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永太++宋旭東
摘要 主要介紹灌木檸條的資源化開發利用與栽培管理措施,檸條可以開發利用包括加工成養殖飼料、造紙和纖維板的原料、薪炭用途、醫藥用品和栽培基質。通過發展檸條種植,可以提高檸條林的經營收益,進而加強檸條林的生態防護功能。
關鍵詞 檸條;資源化;開發利用;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9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147-01
Abstract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of shrub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could be developed by processed aquaculture feed,paper and fibreboard raw materials,fuel wood,medical supplies and substrate.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ing,could improve the operating income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forest,and then enhance ecological protection function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forest.
Key words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resource-used;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ultivation management
檸條又名檸條錦雞兒、大檸條等,屬豆科多年生落葉灌木[1],在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沙漠治理、土壤改良、環境綠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我國北方旱區種植的檸條已步入成熟衰退期,如果后續產業開發跟不上,會嚴重影響檸條的更新換代和正常生長,降低其經濟效益和生態防護功能。檸條作為豆科多用途灌木植物,通過延伸產業化鏈條,圍繞其特性進行集中加工和多產品開發,可顯著提高種植收益,提高其經濟價值[3]。
1 檸條綜合利用
1.1 優質飼料加工初原料
檸條作為飼料灌木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其作為西北地區畜牧業粗放養殖區的優質粗飼料。檸條粗蛋白、粗脂肪、無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別為>8.67%、0.8%、37.4%[4],同時粗蛋白中含有豐富的食用氨基酸。檸條整株粉碎后,可直接加工制成草粉、顆粒、餅狀、塊狀粗飼料,可取代部分豆餅類蛋白飼料,使養殖成本降低約20%[1]。
1.1.1 開發優質氨化飼料。氨化飼料適用于牛、羊等反芻動物,不適宜飼喂馬、騾、驢、豬等單胃家畜[5]。將檸條粉碎成0.5~1.5 cm 的絲狀或塊狀料后,經氨化處理,可將飼料中粗蛋白含量提高5.88%,將粗纖維、木質素、無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別降低3.67% 、4.50%、7.86%[6],顯著提高檸條的飼喂效果,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在養殖場,飼喂氨化秸稈的量一般控制在牛羊日飼喂量的70%~80%,同時要注意饑餓的家畜不宜大量飼喂,家畜飼喂氨化秸稈0.5~1.0 h后方可飲水[7]。為了充分發揮氨化秸稈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可適當搭配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飼料,并配合一定數量青貯飼料飼喂。
1.1.2 微生物貯藏發酵后再利用。檸條經粉碎后,可以加入適當的生物菌劑(EM秸稈發酵劑),經充分攪拌后,裝入密封發酵塑料袋中,排氣、壓實后扎實密封,保持15 ℃以上連續發酵7~10 d 即可開袋飼喂。發酵后的檸條飼料,粗蛋白含量達9.185%,比玉米粗蛋白含量(3.9%)高5.285個百分點,符合飼料標準。其中,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分別提高0.50%、4.38%,單寧、無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別降低34.14%、4.90%[8]。
1.1.3 檸條膨化加工后再飼喂。檸條膨化加工可以顯著改善理化性狀和營養成分,增加可溶性成分和可消化吸收成分含量,適口性變好。膨化加工后的檸條飼料單寧含量降至0.2%,粗蛋白、無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別提高10.53%、6%,粗纖維、木質素的含量分別降低1.37%、3.03%[9]。
1.2 優質的造紙原材料
