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珂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在當今形式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有著密切關聯。涵蓋十八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帶一路”計劃,加強了中國與亞歐國家及世界各國的聯系,在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的對外開放方面有著顯著作用。另外也可以有效解決我國產能過剩問題,抓住機遇實現我國經濟的又一飛躍,同時在世界上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本文作者從實際出發,闡明“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我國經濟的利弊,客觀指出為中國帶來的影響,期望更好推進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影響
2013年習近平出席中亞、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議,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帶一路”就是這兩者的簡稱,通過借助古代絲綢之路的名稱,更好的起到令各國接受的效果。絲綢之路起于古中國,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之路,后來隨著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了東西方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在當今世界經濟逐漸一體化的時代,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實際上是對古絲綢之路的發展壯大,也是將古絲綢之路促進經濟的作用在今日更好的發揮出來。
一、“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推動經濟和諧發展,拉動中西部傳統產業進化,同時進一步穩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由于歷史問題及交通問題等,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呈兩極化。東部地區人力物力財力雄厚,靠近海洋與各國交流便利,匯集眾多人才科技發展速度快。而中西部地區在歷史上由于改革開放優先發展東部地區,對中西部地區扶持較少,缺少國家的政策支持。在自然因素上由于距離海洋遠,濕潤氣候難以到達,生活條件不如東部,所以人口也較少。另外交通不發達,貨物運輸困難,沒有廣闊的市場環境,種種原因導致中西部地區遠遠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恰好可以彌補種種原因造成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首先“一帶”起始于西部,這就改變了我國對外開放最主要地區是東部沿海地區的格局,通過西部連接亞歐地區,增加了西部與外界的交流,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資商。
增加產品出口量,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中西部帶來許多優惠政策,譬如減免了關稅、降低了進口貨物限制等。通過國家出臺的這些政策,各國看到了好的機遇,就會更積極主動的與中西部地區進行合作,從而促進中西部地區貨物的出口量。另外,我國中西部的產業結構還是傳統的產業結構,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最低段的產業。現有的對外出口通常是最原始的資源,甚至是不可再生的。這種產業結構根本無法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只是一時的經濟支撐,久而久之只會造成資源浪費。“一帶一路”把外界的高科技技術引入中西部地區,促使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將傳統產業轉變成高技術產業。使企業有能力提高自身生產力與產品質量,改變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的局面。
緩解產品過剩問題,減少資源浪費,應對各種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之后,世界經濟很長時間都處于低谷,國內外經濟發展水平緩慢,各國的出口量都受到了沖擊。出口量的減少同時也造成了我國大量產品銷售受阻,首先國外市場萎靡不振,各國進口量下降,其次國內人民的生活也受到影響,財力水平下降,購買力也隨之下降,這就導致我國大量產品囤積國內。而我國想要保持百分之十的經濟增長速度就必須保證出口量穩增不減,實施“一帶一路”策略恰好為我國開辟了新的銷售市場,打開了另一條道路。西亞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正是需要完善基礎設施的時期,對各類產品需求量大,我國把貨物銷售到西亞地區正好解決我國產品過剩問題。通過這片新的消費市場,我國有機會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保持自身的穩定發展。
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可能帶來的弊端
國內產品競爭壓力增大,國外產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實施“一帶一路”在尋找到國外市場的同時,也相當于進一步的對外開放我國的市場。我國人口眾多,消費水平高,在各國看來也是一個廣闊的市場。由于外國產品的技術含量相對我國來說處于較好水平,在質量、價格上有優勢,外國商品進一步涌入我國市場會對我國產品的銷售造成不小沖擊。甚至隨著產品受到沖擊,生產廠家也將面對巨大的挑戰。
各國之間存在誤解,帶來國家關系的危機。美國曾經在二戰結束后,為了控制歐洲,完成自己世界霸主的野心,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也就是“馬歇爾計劃”。發展西歐國家的經濟,拉攏并控制它們,防止它們演變為共產主義國家,阻遏蘇聯的發展。而現在我國“一帶一路”計劃的提出讓一些國家產生了誤解,認為我們也想要擴大自身疆土,一些國家即使表面上對“一帶一路”較為支持,可仍然會遏制“一帶一路”順利實施。
生態環境受到影響,不能帶來綠色的經濟發展。實施“一帶一路”,加強與西亞各國的交流,就勢必要修建道路,完善交通。而在開發土地的過程中,影響當地環境是在所難免的。想要發展經濟,往往就要與保護環境相違背。路上絲綢之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導致大片荒漠出現,而海上絲綢之路則出現了海洋污染問題。并且各個國家都不愿意毀壞自身環境,從而想法設法將環境問題轉移到其他國家,給沿線國家帶來了不小的利益沖突。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有利也有弊,在實施“一帶一路”計劃中,相關領導者一定要不斷完善不足之處,處理好與各國之間的關系,在承擔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責任的同時,保護好自身的經濟能夠穩固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充分利用當前的大好形勢,加強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努力使中國實現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邁步。
參考文獻:
[1]李月好,楊震.“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3):3132
[2]祝艷.分析“一帶一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格局重塑[J].財經界(學術版),2015(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