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平
摘要 以就業指導理論為基礎,結合美國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對我國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深入探討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借鑒美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及其運作機制,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進行改善,提出了具體可行性方案,對促進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05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中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自從1999年我國高校開始擴招以后,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時代步入大眾化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擴大,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14萬人,“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756萬,比上一年增加了16萬人,整個社會中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左右”,15年間畢業生增長了563.16%。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既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又是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課題。
中美兩國盡管在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等方面完全不同,但是“兩國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目標、內容、服務對象和機構設置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以中美兩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對比研究為基礎,總結和提煉美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特點,將職業生涯發展理念融貫其中,在我國現有的實際國情下,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完善和發展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1美國現行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就業指導,也稱為“職業指導”,它是西方國家經濟發展,職業分化及解決失業問題等需要而產生于歐美國家。“美國弗蘭克·帕森斯《選擇一個職業》的出版標志著職業指導理論的正式產生”。
美國是高等教育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年前,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80.9%,是世界上第一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國家。美國還有最早進行職業指導的國家,孕育了現代就業指導理論體系。“美國高校已建立大學生就業服務的有效機制,形成了較為完善和有效的服務體系”。
1.1成熟的就業指導機構設置
美國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的規模和系統十分完善,高校的就業主管部門一般都有十幾個到幾十個的辦公室作為專門辦公的場所,是學校的常設機構,由分管學生事務的副校長來直接領導和管理。美國高校就業機構是“集服務、管理、教學和研究為一體的多元化活動方式”。就業指導人員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模塊,有非常明確和清晰的崗位分工,常設的崗位有中心主任、就業顧問、就業主管、對外聯絡員、秘書等。
1.2完善的就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及其層次的高低是美國全社會衡量一所大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高校把畢業生就業指導當作舉足輕重的工作來開展。因此,在就業指導機構中配備了十分充足的工作人員,“美國高校均設有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專門服務的管理機構,學校按在校學生學費的5%撥付費用”。
美國高校重視建立訓練有素的就業專職人員,美國大學生就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呈現出其獨有的特點:(1)職業化、專業化、高素質的特點。從事就業指導相關工作的人員一般具有教育學或心理學碩/博士學位;(2)就業指導人員100%具備培訓資格證書,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就業指導培訓;(3)有明確的崗位和職責分工,從上到下層層遞進,使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過程呈現出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特點;(4)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配備十分充足,一般可達到幾十人的數量,就業專職人員與學生的比例一般是1:200左右,確保畢業生們能夠得到較為優質和充分的就業指導服務。
1.3全面的就業指導機構職能
盡管美國的高等學校并不直接承擔大學生就業工作的責任,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核心依舊是高校,因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會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招生質量、經費劃撥及社會聲譽,與高校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每一所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就業指導機構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其中,職業指導的重點工作是推行完善而有意義的職業規劃項目,讓學生從入學便開始接觸和了解將來可能面臨的就業狀況,學生在校的每一年都有相應不同的具體任務和目標。將就業指導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時光,將探索和挖掘融入高校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在提供就業服務方面的舉措也極為周全,其中之一就是覆蓋全美的就業信息網上查詢系統,所有在校的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查詢。此外,還有頻率較高的職業交流洽談會,接待用人單位到校進行人才招聘,成為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橋梁。
1.4多樣的就業指導課程
美國的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寬廣、信息量大、實用性強。一般來說可以概括成以下五個方面:(1)職業指導。一方面了解各行各業的特點、性質、發展前途、工作內容等等,另一方面則是對自我的個性特征、適合的職業類型進行了解和測試,雙管其下開啟職業匹配度的探索;(2)思想指導。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擇業、從業觀念,確保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的行為能夠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規范,減少高校畢業生的職業道德問題;(3)信息指導。通過網絡媒體和信息媒介來幫助高校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就業資源,從政府的宏觀調控,到州政府和就業委員會的中觀控制,再到高校的微觀掌控方面,從不同的渠道給畢業生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4)技術指導。求職既需要高校畢業生有真才實學,又要求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包括筆試的答題技巧和面試的儀容儀表、心理調適等,這些都需要有相應的課程來進行指導。
2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則略顯薄弱和粗糙。(1)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不健全。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一般附屬于學工部門,就業指導中心設立科長和科員,就業指導機構沒有詳細具體的分工;(2)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結構不平衡。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高校畢業生擇業方面便體現出相似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現為求職過程中“東部多、西部少,城市多、農村少,外企多、國企少”的不平衡現象;(3)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在規模設置、經費劃撥、設施配備和隊伍建設方面都過于簡單和形式,這些就反映了對畢業生就業指導不夠重視;(4)就業指導工作存在與社會脫節的現象。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主要部門是教務處,負責畢業生就業的則是學工部,這將直接導致高校培養的畢業生難以與社會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相分離,容易出現企業招聘難和畢業生就業難的雙重問題。
3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借鑒與啟示
3.1改革和完善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調動多方面的力量
大學生的就業制動工作并不完全交由某一個部門全權負責,在高校需要形成一個總體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就業指導部門進行統籌,諸多相關職能部門一起攜手,對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搭橋鋪路,形成一個和諧共生、良性循環的整體。另一方面,需要在學校、用人單位、人事勞動部門之間建立暢通的聯系,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堅實的服務依托。
3.2加大就業指導投入力度,改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條件
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沒有良好的設備條件、制度保障、軟件投入,就難以實現實質性的提高。高校應該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當作學校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設置較為充裕的經費來源和專項資金,并充分運用到大學生大學四年的職業生涯探索和確立的全過程,一方面用于就業指導、就業咨詢、培訓服務、創新實踐等方面。另一方面要重視軟件設置的建設。信息化時代,就業與網絡相結合的特點也日益凸顯出來,要逐步建立用人單位與高校的人才供需網絡系統,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改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環境。
3.3加強和提升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素質、專業技能和素養
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并未嚴格按照專業化的要求,各二級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交由所帶學生的輔導員負責,大部份輔導員平時工作的內容繁雜、瑣碎,且不具備專業的就業指導資格證書,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即使充滿“細心、耐心、愛心”,卻無法給予專業的指導和指引,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應該是接受過專業的管理和技能培訓,擁有專業的資格和上崗證書,熟知大學生的就業政策、就業管理業務、就業教育方法、就業法律法規等。只有加強和提升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素質,才能有效指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提供良好的就業服務。
3.4將就業指導教育貫穿于學生大學教育乃至職業生涯的全過程
大學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以大學生本科生為例,應該建設和完善貫穿四年的就業指導體系,在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的就業指導任務和目標,層層推進、逐步深入,通過四年系統的學習,待即將踏入社會,投身職業汪洋之時,能夠從容自信地做出明智的選擇,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高校通過一系列培養目標的實現,造就出具備良好就業素質的畢業生,擁有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