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明+劉宇宏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各種新媒體如春筍般涌現,圖書館作為信息集散地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傳統借閱及服務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個性化服務已成為當下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必然發展走向。如何創新,怎樣在新環境下為圖書館找到新的發展思路,是我們圖書館人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要探究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創新服務;個性化;新環境
項目基金:該文為黑龍江省高校圖工委2015年科研課題項目““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服務功能定位與創新實踐研究”(項目編號: 2015-B-032)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高校圖書館既要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支持,又要為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提供各方面的有力支撐。所以高校圖書館就要不斷地創新,這樣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服務需求,更好地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服務。
1 創新發展的思路
印度學者阮岡納贊曾經說過:“圖書館是一個生長的有機體”,這句話在數字信息時代有了最新的解讀:文獻信息資源不斷增加,導致圖書館規模不斷增長;文獻資源形態不斷改變,導致圖書館服務方式不斷轉變;新技術不斷涌現,促使圖書館服務手段不斷完善;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導致圖書館服務內容不斷變化。在這種變化的環境下,圖書館面臨很多挑戰,圖書館的創新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圖書館經歷了從傳統圖書館到數字圖書館,再到學習中心、科研支撐中心的轉變。驅使圖書館變革的動力因素到底是什么?當今圖書館創新的特性是什么?正是沿著這樣的思路展開研究,通過文獻研究和理論分析,提出圖書館創新驅動力模型,對創新驅動因素進行逐個剖析,并關注動力因素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圖書館創新發展的思路。[1]
2 高校圖書館服務新思路
1、期刊服務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界不斷受到互聯網服務的威脅,圖書館現有的期刊信息服務工作的缺陷也日益突顯。
圖書館期刊信息推送的滯后性經常去期刊閱覽室的讀者應該知道,想最先拿到最新的,自己想看的期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圖書館的期刊必須經過采編人員與期刊工作人員的加工才能到達讀者手里,所以這就造成期刊上架時間的不確定性。怎樣才能讓讀者及時了解圖書館期刊的更新狀態呢?筆者在圖書館工作實踐中經過長時間探索發現了幾種最新、最快的期刊應用方法。
1.1、在圖書館中實現云計算技術運行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它不需要舍棄原有的電腦硬件設施,只需要花少量的錢按照圖書館數字資源庫大小及讀者的規模、需求去購買云服務商所提供的相關需求即可。這樣既省下了硬件升級的費用又節約了購買龐大數據庫的經費,節省了很大的成本。而在節省了成本的同時,其安全性能也能得到保障。
1.2、利用無線網絡完善讀者隨時閱讀的需求為了緩解上網需求過大而有線網絡覆蓋面過小的矛盾,進一步方便讀者在圖書館隨時隨地閱覽網絡期刊,提供無線接入已經成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熱點,在原有有線網絡的基礎上增設相應的無線網絡體系。以有線網絡為主,無線網絡為輔,構建一個立體的網絡環境,從而大大增加圖書館的服務區域,讓無線網絡覆蓋到圖書館閱覽室內和室外樓道走廊等空曠地區,讀者可以不進閱覽室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改善圖書館對外服務質量,可使館區內的讀者通過無線網卡連接到圖書館網絡系統,查詢圖書館資源更加方便,滿足讀者隨時閱讀的需求,進而更有效地提高圖書館期刊信息綜合服務水平。[4]
2、信息資源服務
2.1信息資源的不斷開放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信息時代涌現出了大量的新思想、新技術、新理念。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數字化圖書館運行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信息的開放性改變了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它的出現在給圖書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開放性的網絡信息決定了數字化圖書館不能沿襲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使數字化圖書館不得不突破傳統服務的自身限制,在對傳統的服務理念和意識進行取舍的情況下,不斷增強自身的服務創新意識。[5]
2.2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目標
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彌補了傳統圖書館的種種不足,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環境的優勢,采用新技術、新方式對數字化信息進行挖掘和鏈接,為廣大用戶提供定題跟蹤服務、網上專題個性化信息服務,從而滿足廣大用戶深層次的信息需求。此外,數字化圖書館的數字網站在對信息的深層加工中還儲存了大量的專用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深層次的需要。
3、讀者服務
3.1重塑現代服務理念
