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路
檔案管理工作在知識的范疇內有著濃縮精華,承載與融匯知識量和展示知識,并將知識的信息量轉變為人類尋求發展壯大的能量作用。因而人們常說,檔案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結晶就是這個道理。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這是它的價值所在。它是客觀形成的,是確鑿的原始材料和歷史證件。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作為文秘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文秘人員進行深入的探討,信息社會的到來,給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文秘人員也要認清社會發展的形式,運用新的、科學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做好檔案工作,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適應在快速變化社會中的新的發展需要,提高文秘人員的工作效率。
1 檔案的起源及分類
檔案的起源 檔案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處理完畢的、具有參考價值的、集中保存的、系統的歷史文件,是檔案信息與檔案客體的復合體,它具有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功能。提高檔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可以給我們的工作決策提供更多參考和值得借鑒的信息。“檔案”一詞源于清朝,在此以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謂。例如:在商朝叫做“冊”,在周朝叫做“中”,在秦朝叫做“典籍”,在漢魏以后就叫做“文書”“文案”“案牘”和“簿書”了。據史料記載,清代是最早出現“檔案”一詞的。主要見于清代檔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中,書中記載:“邊外文字,多書于木,往來傳遞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儲年久者曰檔案,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掛壁若檔故也。然今文字書于紙者,也呼為牌子、檔子矣。”所以,檔案一詞,沿用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2 檔案的管理
2.1 檔案管理的定義
檔案管理,是指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鑒定、統計和提供利用的活動。包括:檔案收集、檔案整理、檔案價值鑒定、檔案保管、檔案編目和檔案檢索、檔案統計、檔案編輯和研究、檔案提供利用。
2.2 檔案管理的制度
檔案管理的制度包括: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檔案保管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移交制度、檔案立卷歸檔制度、檔案統計制度、檔案的開發利用、檢查與考核。做好檔案的管理制度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
2.3 檔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義
2.3.1 檔案是單位工作的查考憑據。檔案是當時當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資料轉化來的,并非事后不使用另行編制的,檔案記錄了單位當時活動的狀況,其中包括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律依據,處理行政事務的過程與結果,以及管理活動的經驗,它可以成為使人信服的歷史證據,它是任何單位連續工作必須查考的憑據。
2.3.2 檔案是各類活動的參考依據。檔案涵蓋了單位各個時期的建設、科研、運營等各項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具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檔案中記載了各種活動的情況、成果、經驗和教訓,記錄了各方面信息,反映了各類活動情況,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的方面為單位發展和建設提供咨詢研究、統計監督的情報信息,對制訂工作計劃,檢查和總結運營情況,推廣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都是重要的參考材料。
2.3.3 檔案是單位資產組成部分。檔案作為單位各項工作及其管理活動的真實歷史記錄,其價值在于其記錄中所蘊含的內容。首先檔案是單位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構成要素。設備儀器、房屋及建筑物這些“硬件”在其有效使用期間離不開對其起保證與依據作用的“軟件”——檔案,兩者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構成單位的固定資產。其次檔案是單位無形資產的組成部分,如黨群工作檔案、行政管理檔案、運營管理檔案及科學技術管理檔案等,它們真實記錄著單位科技水平、文化建設及管理狀況等,并伴隨單位工作、運營發展的始終,是無形資產的構成要素。
2.3.4 檔案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無論科學研究還是技術創新,所有的科研工作都需要借助于各種各樣的檔案資料才能更快更好地取得成果,一方面過去專門進行的科學研究的原始記錄可供現實研究工作直接借鑒,另一方面,從記錄廣泛豐富的經驗中,可為各項研究活動提供試驗、觀察和理論概括基礎材料。
2.3.5 檔案機構是單位的歷史寶庫。檔案室是單位的歷史資料和特有的知識、技術等資料的庫存地,它服務于單位的各項工作,同時也是對外服務的窗口,是社會公信度最高的部門。
2.3.6 檔案管理是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檔案工作是維護歷史真實面貌的一項重要工作,科學規范的管理檔案,是衡量一個單位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檔案記載著一個單位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對研究本單位的工作業績和科學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是進行科學分析、揚長避短,制定發展方向的好教材,對提高決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各方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2.3.7 檔案是進行文化建設的生動素材。檔案是單位發展的真實記錄和見證,是單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檔案我們能夠了解到單位的成長歷程、核心價值觀、文化氛圍等,那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影像、一份份文件、一件件實物,讓職工產生了歸屬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讓社會更感性地了解我們。
2.3.8 檔案管理標準化是精細化管理的體現。檔案管理的標準化就是運用科學的先進的手段,將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編號、編目、歸檔等每個步驟按照統一標準運行,每一步都由規章制約,每個環節都通過制度進行規范,它符合精細化管理“精準、精確、細致、細化”的要求,是規范化管理的重要環節。檔案管理的規范,可帶動文書工作、運營管理、檢查考核、財務管理、工程建設等各項單位職能活動的規范,使精細化管理內涵逐步滲透到我們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而提高綜合管理水平、提升整體形象。
3 檔案的利用
檔案利用工作及存在的問題 檔案利用工作是使檔案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宗旨得以實現的直接手段,檔案利用是發揮檔案作用,加強基礎業務建設,增強檔案管理水平,提高檔案業務人員專業素質的重要工作。其中存在的問題是:對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認識不足、從事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歸檔的檔案缺乏系統性、檔案設施資金投入不夠等。
檔案利用工作的解決措施,要求我們加強領導,抓好檔案管理,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檔案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掌握現代經濟社會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熟悉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流程。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建立制度,認真貫徹《檔案法》。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合理的具體可行的制度,才能使檔案的整理和利用工作在一個切實可行的范圍內運行,提高文秘人員的工作效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