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大連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病房,遼寧大連116011)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
王歡
(大連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病房,遼寧大連116011)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特點及其應對策略。方法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來本院就診的80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樣本,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正常護理,研究組根據臨床護理觀察給予循證護理干預。通過觀察比較患者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來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結果通過臨床觀察和分析,研究組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需要密切關注臨床護理情況,對于突發狀況要遵循循證護理干預原則,進行辨證治療和護理。根據臨床證據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思路,能夠有效減少異常狀況的發生,以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康復。
糖尿病;心血管疾?。慌R床護理;觀察
社會高度發展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改變了人群的飲食習慣和作息規律。工業化的大幅進步除了帶來生活便利,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在環境和基因的雙重作用下,伴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1]。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2]。對于糖尿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學術界尚沒有定論,但糖尿病的發病與遺傳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質量減少”。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除了治療之外,醫學護理對于糖尿病的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作用[3]。
1.1 臨床資料本研究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來本院就診的80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樣本,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颊吣挲g25~67歲,平均年齡(59.0±5.6)歲,對照組給予正常護理,研究組根據臨床護理觀察給予循證護理干預。全部患者的病理資料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于2014年發布的糖尿病治療指南(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CompleteGuideto Diabetes)病例要求[4]。病人自身和家屬均被告知參與本次研究,且均簽署自愿協定。醫院也專門增設監護組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監護。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正常護理,研究組根據臨床護理觀察給予循證護理干預。循證護理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2.1 飲食營養護理糖尿病患者是特殊的患者群體,由于體內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含量失調。因此飲食中攝入營養素的比例就顯得尤為重要。控制糖尿病的手段之一就是控制飲食。限制高糖食物的攝入有助于減輕細胞對于糖分運輸耐受的負擔,有利于降低胰腺和心血管系統壓力。對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要根據其臨床情況制定不同的飲食方案,幫助患者盡快控制血糖,減少血糖過高帶來的風險。
1.2.2 運動康復護理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統機能,增強心肺活力,可以有效減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概率。運動康復訓練在II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復護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適當的運動可以明顯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緩解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的情況。此外,運動所帶來的長期有氧狀態可以改善血液流動性,降低血溶風險。在循證護理過程中,應在充分考慮和尊重患者病情基礎上,盡量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康復訓練。在患者餐后1~2 h內進行運動,專職護士應當全程陪同,且隨身攜帶急救卡和胰島素。
1.2.3 血糖監測與控制血糖監測是了解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狀態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血糖監測的結果可以直接反映患者其它護理干預的效果,也可以對機體危險狀態進行預警。對于高風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需要加強血糖監測的頻率,必要時可以進行24h血糖監測。從而延緩和防止因發現不及時而導致的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血糖監測頻率有利于限制糖尿病患者向動脈粥樣硬化方向發展,對于患者的預后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2.4 心理觀察和護理糖尿病由于治療周期長,患者往往會產生失落感和悲觀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充分調動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配合性。有利于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穩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和預后。護理人員在循證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將心比心考慮患者的實際想法,處處替患者著想。護師將患者視為自己的親人,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1.3 評價方法通過臨床觀察和主要護理人員調查的方式,對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護理動態進行監測。觀察比較患者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來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和總結。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學數據軟件包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并發癥數據進行定量化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比較患者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來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和總結。見表1。

表1 研究組、對照組異常情況對比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對于糖尿病的發病原因,目前學術界尚沒有定論,但糖尿病的發病與遺傳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除了治療之外,醫學護理對于糖尿病的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作用[5]。
本研究選取了從2014年7月~2015年7月來本院就診的80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樣本,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正常護理,研究組根據臨床護理觀察給予循證護理干預。通過觀察比較患者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來進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通過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的血壓異常率、心電圖異常率和血糖異常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合并性心血管疾病無疑是危害健康的一大殺手。其發生有著非常復雜的機理,但往往是環境和基因等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6]。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有著極大的健康風險,常規護理手段往往是等病情發生后才采取相應的手段[7]。對于多變的患者狀態,醫護人員應當采取積極多樣的循證護理手段對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和治療[8]。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風險巨大,值得引起臨床上的高度重視。需要根據臨床證據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思路,能夠有效減少異常狀況的發生,以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康復。
[1]張成燦.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思路與方法探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2(5):80-81.
[2]李艷.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6(5):169-170.
[3]閆雯雯.循證護理在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圍術期的應用及評價[D].吉林大學,2014.
[4]廖慶利,鄭杏婷.營養干預聯合護理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響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669.
[5]林柳,馮佩蘭,蔡白連.營養支持及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18 (15):120-122,128.
[6]梁艷.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28(20):34-35.
[7]黃麗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23(19):89-90.
[8]周欒臻.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護理效果探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6,10(8):46-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