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夢雪+袁鳳林



摘要:通過分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江蘇大學生創業意愿情況,從創業認知、創業意愿、創業動機與創業政策等方面進行了調查,揭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增強大學生創業意愿,強化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創業意愿;創業支持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7)06-0131-03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再就業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顯著,但就業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充分解決,2017年大學畢業生達795萬人,就業壓力十分巨大。大學生自主創業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方面也陸續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支持,營造出大學生創業、就業雙贏局面。
一、大學生創業的必要性
(一)創業是緩和就業壓力的迫切需要
近幾年來,由于高等院校不斷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急速增長,然而社會上對于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卻遠遠小于畢業大學生的數量,由此形成了當今國內大學生艱難的就業形勢。因此,自主創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幫助國家緩解巨大的就業壓力。
(二)創業教育是健全高校教育體系的必然需要
傳統的教育形式化嚴重,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式枯燥,教育理念空洞,阻礙了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抑制了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讓大學生學無所用。堅持將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大學教育的體系中去,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有利于大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創業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需要
創業教育的宗旨是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培養其核心競爭力。大學生通過創業教育,首先,能夠培養其觀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勞和勇于冒險的精神,并且能夠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增強專業技能。其次,能夠扭轉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從而使大學生知曉自主創業可以實現輝煌的人生價值,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大學生創業意愿及創業支持現狀
我們選擇江蘇主要高校發放問卷,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及創業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問卷設計
針對創業意愿及創業教育設計了《大學生創業意愿與創業支持狀況》調查問卷,選擇揚州大學商學院進行預調,并請在創業方面有所研究的專家對問卷進行指導。根據預調情況及專家建議,我們對問卷進行修改和完善。
(二)問卷發放與回收
選擇在江蘇主要高校發放600份問卷,采取隨機方式抽樣調查,回收了542份,回收率為90.33%,剔除其中無效的67份,有效問卷為475份,問卷有效率為79.17%。本次受訪對象分布如表1所示。按性別分布,男生195人,占有效問卷41%,女生280人,占有效問卷59%;按年級分布,大一75人,占有效問卷16%,大二60人,占有效問卷13%,大三195人,占有效問卷41%,大四145人,占有效問卷30%。按學科分布,經濟學85人,占有效問卷17.89%,法學10人,占有效問卷2.11%,教育學10人,占有效問卷2.11%,文學5人,占有效問卷1.05%,歷史學5人,占有效問卷1.05%,理學40人,占有效問卷8.42%,工學110人,占有效問卷23.16%,農學15人,占有效問卷3.16%,醫學30人,占有效問卷6.32%,管理學145人,占有效問卷30.53%,藝術學20人,占有效問卷4.21%。
[表1 樣本描述][比例\&總計\&比例\&性別\&男\&195\&41%\&女\&280\&59%\&年級\&大一\&75\&16%\&大二\&60\&13%\&大三\&195\&41%\&大四\&145\&30%\&學科\&經濟學\&85\&17.89%\&法學\&10\&2.11%\&教育學\&10\&2.11%\&文學\&5\&1.05%\&歷史學\&5\&1.05%\&理學\&40\&8.42%\&工學\&110\&23.16%\&農學\&15\&3.16%\&醫學\&30\&6.32%\&管理學\&145\&30.53%\&藝術學\&20\&4.21%\&]
(三)調查數據分析
1.創業認知的現狀
對于“什么是創業”,在有效問卷中有323人認為創業是“開創一份事業”,占有效問卷的68%,如表2所示。調查中有95人認為創業是“開辦一個企業”,占有效問卷的20%,有57人認為創業是“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占有效問卷的12%。
[表2 創業認知][選項\&開創一份事業\&開辦一個企業\&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人數\&323\&95\&57\&比例\&68%\&20%\&12%\&]
2.創業意愿的現狀
針對創業意愿設計了問題“你是否有過創業打算”,在收回的問卷中(如表3所示),有109人選擇“完全沒有”,占有效問卷的23%,有360人選擇“考慮過”,占有效問卷的75.8%,有5人選擇“正在進行創業”,占有效問卷的1%,有1人選擇“已經成功創業”,占有效問卷的0.2%。
[表3 創業意愿][選項\&完全沒有\&考慮過\&正在進行創業\&已經成功創業\&人數\&109\&360\&5\&1\&比例\&23%\&75.8%\&1%\&0.2%\&]
3.創業動機的現狀
通過對問題“您創業的首要出發點是什么”來調查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如表4所示,在366位有創業意愿的被調查者中,選擇“獲取更多財富”和“解決就業”占有效問卷的73.77%,說明了大學生創業往往都是迫于就業壓力大和對財富的追求。而24.04%的人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僅有2.19%的人是為了挑戰自我。
[表4 創業動機][選項\&挑戰自我\&獲取更多財富\&解決就業\&實現個人價值\&人數\&8\&125\&145\&88\&比例\&2.19%\&34.15%\&39.62%\&24.04%\&]
4.創業教育的現狀
