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杰
摘 要 財務會計工作要求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地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而案例教學法恰好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訓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一般是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案例,通過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對案例進行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務必把握好教學案例選擇和編寫內容的尺度,詳細設計好財務會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本文通過對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并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財務會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財務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十分廣泛。大部分的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只能培養出少部分的綜合素質人才,而更多的則是出現在學生的考試試題上,目的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應當深刻理解案例教學法的意義,把這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1案例教學法的概念釋義
將案例運用于教學,通過教師講授、組織學生討論、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過程來實現教學目的的方法,稱為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哈佛大學蘭德爾首創的,在國外稱為“個案研究”,即在引導學生回顧相關知識點之后,自然地引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較典型的來源于各個行業財務管理實踐中的真實事件,并進行探討、點評,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在遇到相似案例時能夠使用理論知識從容應對的能力。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中國才引入案例教學法。從當前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都能夠掌握案例教學的技巧,并在教學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財務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教學法的意義解析
財務會計課程作為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專業課,培養出來的學生要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儲備,還要有扎實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質。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把理論和實踐形成立體結合,用過去學習的知識對現有的案例進行分析,不僅鞏固了學生前一段時間所學習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實訓能力,在實際問題中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自身道德素養。成為一名有能力,講誠信的財務會計工作者。
與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相比,案例教學有兩方面的不同,一是主導地位發生變化。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在案例教學中,主導者變為學生。二是教學思維發生變化。與傳統教學相比,案例分析教學法采用的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3財務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分析教學法的措施選項
由于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要貼合教材內容。與教材相適應的前提下還要能夠反映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案例不僅可以使會計專業人才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外,還能夠培養出不同層次的人才。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在頭腦中把所學知識形成系統。
在編寫案例時,要選擇一個精確的角度,能夠刻意讓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并且產生好奇心繼續去發現問題,并從其中了解到財務會計工作的實際要求。編寫案例時盡量追求其真實性和實效性,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處于一個與時俱進的模擬工作環境中,使學生能夠有效融入案例。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適當的案例,讓學生自由提問,還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教師在其中起指導作用,必要時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問題。教師掌握大體環境,為學生營造出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氛圍,教育學生學會探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重視學生撰寫的案例分析報告,把學生對案例的理解、分析思路、解決方案以及在報告中體現出來的問題進行仔細研究,并對學生的分析報告進行評價。在評價中要對學生的思路和錯誤分別做出評價和指引。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信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案例分析產生樂趣。
小團隊討論實例,讓學生和教師自組學習團隊。?教學過程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知識和實訓結合,實訓教學可分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三個板塊。第二部分是項目導向教學設計。
4總結
財經專業課程有理論性、應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在實例案件引導學生發現、探索、分析、總結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如何能夠運用案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并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學生中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兵.淺析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2(14).
[2] 黃雅盟.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財務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會計師. 2011(08).
[3] 李玉博.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