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泵
摘 要:新一輪課程標準的啟動,新教材的使用,我們所確立的培養目標,是由單一的知識取向轉變為知識、技能和學習過程的三維取向,強調把學生看成一個個積極主動、獨立自尊的能動的人,挖掘學生的自學潛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我把研究的著力點放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和光彩。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整合;自主性學習
現代教育技術正一步步地走向我們學習、生活的領域,在特殊時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成功的轉變了學習方式,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對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1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實現教育現代化已成為我們基礎教育高奏的主旋律。我們所確立的培養目標,應由“知識型”向“智能型”,再向“個性和諧發展”轉變,由重視學生記憶現成知識,轉變為重視引導學生再次發現和重組知識,強調把學生看成一個個積極主動、獨立自尊的能動的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與現代的計算機教學有機融合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發揮,與課堂教學的優化是密不可分的。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改革向來是教育改革的熱點。當前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重“教”輕“學”的傾向,還存在著部分教師過多的單純傳授知識、訓練能力,放棄了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忽視了學習過程、方法以及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確定和實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教學效果不太理想。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于推進自主性學習的研究。自主性學習的課堂教學能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性的創新精神,教給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和創造的本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必由之路。
2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教學的具體實踐情況
1、創設情境,以趣促學,激發學生自主精神
新一輪課程標準的啟動,新教材的使用,如果單純繼續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會變成空洞的說教,使學生深感枯燥無味,以致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可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能有效地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反應和情感上的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中相互關聯又相互影響的兩個方面——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如魚得水、相得益彰。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學生很容易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地去學習。這極大的鼓勵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自我解讀、自我感悟,尊重他們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欣賞他們的奇思妙想和異想天開,敢于標新立異,讓孩子們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既訓練了孩子們的想象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孩子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自主精神,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有了主動創新的意識。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人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多媒體計算機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強的處理能力,豐富多彩的對象以及生動形象的人機互動成為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最佳途徑之一。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對學習內容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和疑義,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工具和紐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絕技、喝彩、笨重、哄笑”學生大多是似懂非懂,知道意思,但不知怎樣表達,傳統的方法大多讓學生拿來詞典,照著詞典讀解釋,這種方法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也沒什么興趣,對詞語的理解也不太深刻。教師應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把這些詞語放在文件服務器上,用于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探索來完成意義建構。
除此之外,正確適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而多花樣、多渠道、全面地評價學生又是鼓勵學生樂學、會學的手段之一。
3、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科學的有機整合
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利用,強調把現代教育技術更好的“整合”到教學過程中去,更合理、更科學的應用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很好地把課堂教學從必要的教學演示到學生自主的操作實踐、自主的學習探究,從語、數學科到音、體、美教學過程有機融合在網絡教室中。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4、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的課程標準給學生提出了“初步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北師大版的新世紀教材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彈性,這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此期間,我有計劃的給學生布置了一些針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業,讓學生通過電腦網絡搜集資料,搜集資料這種綜合性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學習”不僅要授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鼓勵起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獲取信息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和愿望,讓他們體驗到自己潛在的才能,從學習本身和結果真正體驗自我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進而增強自我攝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經驗和策略。
3 實踐后的反思
計算機走進語文課堂教學,讓我們看到了它對傳統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強大沖擊,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種種優勢。它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平面型的教學方式轉化為多媒體形式和立體型的新型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僅有利于操作,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動,把語言、文字、圖像、動畫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習中眼看、耳聽、手腦并用,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全力投入,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何克抗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章劍衛 姚灶華
[3]《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陳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