由于檸條灌木的木纖維較長、韌性強,總纖維素含量、纖維平均長度、細漿得率分別為64.74%~78.96%、0.41mm、38.5%,適用于人造板和造紙[10]。檸條平均產量在1.13 t/hm2左右,按115kg 檸條原材料可生產1塊紙纖維板計,其經濟效益顯著。同時,由于檸條紙纖維板抗力大、強度高、彈性強,兼具消聲及絕緣隔熱、保暖等功能,有廣闊的應用市場。
1.3 高熱值加工碳材原料
由于檸條的熱值是標準煤的70%,顯著高于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秸稈。試驗表明,檸條顆粒燃料平均熱值17 154.4 kJ/kg、灰分≤8%,由1.6 t含水率在8%~14%的枝干即可加工1 t顆粒[11],加工產生率高。結合現有碳材的廣泛應用性,在食品行業、取暖行業的應用前景廣闊。
1.4 栽培食用菌優質基質
試驗表明,以檸條58%、玉米芯20%、麩皮20%、石膏1%、白糖1%的配方制成的培養基,可種植多種食用菌[12]。在山西省西北地區,以檸條粉碎料為主要基質,添加適量玉米芯和其他配料,可顯著提高食用菌的生長速度,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平菇食用菌的產量[13]。通過發展檸條為主料的食用菌生產,可以增加檸條農業生產再利用的價值。
2 檸條栽培管理措施
2.1 幼林期管理
檸條定植后的前3年為幼林期,要防止人畜踩踏[14];每年除草1次,結合除草,修補定植穴,提高雨水蓄集能力[1]。
2.2 成林期管理
定植后第4年進入成林期,管理工作具體包括采種、平茬[15]。
2.2.1 采種。檸條進入結果期后,開花、結果、莢果成熟的時間分別在6月、7月、8月[16]。一般待莢果變成深紅色,種子無漿并能分成豆粒時,將莢果采下晾曬,除去外層果皮,收集種子,置于通風干燥處貯存保藏[1]。
2.2.2 平茬。檸條定植4年后,及時進行平茬復壯,一般采用秋冬季平茬的方法進行復壯。如果不及時平茬,將會出現生長緩慢、植株衰老的現象。
秋冬季平茬主要在檸條停止生長到翌年恢復生長前進行。把檸條地上部2~5 cm處用灌木平茬機截除,保持截口平整。從第1次平茬起,每隔3~5年平茬1次,以促進植株復壯、延長檸條壽命、提高生物產量。如果從飼料加工利用的效益角度考慮,建議每年5—6月平茬,此時正值檸條生長季節,利于促進檸條嫩枝生長,降低其木質化程度,提高營養物質含量[1]。但檸條生長季刈割不宜連續進行,一般留茬高度2~5 cm,間隔1~2年刈割1次的效果最好。
3 參考文獻
[1] 李聯地,任啟文,張金香,等.檸條開發利用及栽培管理[J].河北林業科技,2015(3):88-90.
[2] 王麗莉.檸條栽培的功能效應及關鍵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7):186-187.
[3] 曲繼松,張麗娟,馮海萍,等.生物質資源檸條在寧夏地區園藝基質栽培上的開發利用現狀[J].北方園藝,2013(23):198-201.
[4] 燕永軍,高耀兵.檸條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4):155-157.
[5] 羅文靖,耿金川,宋玉華.沿壩沙區檸條栽培管理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12(1):99-100.
[6] 馮海萍,曲繼松,郭文忠,等.栽培模式對檸條復合基質栽培有機番茄生長發育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2(18):30-32.
[7] 楊玉畫,李彩萍,聶建軍,等.晉北高寒區檸條與玉米芯栽培白靈菇技術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1,30(4):29-31.
[8] 馮海萍,郭文忠,曲繼松,等.不同營養液對辣椒檸條基質栽培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15):153-155.
[9] 曲繼松,馮海萍,王彩玲,等.檸條粉基質栽培對番茄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0(2):63-64.
[10] 薛梅.晉北風沙區檸條栽培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09(3):44-45.
[11] 郭海峰.鹽池檸條栽培表現及栽培技術[J].甘肅林業科技,2009(4):41-43.
[12] 趙世傳,張育紅,安國才,等.檸條在干旱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及栽培技術[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3):323.
[13] 張玉珍.檸條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及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2(8):43-44.
[14] 潘銘.檸條的栽培和管理[J].草與畜雜志,1984(2):24-25.
[15] 潘銘,趙金榮.檸條的效益與栽培技術[J].中國水土保持,1983(4):61-64.
[16] 檸條灌木林栽培及在發展山區農業生產中的作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74(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