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嬌++薛志浩
摘 要:在諸多網絡應用平臺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高校大學生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日益凸顯,以注冊APP和網站為主要導火索。更有一些詐騙者,通過一些蠅頭小利來誘惑大學生注冊某些非法網站,從而利用所騙取的大學生個人信息達到斂財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本文將從高校大學生在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出發,綜合探究了如何將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在高速網絡時代中保護個人信息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網絡軟件;大學生;個人信息;具體方法
在網絡軟件應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網絡產品銷售模式已大部分從網頁銷售轉變為APP軟件平臺或專用網站銷售,由此而引發的詐騙事件也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內。高校大學生是接收新科技新技術的前沿人群,對于層出不窮而又良莠不齊的網絡軟件缺乏必要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這就使得一些網站或者軟件很容易騙取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從而進行轉賣或者詐騙。為此,考慮到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的必要性與網絡技術平臺的發展情況,筆者建議大學生在日常生活的網絡應用中應從以下方面保護個人重要信息,防止關鍵身份信息泄露。
1 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隨著多起網絡詐騙案的發生,大學生應當從自身問題出發,正確認識到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絕不能因一些蠅頭小利而受到非法網絡軟件或者網站的誘惑。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是大學生個人信息的重中之重,也是“釣魚”軟件最容易覬覦的身份信息,他們可以利用騙取的個人信息在身份信息所有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非法貸款,或者通過非法網絡技術盜取所開戶的銀行密碼,從而達到非法斂財的目的。因此,大學生對于需要填寫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的網絡軟件一定要慎重,應仔細閱讀APP或網站所獲權限的相關條款,對于含糊不清的條款要仔細盤查,如果有危及到個人重要信息的方面,一定要拒絕使用或進入。
2 增強個人信息保護能力
大學生管理好個人身份信息的前提是要有嚴密的個人信息管理模式。對于在網絡中的個人重要信息,一定要加密處理或者匿名填寫,對于可填可不填的個人信息條款盡量不填寫。此外,對于個人所屬移動設備中的個人關鍵信息盡量設置密碼鎖,且要定期更換密碼。筆者建議,在個人設備上盡量少儲存關鍵身份信息,或者在用完之后及時刪除相關信息或文件,防止意外事故發生而導致的個人信息泄露。同時,更要保護好存有關鍵個人信息的移動設備,若一旦丟失,在找尋移動設備的同時更要及時更換設備上所存儲或關聯的各種密碼,防止被盜取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 清潔信息終端安全環境
關于保持清潔的信息終端環境,筆者建議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管理。一,防范病毒入侵。不可否認,現今對移動終端危害最大的安全問題中病毒首屈一指,但可以利用殺毒軟件來控制這個問題。應用市場上大部分殺毒軟件的病毒防護和查殺能力都相對較強,完全可以納入考慮范疇,此外,還要定期更新病毒數據庫。二,慎用來路不明的光盤、U盤。大學生接觸的不明軟盤大部分是其他同學從外面網吧或者學校機房拷貝回來的文件,而這種使用環境的公眾性很容易使軟盤攜帶病毒。所以,筆者建議在打開或運行其中的文件時,先進行查殺病毒,一旦出現病毒,應立即停用。三,及時更新設備系統。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舊設備系統很容易出現漏洞,而漏洞若被居心叵測者利用,制造一些令人防不勝防的入侵木馬,則個人信息極有可能被竊取。而不定期更新的設備系統往往能修復諸多漏洞,使個人信息處于更加安全清潔的環境中。
4 樹立個人信息維權意識
經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當代高校大學生的個人信息維權意識普遍不高。而加強維權意識的關鍵是要知法懂法,只有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才能夠在意外情況出現時,準確定位自己的某種權利受到侵害,進而通過相關法律途徑去維護個人權益?,F如今,盡管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相關法律課程,但課堂上有限的知識并不能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因此,大學生應當在課外主動學習關于個人信息維護的相關法律規定,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維權法律途徑,從而不致于在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下沒有能力保護自身權益,使違法亂紀者逍遙法外,助長社會不正風氣的氣焰。
以上便是筆者針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四點舉措,旨在提高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能力,增強其個人信息維權意識,更加堅定地在大數據時代下實現自身價值,從而成為國家和民族的合格建設者與優秀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公安情報工作與個人信息保護的沖突研究[J]. 費兆洋. 北京警察學院學報. 2015(05)
[2]論信息化偵查與個人信息保護[J]. 劉鵬.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1)
[3]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以高校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結構分析為例[J]. 周長友. 重慶高教研究. 2014(01)
[4]云計算時代大學生個人信息保護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王會霞,姚瑤.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6(02)
[5]大學生網上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問題調查與分析[J]. 郭燕芬,呂美琳. 現代交際. 2012(02)
[6]新形勢下高校數字校園的個人信息保護[J]. 王卓紅. 航海教育研究.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