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慧芝++劉震營++李萌++張文
摘 要: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和愿望組織的群眾性團體,對大學生從高中過渡到大學、大學的綜合素質發展以及對大學生的社會化,都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社團發展演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衍生出各種問題,本文通過調查,探究目前高校社團發展現狀,找尋存在的問題,提出思考并給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社團;問題;調查研究;建議思考
相關文獻記載,大學生參加社團已經相當普遍,絕大部分學生都有參加社團的經歷,有83.24%的學生參加了學生社團,其中58.41%的學生參加了兩個以上[1],這說明當代大學生自我成長的意識非常強烈,走進大學之后,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加入社團以結識好友,學習技能以充實大學生活,實現自我價值。無疑,社團對大學生各方面的促進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社團存在的漏洞也是顯而易見的。
1 調查方法
筆者也曾參加過很多社團,在社團參與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根據自身感受,制定合理的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各大社團的理事干事(不包括所有會員),共發放問卷500份,有效回收495份,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2 由調查結果提出問題
(一)部分社團不能妥善處理社團發展與干事學習的關系,要求干事逃課辦活動的事經常發生。調查問卷顯示,有64.6%的社團干事曾經有被要求逃課辦活動的經歷,而他們中高達87.21%的同學屈從于師哥師姐的“威嚴”選擇逃課。對學校老師進行走訪咨詢時,很多老師對學生逃課去參加活動表示屢見不鮮:“平時倒還好,偶爾會有一個兩個的學生逃課參加活動不會影響上課,但是一到社團納新的時候,往往一個班去一大半人,課都上不成。”對此,大部分老師表示很氣憤也很無奈。在被調查的社團干事中有33.34%的人表示經常性的逃課去辦活動,而其中近半數的人掛過科,即便沒掛科,他們也表示對期末考試很擔憂,“只能靠突擊,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掛了”。
(二)社團的活動、素質拓展等社團其他成員的參與度不高,一般只作用于理事干事。對于社團舉辦的各類常規活動及素質拓展,76.3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社團的活動基本都是理事干事參加,其他會員參與很少,而另23.66%的社團干事表示自己的社團有常規授課之類的活動,會員認為自己能從中受益,參與度較好,這些社團一般為理論學習類,經常能請到老師或研究生進行授課。而公益實踐類、文學藝術類以及體育休閑類等的社團活動較難引起社團會員的注意。
(三)社團的指導老師一般為掛名,真正起指導作用的較少。據調查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的社團都有1位以上的指導老師,但是78.43%的受訪者卻表示沒有見過指導老師甚至不知道指導老師是誰,學校每個社團配備指導老師旨在于為社團的發展出謀獻策,而社團的高層理事卻并未與指導老師協商好,以至于老師在社團發展過程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主導的作用,這就有可能減少社團的發展機遇。
(四)社團的換屆選舉存在一定的問題,“選親不選賢”問題突出。受訪者的45.34%表示自己所在社團的換屆投票選舉制度表現出一定的弊端,“選自己部里的”、“選跟自己關系好的”等選親不選賢問題突出,尤其是在副部換部長主席團時更為明顯,這就導致社團高層理事輕松任職,任職后又不作為,社團管理出現問題,最后制約了社團的發展。而31.29%的受訪者表示所在社團換屆時采用“投票+平時表現”的模式,較為公平,選出來的理事較有信服力,事實也證明這些社團大多發展的蒸蒸日上。此外還有小部分受訪者表示所在社團換屆完全是取決于高層理事以及指導老師的意見,對結果只能接受。
(五)、部分社團在舉辦活動時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利益。40.2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上自習的時候經常會受到社團活動的打擾,“想好好上個自習都沒法安心,進來一伙人黑板上寫個有活動就能把上自習的人轟出去”同學不滿的抱怨說。尤其在社團活動開展的月份,上自習基本上找不到空教室,就算找到教室上自習也會被旁邊教室鑼鼓震天的響聲影響,而且部分社團的理事干事的態度極其惡劣,引起同學們的不滿。
(六)、社團的發展方向不夠明確,發展內容雜七雜八。一般社團的命名都揭示了社團的主題,但是礙于主題和方向的限制,有些社團會另加一些與本社團方向無關的事情,比如一個做學術的社團搞起了營銷大賽,這就不合常理了,而且,社團會另加的一些活動往往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比較受同學們歡迎的,這就有可能使輔助的活動變成了主要活動,社團應該推廣和舉辦的活動和文化,因為其比較冷門或者很難而變成次要的甚至停止。
3 思考與建議
(一)、建立健全社團的監督機制,加強社團聯合會對社團的幫助和監督,對社團的各方面,包括理事干事的滿意程度,會員參與度,活動質量等進行評分,評分過低的進行整改;對逃課現象嚴加整頓,對社團的領導者進行思想教育,從源頭上整治本末倒置的不正之風。
(二)在社團的人才培養載體建設上著眼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2],使教師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在第二課堂上讓教師與學生走到一起,實現課本與課外的有機結合,自我需求、社團需求、學校需求和社會需求四者的有機統一,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管理,實現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
(三)根據社團性質,人才需求等自身情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人才選拔制度,著重選拔對社團發展有貢獻的、自身能力足夠學習工作兩不誤的、眼光獨到有思想的實干家而不是只會油嘴滑舌的空架子。
(四)社團內部成員有必要加強服務能力和態度,遵守學校的規定,多為同學們著想,身為社團成員,一言一行都會被帶上社團的標簽,提高成員自身的素質也是提高社團的整體水平的重要部分。
(五)社團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并不斷堅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持社團成立的目的和初衷,將該推廣的文化推廣好,該舉辦的活動辦好,而不是什么流行什么火爆去做什么,一個優秀的社團必然是有自己獨特文化和內涵的社團。
(五)社團發展要有自己的藍圖,明白自己社團的發展路徑,做好短期規劃,貼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創新自己,對較好的活動予以保留,根據學生的需要創新創辦新活動,社團負責人要積極與指導教師溝通,為自己社團的發展壯大多多爭取機會。
4 總結
當代大學社團已不是單純的發展興趣愛好的地方,它對大學生的人格養成,社會化的磨練都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創造和展示自我的舞臺,當然,河有兩岸,事有兩面[3],如果社團不能起到積極帶頭的作用,反而給逃課、不學習甚至為非作歹提供了一個機會或者借口,那么這個社團的存在無疑是一顆毒瘤,為學習為社會培養蛀蟲,在社團發展過程中,社團負責人以及學校相關部門有義務及時指點迷津,正視社團出現的問題并積極舉措,引領社團積極健康發展,真正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
參考文獻
[1]石向實,陳曉慧.當代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3):104-107.
[2]謝超,尤雯文.基于高校學生社團的大學生素質拓展機制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53-158.
[3]劉孟奇.關于大學生參加校內社團活動積極作用的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12,(08):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