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監測數據在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尤為重要,而質量控制是保證監測數據準確性的有效手段,如何做好質量控制是必須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環境監測;監測數據;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191-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91
Abstract: The data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oth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law enforc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its accuracy, quality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his field. Hence,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methods in terms of realising a good quality control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onitoring data; Quality control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是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監測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在給定的置信水平下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必須有效控制環境監測過程,本文就實驗室內和實驗室外的質量控制從質量控制內容、質量控制計劃、質量控制方法、質量控制評價、數據處理和報告編制等幾方面進行了闡述,通過全過程質量控制來保證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1 質量控制內容
1.1 人員
監測分析人員必須全部持證上崗。監測人員經持證上崗考核合格,方能從事相應的監測工作,未取得合格證者,只能在持證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監測質量由持證人員負責。
1.2 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按周期檢定計劃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后,方可用于監測工作。在兩次檢定/校準周期之間進行一次期間核查,需要期間核查的儀器設備必須按計劃進行核查。
1.3 環境條件控制
在監測時控制好環境條件并記錄,監測環境條件必須滿足測試規范要求。
1.4 實驗室內質量控制
(1)每次測定樣品時必須同時進行空白試驗。(2)所有用校準曲線定量且斜率穩定的項目,須在每批次樣品測定時,對曲線進行核查或重新繪制校準曲線。(3)按同批測試的樣品數,至少隨機抽取10~20%的樣品進行平行樣測定,保證每批樣品測試中至少測定一份樣品的平行雙樣。(4)每批樣品隨機抽取10%的樣品進行加標回收測試或者質量控制樣品分析,分析結果由質量保證室進行評價,密碼樣測試結果應在保證值范圍內,加標回收率應落在方法允許的控制限之內。 (5) 質量保證室不定期進行密碼樣抽查測定。
1.5 比對和能力驗證
按計劃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的實驗室能力驗證。
1.6 實驗室外質量控制
(1)對于水質監測,點位布設和樣品采集按規范進行,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采樣記錄填寫完整,保證樣品運輸質量,做好樣品交接和存儲。(2)對于大氣監測,要按規范布設監測點位,保證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按規范要求采集樣品,保證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采樣前要進行氣路檢查及流量校準,保證整個采樣過程中采樣系統的氣密性和計量的準確性。(3)對于噪聲監測,主要是注意氣象條件并在每次測量前后對聲源進行校準,并填寫記錄,測量前后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2 質量控制計劃
質量控制計劃的編制一般由質量保證室負責,質量負責人負責審批。
質量控制計劃應盡量控制多個監測環節,保證各種監測技術要素和環節都得到控制。
質量控制計劃應包括控制項目、控制措施、評價方法、實施頻次和時間、實施部門和人員等。每項監測任務應盡量選擇多種質量控制方法。
3 質量控制方法
(1)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和質量控制樣品進行監控和核查。(2)進行空白試驗、平行樣測定和加標回收率測定。①空白值測定。空白樣品測定包括:采樣空白、現場空白、實驗室空白、全程序空白等。每批樣品應做空白平行測定,測定相對誤差應≤5﹪,空白樣品測定值應低于方法檢出限。②精密度控制。每批樣品應做一定比例的明碼或密碼平行雙樣,樣品數較少時,每批樣品至少測定一份樣品的平行雙樣。③準確度控制。采用加標回收率測試、有證標準物質測試或質量控制樣測試等方法進行準確度控制。(3)采用方法比對、人員比對、儀器比對、實驗室間比對等方法進行質量控制。(4)在有效期內的留存樣品進行再測試,即留樣復測。(5)分析一個樣品不同特性之間的相關性。(6)對監測過程的各種技術要求進行復核。
4 質量控制評價
依據科學合理的方法對質量控制結果和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評價,確認所控制環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確認質量控制結果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操作,否則應終止活動,分析原因,必要時對留存樣品進行再測試或重新采樣測試。
定期對質量控制結果進行匯總評價,提出改進建議。
5 數據處理和報告編寫的質量控制
(1)監測分析方法優先采用國家發布的標準方法,科技檔案室及時對標準進行跟蹤查新,確認使用現行有效的方法。(2)數據處理有效數字取舍符合相應標準規定,原始記錄要經過監測人員、質量保證室主任、室主任三級審核,數據無誤后報出,各種原始記錄和結果報告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3)監測方案和報告編制時,要經過編寫人員、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等層層把關,從布點、采樣、樣品保存、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統計評價等監測工作的全過程做好質量控制,確保報告準確無誤。以分析數據和評價結果為依據,編寫質量控制報告,說明監測過程的可控程度、監測數據的可信度、質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每一個工作項目結束后,及時將紙質報告連同原始數據整理裝訂存檔,質量控制活動的記錄及質量控制報告隨原始記錄一起歸檔保存,電子版存入數據庫。
參考文獻
[1]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編《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1994年8月)P322-357.
[2]環境保護部2011年9月8日發布《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P1-10.
作者簡介:周鮮果(1967-),女,本科,高級工程師,1990年畢業于四川大學化學系,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