創業教育,通過問題“您所在的學校是否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和“您對學校的創業教育是否滿意”來調查。從表5可以看出,在475份有效問卷中,僅有59%的受訪者所在的高校中有開設創業教育課程,13%的受訪者所在的高校中沒有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而28%的人表示對學校中是否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并不清楚。
[表5 創業教育課程開設情況][選項\&有\&沒有\&不清楚\&人數\&280\&62\&133\&比例\&59%\&13%\&28%\&]
從表6可以看出,在280位所在高校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大學生中,對創業教育滿意度僅達到了28%,對創業教育課程感到一般的有143人,占有效問卷的51%,而不滿意的人數占比也達到了21%。這都足以說明創業教育在高校中并沒有明顯成效。
[表6 創業教育滿意度][選項\&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人數\&14\&64\&143\&48\&11\&比例\&5%\&23%\&51%\&17%\&4%\&]
5.創業政策的現狀
創業政策包括了政府出臺的以及社會行業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保障機制。從表7可以看出,對政策熟悉的人僅有50位,才達到有效問卷的10%,其他人對政策基本都不太熟悉。這都足以說明政府出臺的創業政策并沒有普及,同時也沒有得到大學生的重視。
[表7 對政府出臺政策的熟悉度][選項\&非常熟悉\&比較熟悉\&一般\&不太熟悉\&很不熟悉\&人數\&10\&40\&185\&150\&90\&比例\&2%\&8%\&39%\&32%\&19%\&]
針對保障機制,從表8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保障機制的滿意度都不高,只有20人對保障機制非常滿意,而有305位被調查者反應一般,高達64.21%,一方面說明了大學生對保障機制也并不太了解,另一方面說明了許多機制沒有落實到實處。
[表8 對保障機制滿意度][選項\&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人數\&20\&110\&305\&35\&5\&比例\&4.21%\&23.16%\&64.21%\&7.37%\&1.05%\&]
三、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缺乏創業認知
據我們所了解到的大學生創業基本類型是網店及格子鋪等,多數消費群體為大學生,行情較熟悉,成功率稍微高些,但并不存在技術含量,消費群體單一,競爭激烈,生存環境堪憂。所以往往大學生創業都以失敗告終,雖然失敗原因很多,但創新力卻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校應該讓學生們意識到創新力的重要性。
(二)大學生創業實際行動不足
在“雙創”熱潮下,激發了大學生創業意愿,但能真正實踐的少之又少,創業成功的更是寥寥無幾。最重要的原因是創業能力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高校重就業指導,卻忽視了創業指導。由此可見,創業教育改革任重道遠。
(三)高校重視創業教育不夠
目前,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甚至許多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規劃并無區別。創業教育課程被學生修讀大多數都只是為了混學分,根本沒有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仍需在高校中加大力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四)高校創業教育無明顯成效
調查中,對創業教育感到滿意的僅有28%的人,可見效果并不太理想。一是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基本是純理論派,他們不僅不具備系統的創業理論培訓,而且在創業的實戰經驗方面較為缺乏,是“學術派”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創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實踐,最終影響了大學生創業激情。
(五)政府和社會等方面的支持仍較為欠缺
據調查,大學生對保障機制的滿意度還不足30%,足以說明很多政策都沒有落實到實處。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紙上談兵”式的創業課程不能滿足學生創新創業的需要。同時,創業教育的師資、經費投入不足,全社會沒有形成大學生創業的氛圍。
四、強化大學生創業支持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創業教育
高校通過大力宣傳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讓大學生能夠積極了解創業方面的知識,認識到創業的本質。讓大學生掌握創業所具備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創業能力,為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創新創業支持體系建設
首先,應該調整傳統的創業教育指導思想,將其注重于提高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素質。同時,應該轉變學生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創業觀。其次,應該使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程相互聯系起來,使得創業知識與專業知識互相滲透。因此,高校需安排合理、科學的課程,改變教學方式,調整課程結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次,師資力量是創業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應該加強建設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打造創業理論與實踐兼具的創業師資。
(三)加強政府與社會的創業支持體系建設
政府、社會等方面的力量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大學生創業當下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缺乏資金。因此,在政府方面,可以為大學生增加融資渠道,與企業或金融機構合作設立專門的創業基金,同時為大學生減免稅費,提供補貼,在資金上對有前途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支持。另外,政府應當頒布有關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從而為大學生創業減少阻力。在社會層面,應當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大力宣傳,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方面的咨詢服務,以便學生能夠對自主創業的多層面有所了解。同時,企業可以與高校合作創建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環境,深入了解創業,提高創業能力。
[責任編輯:王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