立的存在,不是遙不可及,學生從心理上真正的接受了數學。從而更加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例如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教師可以利用體育課和課間時間帶領學生欣賞操場中的樹,讓學生查查樹間空格,很自然提出一些問題,如:“四棵樹之間幾個空格呀?五棵呢?六棵呢?”問了幾個學生自己就想去探索規律了。拍下照片,然后上課時,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在平常事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深切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接著可以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展示小朋友排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
三、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評價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要應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教師的評價又顯得尤為重要。將評價工作作為改善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評價工作的開展既要密切關注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發展,也要重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學過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地面的大小??梢院屯瑢W合作完成。活動完成后可以這樣進行評價:同學們通過親自測量,測出了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進而算出了面積。在活動中你們合作的非常好,分工不同。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做到全面評價,既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要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只有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學生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更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生活化數學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尤為重要。數學即生活,也只有將學生吸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喜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