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隨著人才培養方式的不斷革新、高等教育質量日益提升的呼聲愈演愈烈,高校實行的“教考合一”管理模式存在著諸多不足日益凸顯。“教考分離”不僅能夠客觀地評估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如實地反饋教育信息,進而對高校教學、考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探討了高校實行教考分離管理模式的意義,并且提出了其具體的管理措施,以期為營造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校;教考分離;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現階段,很多高等院校都采用“教考合一”模式,但其弊端卻日益顯現出來,不僅使得考試無法發揮檢驗教學效果、監測學習成果等的作用,而且也不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此,高校應制定合理的教考標準,規避實際教學中的主觀性、臆斷性,保持課堂教學與實際考試的獨立性,進而提高教育質量。廣義上來說,教考分離是指分隔教學與考試,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目標和方式,創建一套相對完整的教考管理系統,以此突破傳統的教學考試限制,同時又對高校自身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本文將對高校教考分離管理模式進行探討,從意義、措施層面詳細論述,具體如下:
一、高校實行教考分離管理模式的意義
1.確??荚嚸}的科學性、嚴肅性
考試命題應當依照教材內容、教學大綱和計劃,而這項工作也通常由經驗豐富的、作風嚴謹的教師根據學校的相關要求,從試題庫調取試題,經過幾番深思熟慮后再作出最后的決定。為進一步確保命題的科學性、嚴肅性,高校教師必須充分熟悉課本內容,認真鉆研考試大綱,審慎推敲相關試題,避免包辦命題的主觀隨意性,進而使考試命題的深淺度、難易度和題型布局等處于適中狀態,保證試卷的質量。另外,抽題教師還要全面了解并熟悉課程重難點、教材內容、考試大綱和教學計劃。
2.促進良好學風、考風的快速形成
在以往的教考合一機制下,高校學生通常會讓任課教師劃出確定的考試范圍,降低題目難度,有些甚至存有僥幸心理而作弊,一旦成績不理想則向教師尋求幫助。然而,教考分離卻并非如此,試題的命制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考試成績不由認課教師來決定,而完全掌握在學生對該課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強弱。這樣一來,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僅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而且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減少考試過程中出現的舞弊現象,杜絕一切圖僥幸、鉆竅門的行為,以此形成良好的學風和考風。除此之外,高校實行教考分離管理模式,也提高了任課教師對學生評分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一貫保持認真努力的態度,并且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地投入到功課復習中。
3.客觀反映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在實行教考分離管理模式過程中,只有在專業、教材、大綱、學生素養等相同的前提下,其所取得的考試成績才具可比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客觀反映了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成為檢測教學效果、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評價該教師自身工作技巧、專業素質和教學效率的參考依據。從教師角度來說,通過試題分析、橫向對比以及成績審定,既有利于幫助他們改進教學方式,使其主動參與到教材、大綱和模式的鉆研和探索中,同時又為課堂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豐富與完善提供了切實有力的證據,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二、高校教考分離管理模式的具體措施
教考分離可以較為客觀地反映整體教育教學水平,該管理模式是全體教師及校領導一致認同的最佳方法,但實施起來卻存在巨大的困難。因此,實行教考分離既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1.創建試題管理系統
高校應以各院系、教研組為單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計劃,就考試課程開展集體命題活動,保證每門課程樣卷不少于五套,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命題標準、教材內容和考試要求等,試題重復率不可超過四分之一,所有試卷都必須按規定進行編號,而且還要由教研主任進行審核,最后經主管院長簽字方可交至教務處的考試中心。在考試之前,教務處會從課程題庫中隨機抽調一套試卷作為正式的考卷。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學大綱、教材知識、考試內容等也發生著細微的變化,而且也會有新課程的加入,所以高校在開學時應組織相關人員對原有課程試題進行重新命制和改進,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趨勢。
2.做好試卷保密工作
試卷保密作為高校落實教考分離的核心環節,所以基于試卷的安全性考慮,必須要建立系統的密保制度。首先,需要申請專門存放試卷的“保密屋”,其設施必須嚴格遵照相關部分的要求而配備;其次,為試題管理系統配置獨立的計算機及打印機,并且主要用于試題電子稿的調整、保存和打印;最后,在考卷交接上,正式啟封前應限制觸碰試卷的人數,從抽調試卷、印刷試卷到密封試卷,都有專門的保密人員負責交接工作,不僅減少了試題的泄密可能,而且也保證了試卷的安全性。
3.健全教評分離機制
高校應基于教考分離,健全教評分離機制。閱卷作為考試的重要環節,其公正性、客觀性將直接影響到考試質量和效率。所以在閱卷上,課程組應制定出合理的評分標準,采用流水式評卷方法,指定評閱時間和地點,最后統一進行登分。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學生為成績而求情或送禮的不良行為,降低了任課教師的心理負擔,而且也確保了評閱的客觀性以及嚴肅性。待考試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對試卷難易程度、得失分情況等進行剖析,統計最高低分與平均分,進而試圖找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并針對這種不足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后擬定分析報告。
4.采用全新的管理方法
除上述措施以外,針對部分專業課程,可采用新的試題管理方法。例如,針對“高數”這門課的考試,教師應以計算機為載體,實現試題管理與快速組卷,進而使得試題命制更具合理化和科學化;而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則可利用機考形式,達到無紙化水平。高校教務處還可資助一定的創建經費,積極鼓勵教師申報立項,通過學院審核以后交由考試中心,繼而才能結題;及時布置教考任務,公開教學及考試大綱,明確課程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使任課教師全面掌握重難點;實現多種考核評估方式,結合專業性質、課程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方式,以此促進教考改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考分離管理模式是促進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的理想化模式,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因此,在將來的教學工作中,任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考分離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推動課程考試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簡介:張 鳳(1979-),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畢業,工作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人事處,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