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榮
中職學校的學生入校時文化課程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并且對文化課與專業課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大部分學生對文化課特別是對數學課失去了興趣,這就使得中職學校的數學課更加難上。那么如何能改變這種局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生機勃勃、情趣橫生?要想打破這個局面,筆者就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幾點做法:
一、教師要上好開學第一節課
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非常重要,教師不要一進教室簡單自我介紹就開始上課。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的第一堂課都不會安排教學內容。學生的數學功底差,所以要以鼓勵為主,給學生“加油打氣”才是第一節課的主旋律,一方面介紹數學的重要性,一方面以微笑的方式傳達一種數學不是很難學的感覺給學生,讓他們相信在老師的引領下一定會把數學學好。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智力小題對學生的興趣加以提升,例如:數字猜成語游戲:“1256789——丟三落四……”;腦筋急轉彎:“諸葛用兵善設疑,誘惑敵人施巧計,每小時行軍十二里,每前進十里退二里,全程三十四里路,何時到達目的地?”……第一堂課上好了,課堂氣氛營造起來了,學生會對今后的課堂給予更多的期盼,這樣,有助于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教師可通過創設數學文化氛圍,充分向學生展示數學的作用、魅力以及數學這門學科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使學生從情感上真正領會數學的內涵與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受認識因素的影響,而且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最強烈、最深刻的情感,莫過于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這種愛不僅具有明確的社會目的性和穩定性的特征,同時,在教育教學中起著巨大的相互調節作用。它不僅能促進教師良好的心境的形成,激起對教育工作的高度熱情,而且能在教師積極熱情的教學形態中感化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使學生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并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內部動力。
在數學教學中,還應結合教材,挖掘其中富有獨創性的數學故事,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奧秘的好奇。同時,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課堂內容,設置一些具有懸念的問題,從問題答案的新奇、出乎意料出發,從而及時探明來由,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懸念”能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是激發學生對數學求知、好奇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一個巧妙問題的提出,一個出乎意料的課程引入,會讓學生的興趣大增,可以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對面前的真理感到驚奇,為人類的智慧感到驕傲,逐步對數學有興趣、有感情。
教師要主動去探尋學生內心世界。大多數中職生因為自身數學成績差,對數學學習也可能存在恐懼心理,或許存有自卑感。教師不僅在課堂內與學生進行交流,在課堂外也應與學生多進行交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既要解決學習方面的問題,也要關心學生生活方面的問題,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用愛心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進而由討厭上數學課逐漸變為愿意上數學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緩解學生對數學畏難的心理,使其對數學學習逐漸產生興趣。
三、結合專業要求,闡明數學的作用
中職生可能會有這樣的看法,中職學校畢業后會成為一名技術工人,學不學數學沒有關系。的確,社會上相當多的崗位,并不要求掌握太多的數學知識,但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數學既成為工作中一種工具,又成為訓練思維的有效方法。對中職生所學專業而言,數學知識的用途又非?,F實。如機械類專業,學生至少應掌握工件下料的劃線、加工作業點的定位計算等,這些計算問題必須用到三角函數、解析幾何等知識;電工電子類專業許多計算問題需用到向量、復數等工具;等等。結合專業與數學的關系,讓學生明了數學的作用和地位,能讓學生產生出學習數學的動力。
四、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1.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尤其對中職院校來說更多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風格,“以長促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數列時,向學生們講述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這不僅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更使得一部分學生通過對人物的理解實現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同時,多舉些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性例子,比如怎樣一筆畫下奧運五環,怎么畫正方體比較快。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興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
2.利用多媒體教學,加強直觀性。人的認識通常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具有圖、文、聲、像俱全的特點,因此在課堂上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興趣盎然,變“苦學”為“樂學”,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效果。
3.還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構建學習小組,讓他們學會合作討論,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樹立“我能行,我真棒”的信心。這不但使課堂生動有趣,而且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協調和相互競爭的品質得到了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個別差異,縮小兩極分化,有效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質量。
4.降低難度,分層教學,讓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興趣。雖然教學大綱規定了中職生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求,但筆者認為,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要按專業、學生基礎有所側重地教學。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要樹立“實用主義”思想,教學內容按專業要求夠用即可,對數學概念的教學方面要輕“形式”重“意義”,避免使學生陷入枯燥的形式學習中。
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職的學生雖然文化課基礎較差,但他們已具有高中的反應能力,只是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落后于他人,因此,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使他們走出困境、走向進步的關鍵,也是他們將來走上社會后終身學習的基礎。自學能力是學生按照學習規律,主動獲取知識、深刻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科學地組織學習活動的特殊本領,它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興趣的根本源泉,是使知識智能健全發展的造血功能,是職高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萊辛說過:“如果上帝一手拿著真理,一手拿著尋找真理的能力,任憑選擇一個的話,我寧要尋找真理的能力?!边@句話道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不應“授之以魚,以解一時之饑”,而應“授之以漁,使其終身受益”。葉圣陶老先生講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也決不僅是教師達到教學最佳境界,更重要的是這話體現了學生們渴求獲得自學能力的愿望。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興趣培養的橋頭堡。每個教師都要精心設計、把握好教學策略與方法,努力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獲得知識與幸福的源泉,更好地為專業課程服務。同時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靈活采取相應的方法圍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教學,才能充分提高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