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羽+張乙喆
摘要:隨著經濟新常態概念的提出,我國的經濟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形勢。為了我國經濟發展能夠更加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實體經濟的發展成為了我國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由此,本文對新形勢下的實體經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實體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01
在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模式以及經濟結構開始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調整。在這種調整模式中,我國的實體經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的動力。因此,在今后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對我國的實體經濟進行全面的改革。
一、實體經濟發展是培育我國新增長動力的關鍵
在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不斷轉型,因此,壯大我國實體經濟成為了我國當前積極發展的重要策略。從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改革過程中不難發現,我國在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我國供給側目標尚未完成的事實,其主要的表現在于我國的新增長動力和舊增長動力之間的接替表現上。在這種現狀下,我國目前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而在新形勢的沖擊下,我國的新增長動力需要以實體經濟作為基礎,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虛擬經濟占據了我國過多的發展資源,給需要以實體經濟作為支撐的新增長動力來說造成了一定的局限。而在我國的經濟結構優化過程中,供給測結構的改革是為了對我國新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和提升。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新增長動力的核心驅動必不可少。而作為新增長動力核心的實體經濟,必然需要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二、新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方向
1.擴大制造業總體規模
作為我國的第二經濟產業,我國的制造業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雖然經年來我國的第二產業平均每年的增值要高出發達國家百分之二十以上,但由于我國占據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人均第二產業增值上卻仍然處于落后水平。雖然我國的人均第二產業增值較低,但從人均增值上看我國的第二產業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對新形勢下的實際經濟發展,我國還應該局域擴大制造業的總體規模,提升我國人均第二產業增值。
2.提高制造業產品質量
就目前來說,我國的制造業總體規模還處于一個不斷擴大的趨勢,因此,提高我國制造業產品質量成為了拓展我國制造業國內外市場的重要因素。而在實際上,我國的制造業產品質量著實令人擔憂。雖然在近年來我國的制造業產品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在整體的產品質量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危害了我國制造業的國際形象,同時也限制了我國國內需求空間的釋放。因此,在新形勢下,我國的實際經濟發展必須要著重于提高我國的制造業產品質量,只有通過質量的提升,才能為我國制造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國際形象,同時有利于釋放我國國內的需求空間,為實現我國的新增長動力創造有利的條件。
3.結合新科技技術發展
新形勢下的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新科技技術的有效應用。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新的科技技術對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與此同時,基于新科技技術產生的新的實體經濟也為我國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對新實體經濟發展的分析,本文認為,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國的實體經濟必須要充分融合新科技技術,只有緊隨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才能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三、新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結構優化
1.規范實體經濟市場競爭
我國經濟新常態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經濟結構開始不斷優化和升級。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成為了推動我國新增長動力發展的重要核心。因此,對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來說,必須要嚴格規范我國的實體經濟競爭市場。一方面,需要我國建立健全的市場監督管理制度,同時對我國的制造業制定一系列的質量控制標準、生態環境控制標準、勞動者保障制度等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國制造業過降低成本而注重經濟效益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其主要的變化在于調整了我國企業內部的生產結構,同時也加大了我國企業的內驅力。而通過競爭市場的控制,也能夠充分激發企業的創新驅動能力,這與我國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發展理念相符合,有助于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2.將動力驅動、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
新形勢我國對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的實體經濟發展中,我國對企業的創新驅動能力的要求尤為重視。因此,如何鼓勵企業積極創新成為了關鍵。鑒于這種狀況,在新的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必須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的高效、便捷在給我國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潛在的信息安全隱患。尤其對企業的某些知識產權來說,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創新技術被他人剽竊的現象仍然嚴重。歸根結底來說,是由于我國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不完善導致的。而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我國企業的創新驅動能力將會大大下降。因此,為了壯大新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必要對我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進行完善和改革。
3.調整實體經濟發展結構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開始從高速發展向中高速發展變化。因此對我國目前實體經濟的發展來說,其最重要的一點并不是提高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而是如何做好實際經濟發展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在以往的實體經濟發展中,我國的實體經濟結構過于重視投資驅動,而忽視了創新驅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勢下的實體經濟發展中,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必須嚴格按照我國新形勢下提出的各項標準和法律規范進行調整。只有充分增加我國實體經濟的創新資源以及創新投入,我國實體經濟的創新驅動能力提升才能擁有一個強力的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新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來說,首先必須要嚴格遵循新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結構。只有充分明確我國新形勢下的實體經濟發展戰略,才能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結構和模式調整進行有效的提升措施。
參考文獻:
[1]羅定國.對新形勢下實體經濟發展問題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10):24.
[2]樊蕓.關于在新形勢下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建議[J].上海人大月刊,201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