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鍇
【摘 要】本文基于教材開發相關理論,進一步分析教材開發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系,并通過分析有關調查研究數據并,提出基于教材多維度開發的高職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及方式。
【關鍵詞】教材開發 高職 英語教師 專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037-03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也必然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王守仁對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大范圍調查,并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認為“教師”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的專業化應該體現在學科知識的專業化,教師素養的專業化以及職業道德的專業化。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它的發展也給英語教師,特別是青年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職院校都在大力發展英語教學改革,尤其是公共英語與相關專業的對接更是改革的重點。潘秋菊在調研后發現,以往純粹的語言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高職英語教師甚至對自我專業發展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自我專業拓展的途徑缺乏足夠的了解。
一、教材開發概述
教材作為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載體。Tomhsnon指出,教材開發既是一個理論研究領域,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理論研究與教材的開發和使用具有交互性。作為教師利用的一個教學媒介,教師對教材能否進一步開發,實際上也是體現了教師是否能對所講授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再造的能力。教材開發是一項持久且有意義的過程,教師對教材的開發應該是多維度的,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對教學內容的刪減過程,而應該是對所有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包括配套參考材料的編寫,教學過程的設計等。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普及,教材的多維度開發還應該包括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即教學配套資源的開發,如相關的微課與簡單的信息化應用資源的整合等。既要基于現有的教材,又要優于現有的教材。教材開發應該是一個創造性體現的過程,是對所有教學素材、資源的一個優化整合以及取舍的過程。從主體上來看,教師無疑是教材開發的主體。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好學習目標,并對教學材料有著自己的理解。就語言類教材的開發而言,在維度上除了語言維度之外,還應該包括內容、結構、能力等。同時,教材開發應該以課程標準為導向,以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教材開發不是隨意的,而是基于課程標準的再加工、再調整的過程,最終的目的是使教學內容能夠更適應學生認知能力,更好地體驗學習任務的過程。
二、教材開發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關系
陳仕清指出,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師的專業成長或教師內在專業結構、專業素養(包括專業心理)不斷更新、完善的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教師專業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地位的改善,二是教師實踐的改進。對于學科教師而言,教師的專業化可以理解為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夏紀梅圍繞教師與教材的關系,全面闡述了教材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并指出教材是教師的手中之寶,教師要善于“掏寶”。教材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相輔相成且共同促進的一個過程,國紅延開展了一項大學英語教材對教師專業發展作用的調查,指出,英語教師使用和開發教材能夠促進多方面的專業發展,包括語言能力、語言教學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等。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動力應該是源于教師自身,教師如果能夠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自覺培養反思性教學的意識,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最終勢必能促進多方面專業能力的發展。
教師對教材的開發能力的培養,能夠使教師更充分地了解教學內容,有效整合課程內容,使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從而教學能力也將得到提升。同時,參與到教材開發的教師,能不斷增強自身的課程意識,通過對課程體系的把握,強化校本研修,使教學科研能力能夠有所提高。教師對教材進行多維度開發的過程,也是教師同行協作的過程,是一個理性發展的過程。對英語教材的開發,將能使英語教師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增強課程總體意識,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課程開發的能力,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最終,英語教師的自我效能感也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師是實現教材開發的決定性因素,教師作為教材開發的主體,其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這勢必也將影響著教材開發的廣度和深度。教師通過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增強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這些對教材開發都具有良好的反作用力。
三、調查研究
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研究者對于這一問題的調研展開,高職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困境也變得更為突出和明顯。曹冬梅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指出目前高職英語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存在著以下問題:師資結構不合理,職稱和學歷結構偏低;教師來源渠道單一,“雙師型”教師比例偏低;科研能力薄弱,協作反思不足;學校缺乏激勵機制,培訓內容流于形式等。教師教材開發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增強“雙師”素質,還是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與科研能力而言,都是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的。
(一)調查對象
針對教材開發這一問題,筆者對廣西區內4所高職院校共42位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職稱結構上,以講師居多,占76.5%,教師年齡集中在31-45歲。
(二)調查內容
參考國紅延的問卷內容,主要調查高職英語教師教材開發的能力,以及教材對教師語言運用能力、教學能力以及反思和科研能力的作用;目前高職英語教師對于教材使用和開發的實際情況;教材對教師的作用力以及教師對教材的需求以及需要改進的問題。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被調查的教師中,全部認為教師專業化發展非常有必要,其中65.7%的教師認為教材能夠促進自身的英語水平即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教材能促進教學能力提高”在百分比分布上呈現了不同,57.1%的教師選擇“同意”,8.1%的教師選擇了“完全同意”,也有少數教師(4.76%)認為教材使用并不能促進教學能力;“教材使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這一調查中,45.2%的教師選擇了“完全同意”,23.8%的教師選擇了“不同意”。
通過數據的整理,我們發現“教材對于教師語言能力的促進作用”這一模塊中超過半數的教師都選擇了“完全同意”或“同意”,由此可見教師基本認可教材使用能促進教師語言能力這一觀點,無論是在詞匯、語法、聽說能力、綜合運用方面等。66.3%的教師認為教材對于備課和授課非常有幫助。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師對目前使用的教材并不滿意(44.6%),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缺乏新意,以及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等。問卷同時也調查了教學反思以及教師合作能力的促進作用,有部分教師(33.9%)并不認為教材能促進反思習慣的養成。45.8%的教師認為教材的使用促進了教師間的合作學習。由此可見,當前高職英語教師主要的精力還是集中在語言能力和教學能力層面上,對于教學反思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并沒有進一步的深入,特別是對教材的使用過程進行反思以及相關的研究都沒有得到展開。
