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
摘 要:民商法的主要調整對象就是社會關系中的民商事法律關系,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商事法律關系呈現出新的內涵與特征,而這些又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人們對于民商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1]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之下,如何對民商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從哪些方面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才能夠滿足人們的根本需求,推動社會的法制建設,這就要對新的社會經濟形勢以及民商法的發展變化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社會經濟;民商法;變化;發展;價值體系;基本原則
1 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呈現出新的態勢。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轉變為以科技、信息以及技術為驅動力,新的領域也逐漸被人們開發出來。[2]在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之下,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中脫離不開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即民商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不可割裂的。法律的發展變化不僅僅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更要與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相適應,真正的符合社會大眾的根本利益與需求,因此在人們生活發展變化的背景之下,民商法也會隨之有所變化并有所發展,這樣才能對民商事關系中的矛盾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化解社會矛盾。
2 社會經濟發展對民商法的影響
正如上述所言,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對民商法影響很大,尤其是對于民商法的價值體系與基本原則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具體影響如下: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民商法價值體系的重大影響
社會經濟能夠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是生產的安全與生產效益的提高,而對生產安全的保障,就體現在民商法價值體系中的安全價值。[3]由于民商法所調整的是社會中的民商事關系,因此對于民商法價值體系而言,平等、自由、公平等價值都被包括在其中。傳統的民商法是基于傳統的交易方式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而設立的,在傳統的交易方式中,當事人雙方采用貨幣進行直接交付,當事人雙方往往對彼此有所了解,并且彼此之間建立一定的信任,因此在這樣的交付方式之下,對于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交付安全以及信用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即使是合同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基于當事人雙方的一定了解以及當面交易的方式,受損害一方也比較容易進行維權,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在傳統的民商法價值體系之中,安全價值往往被放在不受重視的地位,也不會成為民商法條中對象中的重要調整對象。
但是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現代,交易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在網絡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之下,當事人雙方無需見面,無需有所了解就可以進行交易,而雙方交易的渠道是基于互聯網環境之下的信息傳遞,因此,信息的安全與否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網略的安全與否。[4]而且網絡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難以對其中傳遞的信息以及技術的應用進行相關的管理與控制,這些也都成為網絡中的不安全因素。在這樣的交易環境之下,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以及支付安全都受到一定的威脅,而交易雙方的信用也難以保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于民商法價值體系之中的安全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強安全價值在民商法價值體系中的地位以及重視。
要加強對安全價值的重視,提高其在價值體系中的地位,需要對民商法價值體系做出進一步的調整與構建。[5]
(二)社會經濟發展對民商法在基本原則的重大影響
民商法中有著諸多的基本原則,但是在新的經濟現狀與形勢之下,民商法的經濟原則也隨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1.民商法意思自治原則的變化與發展
民商法中意思自治原則的內容不僅包括當事人不受任何公民或單位的干預可以資源的訂立合同,也包括對于合同中爭端的解決方式與原則可以由當事人自己進行選擇。[6]但是在新的經濟形勢之下,意思自治原則與以往相比,范圍有所擴大且內容也得到了充實,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代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網絡環境高速發展下,當事人能夠在意思自治的原則之下,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進行相應的行為。
2.民商法平等中立原則的變化與發展
在傳統的民商法關系中,人們往往只強調平等原則,在信息網絡的發展之中,對于中立原則有著更高的要求以及更為豐富的內涵。由于在現代民商事關系中,許多民商事行為都基于一定的網絡平臺或是網絡中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平臺與中介要保持絕對的中立,不能夠在交易行為以及交易過程中出現偏愛現象,更不能出現對當事人一方的維護行為,即使是相關的技術方面,也要保證雙方的絕對公平,這就是“絕對中立”的含義。這個原則不僅僅是在我國國內,在國際經濟之中也應該保持這個原則,因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全球的經濟連為一體,互相影響,因此對于中立原則的強調是十分有必要的。
2.民商法平等安全原則的變化與發展
民商法的安全原則與民商法價值體系中的安全價值是相對應的,隨著安全價值的重視力度加大,安全原則也必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新的經濟形勢之下,安全原則更加強調網絡的安全,這也正是安全原則內涵的進一步豐富。[7]對于互聯網而言,其在物理技術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仍然存在較大的漏洞與隱患,因此對于網絡信息安全仍然難以保障。同時對于一些不法分子以及惡意病毒造成的網絡攻擊與入侵難以預防,由此存儲在網絡之中的信息都可能會被泄露、盜用甚至是修改。在這些問題之下,民商法中安全原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民商法效益原則的變化與發展
民商法在調整的社會關系之中,除了民事關系以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商事關系,在商事關系之中,民商法更要強調的就是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法律作為上層建筑,也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必然會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就目前京畿道快速發展而言,民商法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最終也都是要落腳于社會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家琪.關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7,03:17-18.
[2]張守文.中國經濟法理論的新發展[J].政治與法律,2016,12:2-12.
[3]嚴宗杰.淺談民法與商法的關系及民商法立法模式研究[J].法制博覽,2017,04:162.
[4]王明鎖.中國民商法典編纂中對人身權制度的整合與完善——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商法典“人身權編”草案建議稿》(黃河版)[J].晉陽學刊,2017,01:104-129.
[5]段星宇.溯源中國古代民商法的發展歷程[J].法制與社會,2017,05:10-11.
[6]韓文.共享經濟下公司法的適應性改進:基于Uber案的組織學思考[J].河北法學,2017,01:143-151.
[7].《法學評論》2016年總目錄[J].法學評論,2016,06: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