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
摘 要:我國區域高等教育協調機制建設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與創新、國家人才素質的提升、高等教育的質量,而我國教育機制存在些許問題有待改善,為彌補這些缺陷,借鑒國外經驗是個好的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教育機制的現狀及問題,了解國外的教育經驗,將兩者進行對比,取長補短,完善我國的教育機制,完成高等教育協調機制的改革與創新。
關鍵字:國外經驗;高等教育;教育機制
二十一世紀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強調國際性、社會性、學術性和時代性,知識型經濟的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更好的要求。教育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主體動力之源,并對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力,成為帶領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領頭羊。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是包括全部高等教育形式的職能定位、機構設置、權力關系和運行機制的總稱,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設好高等教育機制至關重要,正確認識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全面了解其他國家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加以借鑒和創新改進,努力建立好高等教育協調機制。
1 我國高等教育協調機制的現狀
我國實施的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自主辦學和政府主導合力作用的混合式管理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社會化的通用模式。但是現在社會化管理理念的更新則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高校教育管理的依托始終是政府而非高校本身,因此高校的服務職能和水平也無法從根本上提升[1]。高等教育管理社會化程度需要一套完善的評估機制來進行測評以保證結果的客觀性,然而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社會化缺乏質量管理和細化準則,導致各所高校在擴招過程中側重將經費金額、校園數量、面積等單維度的硬性數據作為發展目標,使得高校“接受和輸出機制”失調,畢業生也因此出現結構性失業現象。
2 國外的高等教育機制經驗
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管理體質不同的是,德國、英國和日本是高等教育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管理體制的典型代表國家,這種管理體制的特征在于中央、地方政府、高校能夠協調各主體共同行使管理權。德國高等教育的管理權力分屬于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不同時期,國家會適時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協調兩級政府的關系,充分維護了州政府的教育管理者主體地位,保障了“分權”的實現;英國的教育管理特征是政府宏觀引導、學校自治,權力屬于政府和其所設立的教育管理機構,它們所起的最大作用都在于協調了政府調控和大學自治之間的矛盾,促使這兩者達到一種均衡狀態;日本采取的是教育系統內部的垂直領導和地方政府的層級領導相結合的雙重管理制度。
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美國高等教育在管理體制上則實行權利下放分散經營,政府重視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高等學校和學院積極興辦高等教育,民間組織熱衷參與高等教育,社區學院發展迅猛,各有各的重點工作。終身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趨勢,在此的影響下,不僅在教育目標上充分體現了社會需求的多元性和多層次性,而且在組織結構上表現出了與其他教育的兼容性[2]。
3 我國關于高等教育的借鑒和改進
在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上政府過多的干預,會讓管理理念處于停滯狀態,讓教育失去靈活性。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改革、創新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必要步驟。政府需積極轉變管理職能和管理角色,由“全能”政府轉變成為“有限”政府,下放更多的權力給相關教育部門,擴大高校自主辦學的話語權,并以服務高校而非管理高校的方法支持學術自由。高等教育管理重點之一是權力分配,高校應當與政府平等對話,進而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適當放權有利于激發高校和地方發展的活力,使其更好地發揮社會服務職能。要有效實行改革和創新,一、必須加強教育立法,以立法的形式嚴格劃分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職責權限,制定并嚴格履行一定的執法程序。二、省一級教育部門應該轉變職能和管理方式,以遵循高校發展規律為原則,建立以咨詢、信息服務、財政撥款、協商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育機制。三、建立一批權威的高等教育中介組織,在政府和大學之間起到一種協調和緩沖作用,既發揮教育部門的調控作用,又逐步擴大高校的自主權。
此外,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建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發展方面有嚴重的統一性,這不利于自身的進步、創新,限制了均衡發展。所以,構建多樣化高等教育體系推動區域均衡發展成為必須,要極力促進高等教育體系縱向、橫向多層次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社區學院的合作和發展,同時完成培養人才使命和服務地方的職責。
4 結論
要想建設好我國高等教育協調機制,需要政府、高校、各界人士組織從多方面努力,不斷審視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找出弊端和漏洞加以改進,不斷學習國外先進教育機制加以借鑒,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步步穩定、扎實基礎,來實現高等教育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武劍,馮秋菊.從國外經驗看我國區域高等教育協調機制的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15,(09):117-119.
[2]孫陽春,何曼.高等教育集權與分權協調管理的國外經驗及啟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4,(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