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殿華
摘 要:現代小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備受親人的寵愛和呵護,導致其在生活中缺乏感恩意識,不懂感恩和付出,這不但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還不利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加強對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既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又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
感恩教育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我國小學生不僅存在情感冷漠、不懂感恩、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還存在浪費糧食、不遵守公共秩序等問題。所以,學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強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感恩意識。
一、我國小學生感恩教育的現狀
1.學校感恩教育效果不佳
在我國的小學道德思想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擔了過多的德育責任,而普通的任課教師,尤其是負責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師承擔的責任較少。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并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感恩品質的培養。此外,小學感恩教育的方式比較形式化,大多數時候采用學生發言和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感恩教育,缺乏感恩實踐活動,這導致我國小學的感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感恩行為沒有得到落實
雖然,很多小學生也存在一定的感恩意識,也從內心深處認同父母為自己的付出、老師對自己的關照和同學對自己的幫助。但在學習生活中,小學生的實際行動和感恩行為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數學生是在學校規定的感恩活動中付出行動,但不能將感恩的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學校的感恩教育并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造成小學生感恩教育面臨當前現狀的原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目前,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國尚未形成科學系統化的道德價值規范體系,個人自私自利、社會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感恩教育的推行。另外,社會上的負面事件也對感恩教育起到了負面影響。
2.家庭教育的影響
大部分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而且,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也會導致孩子不懂感恩和付出。另外,傳統教育觀念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和教育不夠關注,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孩子的感恩方式。
3.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學校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很少開展相關的感恩實踐活動。同時,學校教育缺乏系統完善的感恩教育體系,導致教師的感恩教育目標不明確,沒有充分整合感恩教育資源等,都導致了當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培養小學生感恩意識的相關建議
培養小學生的感恩意識,要從小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著手。學校應多組織一些感恩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體會到幫助他人、回報社會的快樂。
1.教師應加強自身感恩意識,為學生樹立榜樣
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教師要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教育信念。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為學生樹立感恩的道德榜樣,整合感恩教育的資源,比如從課本中挖掘相關的感恩教育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以身作則,讓學生從生活和學習中學會感恩。
2.開展各類德育活動滲透感恩教育
(1)組織感恩教育“月主題系列活動”。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寓意。學校可以充分挖掘各個傳統節日及紀念日本身所蘊涵的感恩教育元素,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各年級學生的特點,以月為單位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明確感恩教育的意義。
(2)創建以“感恩”為主題的快樂中隊 。學校中隊是小學生快樂、溫暖的家,有著巨大的教育力量與凝聚力。因此,學校在進行感恩教育活動時,不可忽視中隊的建設及中隊教育的力量。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時,可以以“感恩”為主題。創建班級快樂中隊,結合各中隊學生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開展各類感恩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3)成立雛鷹假日小隊,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小隊在少先隊組織里有著極為重要的基礎地位,是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主精神的場所。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時,可以成立“雛鷹假日小隊”活動,不僅能夠充實學生的假日活動,還能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自身的感恩意識。
培養小學生的感恩意識不僅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工作內容,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培養學生責任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要對此引起重視,在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以感恩教育為主,開展各項感恩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感恩意識。
參考文獻:
[1]胡 信.論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3).
[2]李耀艷.淺議如何培養小學生感恩的意識[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
[3]羅 俊,周玲玲,胡 月.小學生感恩情感的培養措施淺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7).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李家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