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峰
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初中生渴望獲得更多的國內外信息。在寄宿環境、學校硬件等因素的影響下,初中階段學生閱歷淺、社會經驗欠缺、理論知識貧乏,對當前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理解常常流于片面,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切實有效的幫助。而將新聞時事、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引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同時適時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點,利用理論知識分析時政熱點,就會使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普及的大背景下,教師巧用時政熱點,能有效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一、開展“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的作用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探索,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要重點關注國內外時政熱點。教師要注意收集重大時事熱點運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既能印證教材核心知識,充實教材案例數據,又增強了道德與法治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體現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代性。因此,開展“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對于九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非常必要。一方面,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又能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方面的素養,培養學生在探索中形成優秀品質,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益最大化。
根據筆者長期的教學經驗,開展“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有五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一,引導學生觀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等節目,能讓學生養成自覺關注時政熱點,思考身邊重大社會現象的良好習慣。第二,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媒介,能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辨別信息真偽、正確解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媒介素養,發展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三,能培養學生逐步提高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思維的能力。第四,能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即把時政熱點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以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第五,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危機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為學生明辨是非善惡,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組織與實施“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
首先,要確定適合的時政熱點話題。教師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時政熱點,收集資料,確定符合當前基本需求的熱點專題。比如,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專題;樹立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專題,等等。
其次,鼓勵學生利用網絡等現代媒介多途徑收集時政熱點材料。按照教學計劃,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收集熱點專題材料,小組合作制作“聚焦時政·熱點播報”PPT,記錄熱點專題相關的時政新聞,并對種類繁多的圖文材料進行歸類和整理。尤其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中學生時政報》《中學生政史地》,以及網絡等媒介,了解當前國內外的時政熱點、時政動向,對相關新聞信息及時進行搜集、整理和歸類。如收集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事件、里約運動會、中國女排精神、中國杭州G20峰會、校園欺凌事件等材料。
最后,給學生創設探索的環境。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選取三個班級作為活動對象,以小組為單位,為學生創設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大環境。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題,協作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特別要注意保證信息的準確性,避免出現常識性錯誤;要把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找出時政熱點與課本教材的結合點,嘗試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他們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的總結
對“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實踐活動的總結,要走好以下幾步。
第一步,編制“聚焦時政·熱點播報”備忘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照“熱點速遞”“課標鏈接”“問題預測”三個部分制作“聚焦時政·熱點播報”PPT,多角度地運用教材里的相關知識對熱點進行分析,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通過鼓勵學生編制練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例如,引導學生思考“杭州G20峰會”引發的“中國關注”,讓學生嘗試尋找世界各國關注中國的原因,分析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等。
第二步,交流展示、資源共享。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由學生輪流進行交流和展示,以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共享,有效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提醒學生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內容,并針對發言內容,高屋建瓴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專業性、思維方式的發散性,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控課堂進程。例如,針對部分黨員干部貪腐被依法懲處的事例,學生的理解相對比較淺顯,故應適時啟發學生思考:“干部落馬”說明我國堅持從嚴治黨,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國的四個基本要求等知識。
第三步,及時反饋點評。教師要對展示內容翔實、編制題目新穎、分析角度多元的學生,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對于有待提高的學生,要及時指出問題并指導其改進。在將重大社會熱點與教材相結合時,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多角度、多主體、多方位思維方式的培養,注重總結和反思,促進學生深化自我認識。例如,青少年自身實踐問題、出謀劃策類問題等,應從不同層面、不同高度、不同主體進行探索和嘗試。
總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展示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智慧共享,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全面發展。
將時事教育引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不僅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時政之窗,也激活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巧用當前時政熱點,可以讓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常青常新,保持課程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作為一線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只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勇于探索時政熱點背后的理論基礎,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現象,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潛能,才能達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三維目標。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