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坤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過去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社會的需要,這就迫切需要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與之相適應。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有人提出了“全員班主任”的教育教學模式。全員班主任,是在教學班中安排一位正班主任之后,把在教學第一線的任課教師都分到班級中擔任副班主任,并根據老師的特點進行分工,共同管理班級,形成全員管理、積極參與、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學校班級管理模式。
一直以來,我們雖在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但不可否認,學校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許多分歧。教師隊伍中存在一種看法:德育管理主要由班主任操作。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是老師最基本的工作。學校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地,也就是說學校工作包括教育和教學兩方面,學生在學校要學文化也要學做人。但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家長和學生看重的是成績,并不重視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
另外,由于社會的種種原因,父母對子女的過分寵愛和保護,讓教育工作者不敢對有錯誤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處罰,導致了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越來越困難。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下,班主任的工作任務也因此更為繁重,其壓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學校能根據實際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班級管理模式上實行“全員班主任”,讓任課教師適當適度地參與班主任工作,分擔責任,分擔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育教學管理。
一、全員班主任——“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力求對癥下藥
我國的傳統教育管理模式是一個班主任來管理一個班,班級四五十個學生,多的達七八十個學生,學生層次也有差異,要做到“一把鑰匙開幾十把鎖”并不太可能。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班主任管理一個班,這就很難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細致照顧和有效指導,但每個學生又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針對這一矛盾,許多學校并沒有很好地制定適應的措施,有些幼兒園和小學,雖設有副班主任,但也僅僅設立一位副班主任,這對學校實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全員班主任”之我見
最好能把所有科任教師調動起來,讓大家各盡其能,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參與班級管理的某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分開教育和管理。如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品行、興趣愛好等方向,分別由專業、特長不同的老師來擔任他們的班主任,這樣,教師就可以發揮自我優勢,有的放矢地對各類型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在教學工作中,筆者曾經遇到過一個紀律性較差的學生,他上文化課特別不專心,可他喜歡體育,在和他的一次交談中偶然得知這一情況后,筆者對他加以肯定,并鼓勵他往自己喜歡的方面發展。后來他一有機會就找筆者聊天,筆者也跟他講一些有關體育明星的成功事例,沒想到,他在課堂中不但能專心聽講,各科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全員班主任——合理分配教師工作,調動教師積極性
傳統的教育只有一名教師做班主任,任務重,壓力大。而一些科任老師沒能得到合理的安排使用,這不利于激發老師的積極性,“全員班主任”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多一個教師參與到班級管理,對班級的事務就可以掌握得更為細致,班級日常的管理工作量可以合理地進行分配,每個管理者感受到的就不是壓力,而是工作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當所有老師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時,這對于班級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是高效能的。
再次,全員班主任最大的好處就是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一個班主任注意不到的、管理不到的,其他班主任能及時發現并作出處理。
第四,教師能經常接觸學生,深入學生學習生活,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師生關系就會更和諧。學生增加了對教師的信任感,教師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這對改善緊張的師生關系,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老教師都有這樣的經驗,所謂調皮搗蛋的學生,你越是對他“嚴格”管理,他對你的感情就會越深,有感情了,就會聽你的話,學生聽話了,課就好上了,老師也就輕松了。
三、全員班主任——發揮教師的特長,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全員班主任中的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來擔任相應學生的班主任,學生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跟從相應的老師,所以老師能發揮所長,學生也能學有所獲。教師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大大增強,也就激發了他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大膽改革,求新創新,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四、全員班主任——教育針對性強,培養全新的社會人才
教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全員班主任是分模塊的教育模式,因而能真正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工作落到實處,讓科任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在德育里完成教學,這是有效的實踐模式。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自身發展到某一水平自然出現的,而是長時間綜合教育和環境影響的結果。向學生灌輸什么樣的倫理道德,培養怎么樣的社會人才,在全員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能通過各自的班主任加以培育。
“全員班主任”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它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使教師有充裕的教學教研空間,而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使教學教研工作變成了一種樂趣。全員班主任這一教學模式,在相同的班級,會因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培育的方向便有所不同,這樣培養出的人才就會多種多樣,符合當代社會各種人才的需求。
當然,“全員班主任”制度運用在具體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還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相關政策制度的支持,但是,只要是對學生有利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要在教學實踐中勇于嘗試,并不斷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