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翔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能,還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條件。學生只有在體育鍛煉中樹立全民運動的意識,培養對體育的興趣,才能得到持續發展。
【關鍵詞】運動意識 體育技能 培養興趣 終身運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34
高中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中受到高度重視,因為,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更新,體育運動在教育體系中的位置日趨凸顯。人們開始意識到體育運動對人的長遠可持續發展之重大意義,不僅在于增強人的生理體質,而且多樣化的運動形式,對人的心理健康發展有極好的促進作用。高中體育教學必須切實關注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要從多個方面創新體育教學,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其對體育運動產生持久的興趣。
一、強化學生的運動意識,增強主動運動需要,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面對升學的心理負擔和超負荷的學習任務,他們把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對體育教學的理解就是休息時間,甚至很多學生會利用體育課堂來學習文化課,導致體育課流于形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更不會得到體育專業方面的知識。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學生運動意識薄弱的緣故,一直以來沒有正確認識體育教學對自身全面發展的重大意義,忽略其價值,導致高中體育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師要首先強化學生的運動意識,樹立科學、健康、主動運動生活理念,在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
(一)開展室內理論教學,結合具體事例闡明運動的重要性
體育運動的開展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并且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且通過體育鍛煉,學生的心胸更加開闊,對調整心理情緒、調節生活節奏、促進學習都有重要推動作用。但是,學生把過多的焦點集中在文化課學習上,對體育運動不做過多投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貫穿對學生的引導,使其正確認知體育運動獨特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著名運動員的切身經歷,啟發學生糾正對體育運動的不良認識。
(二)組織校園運動宣傳活動,定期組織大型集體體育活動
想要樹立學生的運動意識,增強運動自覺性,就要利用日常校園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運動宣傳普及活動。由學生組織設計宣傳海報,以志愿者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宣傳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來激發其體育運動意識。教師還要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學生開展大型集體體育活動。例如,學習健美操、開展長跑比賽、組織趣味運動會、拔河比賽、校園操競賽等,在實踐中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好處,自覺樹立運動意識。
二、訓練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培養優秀體育運動人員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運動潛質,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其因材施教,發揮每個學生的體能優勢,找到適合其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尤其需要教師注意,選取優秀的體育運動人員,鼓勵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參與專業體育培訓,為今后步入體育運動生涯奠定基礎。
(一)掌握基礎性的體育運動內容,塑造良好的身體素質
學生要想進行專門的體育運動,就必須先具備足夠的體能儲備,具有良好的體能素質,這是進一步提高的基礎。但是,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的通病就是,任何體育運動內容學生都只是學到皮毛,勉強應付了事,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在高一階段,夯實學生的基礎體能,多組織訓練型的活動。例如,高抬腿、蛙跳、長跑、短跑、做蹲起等,掌握這些基本的運動形式,在訓練中奠定穩定的體能基礎。
(二)結合學生的特殊性,因人而異促進其身體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俗話說:“什么都學,容易廣而不精”,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運動項目的時候也是如此。要在夯實基礎體能的前提下,致力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這主要在高二階段開展。例如,有的學生對長跑是感興趣,耐力又比較強,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3000米的長跑訓練,同時以1500米的中長跑來訓練其速度。有的學生臂力較好,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鉛球、鐵餅的培訓。最好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訓練,每次開展室外教學,就在小組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訓練,既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又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參觀和學習其他體育項目,最好在親自參與中找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形式。
三、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
運動乃是人生之大計,只有在運動中,人體才能不斷新陳代謝,獲得發展。而人的身體素質又是其他一切生活工作的基礎。教師想要學生形成積極的運動習慣,將運動和自己的生活融為一體,樹立終身運動理念,就必須對學生進行興趣教學,激發其內在的運動主動性。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體育教學并不只是在開展體育課的時候才能實現,運動是生活的常態,教師要多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很多教師只有在室外教學的時候,才會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羽毛球小組賽等,而平時就忽略學生的運動需要。致使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淡薄,缺乏運動的自覺性。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操時間,組織學生學習新的健美操、廣播體操;在周末可以組織學生自愿參與自由騎行活動;與社會運動機構組織聯合體育競賽、活動等,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的廣闊世界。以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形式,使每一位學生都充分參與進來,發展濃厚的個人興趣。
(二)發揮社區教育力量,對學生進行全方面影響,在實踐參與中發展其濃厚的興趣
對學生產生主要影響的教育力量包括學校、社區、社會,教師要積極和社區取得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理念的教育。例如,社區經常會組織一些體育活動和比賽項目,還會不斷完善社區體育運動條件,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教師要多了解和鼓勵社區組織符合高中學生發展的活動,使學生在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中感受運動樂趣。同時,在社區進行活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關聯緊密,有助于其形成自覺鍛煉的生活習慣,促進終身運動理念的形成。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要想真正發揮其潛在功能,對學生進行持續性長遠教育,就必須在提高其基礎體能的前提下,創設多樣的活動環境與形式。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培養學生的體育專長、樹立全民運動意識、強化終身運動觀念。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完善教學設計,走進學生,了解其現實發展水平和需要,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