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紀文+陳梅
(上海電機學院)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高貫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路徑,結合上海電機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建設的實踐,提出了通過國際商務中高貫通專業建設的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原則、一體化實施機制及措施。
【關鍵詞】中高貫通 電氣自動化 一體化設計 人才培養方案
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推進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利于加強中高職銜接,提升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職業學校學生多樣化的成長,滿足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
一、中高職貫通專業的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兩個層次,和規格上既有共性又有區別。中高職人才培養最終目標都是要立足于區域、行業的經濟建設和生產實際需求,人才培養目標、規格都必須貼近企業生產、經濟建設的實際需要。但中高職處在不同的教育目標體系和層次上,具有不同特點,因此,圍繞中高職不同的培養目標,中高職課程體系一方面要做到高職以中職為基礎,注意相互的銜接;另一方面,中職要以高職為導向,根據高職更高層次的要求對其課程體系進行改革。
二、電氣自動化專業中高貫通專業建設目標
上海電機學院與上海海大職校依托貫通培養平臺,集聚雙方資源優勢,通過梳理、調整及優化原中高職各自獨立的課程體系,全程實施適應崗位、能力遞增,提高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的使用效能,凸顯上海電機學院在電氣自動化領域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導作用,發揮上海海事大學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在校企合作和崗位能力培養方面的特色,創新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在貫通培養上全面實現“一體化”。
中高貫通專業將引領學校同類專業的發展、推進學校其它中高貫通試點專業實施,促進學校中本貫通專業的發展、為推進本市職業教育體系的改革創新,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三、電氣自動化專業中高貫通人才培方案設計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及成長發展規律,徹底打破原有中高職各自獨立的課程體系,去除重合、交叉內容,避免教育資源和智力資源的浪費,有效整合,強化課程結構的合理性、連續性、層遞性和技能訓練的持久性,創建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設計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征、認知規律及發展趨勢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課程,加強實踐課程,重視人文課程,實現“知識+技能+態度”一體化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服務學生終身發展原則。從學生成長規律出發,在學生文化基礎扎實的前提下,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心理品質、藝術與審美能力、職業素質、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興趣愛好與個人特長等幾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評價。
凸現學生技術技能培養。以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加強技能培養,抓住技能訓練一條線,技能訓練由低到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螺旋上升、提高。
四、課程教學實施過程監督
師資融通:中高職所有教師授課不再以學校為授課單位,實現中高職教師聯合授課、交叉授課,中高職教師課時互認和高職教學提前介入,加強中高職教師之間課程互聽互評與企業評課機制。
教學資源一體化:中高職在專業課程大綱、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材、習題庫、案例庫實現資源統合、標準統一,做到中高職教學資源的規范化、一體化;建立核心課程高低年級學生互助平臺,由授課教師參與管理;
教學管理一體化:在貫通培養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對教學工作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兩校聯合成立專門的工作組織機構和成立各相關職能部門,并合作成立質量監控委員會,邀請來自合作企業的主管及校外職教專家參與,確保教學工作規范、科學、高效開展。五年制高職具有接受教育對象年齡小、可塑性大、有效教學時間長、知識能力培養的系統性強等特點,貫通培養過程中,結合專業特點、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教學和管理。
育人工作一體化:按照系統工程的思維方法,遵循中高職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身心發展和成才規律及社會發展的要求,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科學的規劃教育內容、實施途徑和方法,建立長期、穩定、系統化的育人機制,確保育人工作全過程貫穿、全員參與、全方位覆蓋,達到中高職一體化教育的整體效果。
五、中高貫通培養關鍵在于一體化實施
中高貫通一體化培養。上海電機學院著力打造貫通培養6個一體化舉措,即信息管理平臺一體化、課程設置一體化、師資隊伍一體化、實踐實習資源與管理一體化、教學管理一體化、育人工作一體化。
學校建立了健全穩定、有效和有監督的溝通協調制度。成立職教體系構建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溝通協調會,學校能根據制度及時地實施溝通與協調
作者簡介:高紀文(1967-),男,上海人,上海電機學院高職學院,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管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