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微言微語
部分半掛車車型整改的通知
本刊記者 寧文祥
在7月4日的《專用汽車》雜志微信公眾號上,我們發布了一篇題為《部分半掛車車型整改的通知》的文章。閱讀量隨即上萬,大家對于半掛車的關注可見一斑。
該文的主要內容是關于中機中心在7月4日發布的《關于部分車型整改的通知》,該通知包括了83款半掛車的整改通知。在這83款半掛車中,集裝箱運輸半掛車最多,達到了17款,低平板半掛車為11款,其余的車型還包括了粉粒物料運輸半掛車、倉柵式運輸半掛車、平板半掛車、廂式運輸半掛車和平板自卸半掛車等車型。
整改的原因是車型參數不符合QB083項。
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他表示本次整改跟去年中機中心發布的《關于調整公告產品技術審查標準相關要求的通知》有關。該通知對2012版《車輛產品〈公告〉審查規范性要求 汽車部分》和《汽車產品〈備案參數表〉填報要求》進行了調整,經請示工信部同意,自292批《公告》審查開始施行。其中,在附件“汽車產品《備案參數表》填報要求的調整條款(試行)》”中,對于QB083項是這樣描述的:牽引銷中心軸線到半掛車輛長度最后端的水平距離(mm),填報要求按照GB1589-2016定義,并被標注為“已新增參數”。
就是說7月4日通知需要整改的車型就是不符合這個“已新增參數”的要求。
其實,交通運輸部治理“三部曲”顯現:第一步轎運車治理,第二步低平板治理,第三部非標集裝箱整治。本次車型整改的通知中整改車型最多的就是集裝箱運輸半掛車和低平板運輸半掛車,這兩種車型的保有量十分大,整治難度和阻力也會更大。
在6月30日的《專用汽車》雜志微信公眾號上,我們發布了一篇題為《首批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黑名單公布》的文章。文章得到了許多讀者的關注。
從公布的名單看,“1年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共42輛,河南牌照的車輛占據其中的35輛,福建牌照的車輛占據了其中的5輛。共有31人“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河南省鄭州市鑫紅運輸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鄭州銘浩貨物運輸有限公司兩家物流企業被通報“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10%”。還有13人次被通報“指使強令駕駛人超限運輸違法和堵塞交通、強行闖卡、暴力抗法、破壞相關設施”。
除了加大交通的執法力度,交通部還在信用上約束駕駛員,用不定期的公布黑名單的做法配合嚴格的執法雙管齊下,讓交通違法成為“過街老鼠”。
在6月15日的《專用汽車》雜志微信公眾號上,我們發布了一篇題為《第297批公告擬新增13家專用汽車企業》的文章,同樣獲得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根據公布的信息顯示,第297批公告擬新增13家專用汽車企業,其中山東省的企業最多,為四家,江蘇省為兩家。
現在專用汽車準入資質的審核已經放到省國資委的口徑了,所以今后專用汽車資質的申報有可能比過去更容易,而專用汽車企業數量的增速有可能會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專用汽車企業的數量已經接近1200家了。
有網友留言表示:“‘去產能’的口號喊了很長時間,在專用汽車產業卻不停地在增加產能,讓企業怎么生存?”
在6月16日的微信公眾號上,我們報道了一篇題為《焦點訪談報導 平板自卸半掛車算不算“改型”? 》的文章。
平板自卸半掛車可以說是6月份最熱的專用汽車詞匯之一。本次央視的《焦點訪談》以平板自卸半掛車為入口,討論目前標準現狀和現實使用情況不搭配的問題。
有網友認為平板自卸半掛車問題的主要根源是管理部門,而用戶也有次有問題,因為他們鉆了空子。
如今,建筑工程類的運輸需求十分旺盛,這就催生了使用自卸半掛車運輸建筑材料的需求。但是按照當前的標準,普通自卸半掛車的欄板高度不能超過600mm,這就意味著如果嚴格按照標準法規的要求,即便把半掛自卸車的空間全部填滿,其載重利用率可能還不到三分之一。本來高效的車型卻是變成了資源浪費,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在國外自卸半掛車那么流行,而在國內該車型幾乎沒有銷路的原因了。
所以很多用戶就采用螺栓、鉚釘在側翻和后翻自卸平板半掛車車上安裝上活動廂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裝載效率,用戶的做法是明顯打著法規的“擦邊球”,但是這種“擦邊球”卻又打得讓人有幾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