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濱
(江蘇省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
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研究
孫海濱
(江蘇省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使我國高中體育教學呈現出新面貌,體育教師更加重視學生主體意識。但是處于高中階段的高中生學業十分繁重,在體育學習中缺少學習的主體意識,不能主動的參加到高中的體育學習中來。本文在分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誤區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在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有效對策。
高中體育教學;培養;主體意識
所謂學生的主體意識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高中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參與到自我提升的活動中。主體意識是一種心理現象,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特征主要有3大內容:一是主動性,二是獨立性,三是自信心。所謂主動性,就是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實踐中去,通過自覺的、自發的學習達到學習目的;獨立性是指學生能夠有明確的是非標準,看待問題有自己的觀點、想法和主張,能夠堅定的完成學習任務;自信心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信息,相信自己,有成功的把握。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無論是對日后的學習還是走上社會之后的工作來說,主體意識都非常重要。
高中時期學生的身體處于發育階段,性格逐漸成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學在此時期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主體意識,對體育活動來說非常關鍵。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學生需要運用主體意識來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達成目標,受到激發,并激發出潛力,從而提升學習水平。學生擁有主體意識能夠更好的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且勇于面對、挑戰成功。因此,積極培養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非常重要。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一部分體育教師將培養主體意識簡單的認為是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眾所周知,大部分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并不能保持得很久,當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減退之后,就會嚴重影響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導致體育教學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主體意識則不同,如果重點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的體育主體意識一旦養成,學生在頭腦里有了學習體育的主體意識,那么在今后的體育學習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而且該主動是具有長期性的、有效性的,對體育的興趣、主體意識的作用更為明顯。
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是體育主體意識培養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體育教師沒有能夠對新課程中關于體育的教學理念理解透徹,只是簡單的認為只要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的身體進行活動了、出汗了,學生在課程之上努力了、有進步了,那么就達到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這種淺顯的認識不利于教學的發展和主體意識的培養,此種教學方式有失偏頗,不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體意識,更談不上主體意識的培養了。所以說,想要提升體育教學主體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充分理解新課程教學理念,透徹掌握其內涵,從而融會貫通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課堂主導角色是教師還是學生,這在主體意識的培養過程中發生了分歧,很多教師認為既然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那么主導角色肯定是學生,其實這是錯誤的,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角色,畢竟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都是要靠教師來教授的,所以對課堂主導角色不能存在認識錯誤。當前教學過程中,有些體育教師為了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將整個體育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來管理,這種方式不僅弱化了體育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且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課堂中由于學生自身能力的限制、知識水平不足、學習能力較差,因此不能更好地掌握整個體育課堂,學生也就不能在體育課堂上學到應掌握的體育技能。所以說,認清課堂主導角色,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體育教師要制訂能夠凸顯學生主體意識的教學方案,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理念,體育教師要發揮引路人的作用。體育教師作為教學方案的設計者,需要在教學方案中融入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傾聽學生的心聲與要求,考慮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想法、意見和建議,并且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素質和心理發展進行研究分析,在結合學生的身體乃至心理發展特點來制訂體育教學方案。在方案的制訂過程中,體育教師還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具有較高的參與度,認識到自己主體意識中對教學的重要作用,從一點一滴的互動行為中逐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教學活動在體育主觀意識的培養上非常重要,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主體意識。因此,在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要組織體現學生主體意識的教學活動,在課堂的體育訓練中要進行互動活動,讓學生通過相互幫助并感受合作的快樂,從而愛上體育鍛煉、愛上體育運動,發展自己愛好的體育項目;體育教師在教學生比較難的動作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動成立三五人的小組,小組內的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借鑒各自的意見,之后再相互幫助學習。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好的學習鍛煉。此外,學生在體育課程上具有了主體意識之后,學生就會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體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有些學生認為簡單的體能訓練太單調了,那么學生就可以向體育教師進行建議分組,他們各自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練習,之后由教師來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自覺的就使自己養成了主體意識,漸漸地就會愛上體育運動,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及給自己帶來的益處。
除了高中體育課程上的教學內容以外,體育教師還要制訂能夠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教學拓展體系,由于傳統的體育課堂內容趨于保守、缺乏創新,所以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難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需要制訂良好的教學拓展體系,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拓展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戶外運動,戶外運動的組織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特長,認真地分析其興趣和特長,積極組織,如爬山、游泳、攀巖、跑步等項目;同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獎項來激勵學生。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是不一樣的,如果采取統一的拓展體系和內容,勢必會使得一些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所以體育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拓展訓練,因材施教才能夠更好地發展他們各自的長處,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總體提升高中學生的體育學習主觀意識。因此,體育教師要依據學生主體意識完善教學拓展體系,讓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得到放松。
[1] 徐雪峰.高中體育教學構建學生主體地位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5):27-28.
[2] 李鳳芝,朱云,金寅淳.關于體育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意識的辯證關系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5):154-156.
G807.3
A
1674-151X(2017)16-10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6.053
投稿日期:2017-06-20
孫海濱(1982—),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