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摘 要:幼兒園美術教育實施生活化策略對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及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在美術生活化教育實施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這些不足嚴重影響了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質量。在此情況下,對幼兒園美術生活化進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是針對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進行探究,希望為同仁提供借鑒。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實施生活化美術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讓幼兒更加輕松地參加到美術學習當中來,還能夠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文章對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提出有效的生活化策略,幫助幼兒更好地接受美術教育,提高其審美能力。
一、體驗式的美術教育活動,促進美術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中,美術教育的內容要盡量生活化,其相關內容要能夠滿足幼兒對美術學習的需求。尤其是要根據幼兒實際的生活經驗出發,制訂一些他們熟悉的美術教育內容,這有利于美術教育生活化的進一步實施。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大自然中體驗生活,讓幼兒從自然中感受到美的存在。當幼兒感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將美術的相關知識對幼兒進行滲透。并且在體驗之后,幼兒教師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創作出作品,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作力,讓幼兒的作品更加具有靈性。除此之外,幼兒美術教師還可以根據每節課不同的美術教學內容,帶領幼兒去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進行美術課堂教學。如果這節課是以水果為主題進行繪畫,幼兒美術教師就可以組織一次關于水果的主題活動,在這種形式下進行美術教學,幼兒不僅對各種水果產生了直觀的認知,清楚其具體的形象,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美術知識的印象。通過體驗式的生活實踐活動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是新鮮有趣的,讓幼兒意識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這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在幼兒的世界里,他們的生活是極其豐富的,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游戲活動,都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美術教育元素。幼兒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創新美術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堅決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制訂美術教育內容,而是要從幼兒出發,了解幼兒的愛好和興趣點,然后以此為基礎創設美術生活教學情境,這樣的美術教育才能夠讓幼兒參與到其中來,并獲得幼兒的認可和喜歡。所以幼兒教師要具備創設美術教育生活化情境的能力。想要創設這種情境,具體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美術的環境,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美術的氣息。例如,學校注重構建美術教學環境,組織幼兒美術比賽,定期更換板報,帶領幼兒進行課外寫生活動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環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教師的工作,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生活化,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的事情,也是家長們的事情。在家庭中,家長要重視幼兒對于美術的學習。例如,我國的傳統節日包含著非常濃厚的美術元素,在每一次傳統節日到來之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進行節日布置活動。春節到來時,帶領孩子貼年畫、寫春聯、粘對子、剪窗花等。這不僅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氣氛,還能夠讓幼兒從節日中欣賞到年畫以及窗花的美,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
三、收集生活化材料,制作藝術品
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含有大量的生活材料,幼兒教師要將這些生活材料運用起來,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因為幼兒對這些生活材料不僅在腦海中存有具體的形象,并且還十分熟悉。所以幼兒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運用生活化料,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探索之心。同時幼兒在學習美術時也會感到親切,愿意主動地去進行美術學習。幼兒教師除了對生活化材料加以運用,還可以帶領幼兒去收集生活化材料。如河里的石子、海灘邊的貝殼、各種植物的葉子、廢棄的各種瓶子、塑料盒子,等等。在收集之后,幼兒教師可以指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手工藝術品,這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有利于讓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實施生活化策略,不僅能夠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生活、感悟生活,還能夠讓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促進其創造美。
參考文獻:
[1]李 菲.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 美術教育研究,2013(14):155-156.
[2]范奎蘭. 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有效措施的探究[J]. 新課程(小學版),2015(10).
(作者單位: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