在“對教材的使用及開發”這一模塊的調查中,56.6%的教師會對教材中的語言點進行梳理;40%的教師“極少設計課堂活動”;68.4%的教師會對教材內容進行主動刪減;56.7%的教師會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包括聽力、語法、閱讀材料等;4.2%的教師愿意“改編教材并使用自編教材”;66.4%的教師極少或從不使用兩版以上的教材;58.6%的教師“考試命題會參考教材”。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師在教材的使用與開發上仍存在一些問題,使用多版教材會增加教師備課的工作量,但只使用一套教材則會使教師不能運用批判意識更好地對比和評判教材。教師并不太會主動地去改編或自編教材。同時,考試內容基于教材的程度到底多少為合理,也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內容。
由此可見,對于絕大多少高職英語教師而言,教材相關研究的意識還是不足的。盡管仍存在著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教材開發與使用能力的提高,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確實有促進作用,尤其體現在語言了能力和教學能力上。
四、解決途徑
(一)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教材編寫者對課程理念的把握和教學思想的呈現都是通過教材這一載體來實現的。教師在使用教材的時候,應該對教學目標、教學環節的安排、與教材聯系的反饋等有一個精準的把握。教材的組織和實施應該是基于合理的教學規劃,按照教學內容以及語言輸入和輸出的規律來完成。因此,作為高職英語教師,在使用教材的時候,首先要探究教材體現的語言學習規律。對教材中所呈現的語言現象和語言規則要做好講解,對于教材中的語言實踐活動,則要運用需求分析的原則并結合實際要求,有所取舍,利用教材去幫助學生創造虛擬語境,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促進語言習得。一套好的教材往往能體現當前學科前沿的理論和語言教學思想以及技能培養的方法。如何從大量語言素材中選擇其中一部分供學生學習,對于教材的編寫者和使用者來說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入選教材的材料通常需要進行仔細地分析,有些時候還要考慮到如何幫助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教材能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并提供資料支持,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無論是在編寫教材還是使用教材時,都不能忽略這一要素。
(二)優化教材開發的方式
盡管教師在教材編寫和開發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仍有大部分教師認為編寫教材與自己無關。而且許多教師也并不具備教材編寫的資源與能力,即使是校本教材的編寫對于他們而言也都是難事。然而,事實上,作為教材的第一使用者,教師對于實現教材的編寫,搭建知識傳遞的橋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教師應積極參與到教材開發與編寫中來,在條件不夠成熟之前,可以先以編寫校本教材為基礎,不斷摸索經驗,慢慢尋找最合適的方法和途徑。對于高職英語教師而言,要對教材進行多維度地開發,必須先研讀好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以此作為指導思想,并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有精準的把握,設計課堂教學內容。
教材開發的具體方式就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進行適當地補充和刪減。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時通常會強調教學內容和體系的適應性,教材的具體內容與所授課群體的需求難免會有所出入,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處理了。教材的刪減并不是漫無目的地刪減,它是為了使教材的體系更為完整和全面,是為了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貼近學生的生活,使教學內容更具備趣味性。當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所使用的教材中沒有體現時,教師則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教材各部分內容銜接并不是很流暢,或是教材所呈現的教學內容不足以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充分理解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對教材進行補充。
及時調整教材順序和教學進度是為了更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盡管許多教材的編寫是遵循從易到難的方式,但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可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對教材順序進行適當調整,對整個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規劃。這就需要教師要對教材十分熟悉,對整個教學班學習水平也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普及,教學課件與新的信息化平臺的構建、電子教學材料的補充,這些都是屬于電子化教材開發的范疇。根據課程要求和需要,在一定的教學思路指導下,以多媒體表現方式呈現的電子化教學材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信息化電子教材的制作能力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
(三)以科研和培訓促進教材開發與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學研究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教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作用于教學實踐,總結優秀的教學經驗,避免教學中出現的不足和問題,最終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提高科研自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做到常教常新,就必須一邊教學一邊做科研。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持續發展的保證。為了更好地實現教材開發,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到相關的科研教改項目中去,在科研探討的過程中,摸索適合自己本校或是適合自己實際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在與同行同事們共同探討的過程中,不斷自主合理地開發教學資源。在豐富自身課程知識的同時,培養課程意識,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和責任感,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育關系。作為教育管理機構或是校方,則應該盡可能地為教師提供教材開發的相關培訓。以豐富的形式幫助教師掌握教材開發的能力,并逐漸具備教材開發的條件,應大力鼓勵校本研修和校本教材的開發。
總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問題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教材開發與高職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一方面,教師對教材的開發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又能使教師更好地具備教材使用和開發能力。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應當積極探索,不斷提高教材開發能力,最終實現自身的教師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曉堂.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的若干問題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9(3)
[2]陳仕清.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新途徑[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2
[3]曹冬梅,張青蓮,李霓.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專業化發展探討[J].職教論壇,2013(11)
[4]國紅延,戰春燕.一項關于大學英語教材對教師專業發展作用的調查研究[J].外語界,2011(4)
[5]潘秋菊.論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師專業拓展與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接[J].高教論壇,2012(4)
[6]喬軍.推進校本教研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7
[7]王守仁.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5)
[8]夏紀梅.教材、學材、用材、研材——教師專業發展的寶貴資源[J]. 外語界,2008(1)
【作者簡介】覃 鍇(1983— ),男,壯族,廣西扶綏人,碩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