現階段,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應具有改革創新的精神,徹底摒棄封閉或半封閉的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信息意識,樹立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深入開發館藏文獻資源,建立一個面向社會、面向廣大讀者,開放式、全方位的服務模式,使圖書館的整體服務功能得以充分揮。其次,改變傳統的在物理結構范圍內提供的服務方式,通過計算機,利用網絡將本館以及數據庫的有關信息直接傳遞到讀者手中,并不斷更新圖書館網站內容,及時報道本館重要館藏、新建數據庫和新書動態等,提供相應檢索途徑為讀者服務。在網絡環境下,應當把圖書館的服務理念集中在知識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上,強調知識的利用和共享,緊密地將信息用戶、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確立“創造性地滿足讀者需求”的服務新理念,以讀者需求決定服務取向,使讀者迅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真正做到“讀者第一,服務第一”。
3.2探求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模式
個性化服務是一種創造性服務,它是以讀者的特殊需求和潛在需求為出發點,為讀者提供全景式、多角度、多層次的高價值服務。它以讀者為中心,具有針對性、靈活性、智能化的特點,開展個性化、多層次服務是提升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急劇增長,讀者往往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從中準確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個性化服務可幫助讀者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個性化服務在時效上,讓讀者的信息需求及時得到滿足; 在內容上,提供經過整合、集成、創新并能解決讀者實際問題的核心知識單元的信息; 在取向上,盡力滿足讀者對某一知識信息表現特別強烈的專指性需求。圖書館在探求個性化和多層次服務模式的同時,還需拓展網絡信息資源的深層次服務,如專題文獻咨詢服務、網絡資源分類導航服務、針對特定人員的精品讀者服務等。
3.3開展圖書館用戶教育,提升讀者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每個人賴以生存、生活、學習的基本素養,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是信息社會教育的新目標。現代圖書館,讀者的信息素養直接影響著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因此,圖書館必須采取多種形式的用戶教育,努力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培養他們利用圖書館,學會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方法,增強讀者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讓他們掌握準確檢索的方法和途徑,是圖書館提高讀者服務質量的重要舉措。為了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可以通過網上在線輔導、專題講座、文檢課教學等方式,告訴讀者如何使用某個具體的工具書和數據庫,使廣大讀者既掌握了檢索、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讀者現代信息的意識和使用技能。[6]
3 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綜述
1、開展深層次服務
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社會環境必然改變,讀者的信息需求的態度和行為改變不可避免。面臨新環境,各級各類圖書館與時俱進自不比多言,但怎么與時代同步、與讀者同步需要我們深思熟慮。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引進新技術、引進高層次人才、引進新設備,如專題咨詢服務、本地化的一站式資源發現系統檢索平臺、自助借還、科技查新、移動圖書館服務等。
2、優化傳統服務項目
無論是上海圖書館推出的讀者“年度對賬單”還是近期推出的其他活動,基本上都是從細處、細節上對傳統服務進行優化和深化。其實,“對賬單”無非就是讀者的借閱史,一般開通網上“我的圖書館”服務項目的圖書館,讀者都可以自行查閱自己的借閱史,即使不能自行查閱,也可以求助圖書館老師協助查閱,一般都可得到。然而沒有經過“加工”的借閱史,是沒有任何溫度的冷冰冰的一條條記錄的堆積,像上海圖書館經過“加工”的“對賬單”卻折射出了上海圖書館蘊含其中的滴滴溫情,讀者看到后自然會無比動容。因此,一個圖書館的細節服務更能體現出她的成長歷程。同時,相對于盲目追趕“新技術風”的圖書館,注重細節服務的優化與創新,卻不失是應對新環境下讀者服務的一個良策。[7]
總之,新環境下圖書館讀者創新服務,不是“江郎才盡”,這需要我們圖書館同仁開動腦筋,發揮集體智慧,吸收外界先進的工作理念,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立足館情的工作原則和方法,這樣我們的讀者服務工作才會好中求新。
參考文獻
[1]王麗萍.《新環境下圖書館創新驅動力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19):39-44.
[2]牟達.《關于網絡新環境下圖書館期刊服務的探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5)107-108.
[3]葉錦嫦.《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的探索》.[J].科技與創新,2015(14):29-30.
[4]楊偉.《信息環境變化與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J]. 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3(3):41-43.
[5]武建銘.《新環境下圖書館讀者創新服務實例分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