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亞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程度,在我國歷史上前所未有;放眼人類歷史,其實踐創新力度,也是最為宏大而獨特的。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偉大時代,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學術繁榮提供了廣闊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此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比绾尾拍懿还钾撨@個時代,成為當今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面對的重要命題。直面這一重要命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地位由此凸顯。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不僅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為其有效發揮自身作用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間,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馬克思主義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辯證唯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一,是徹底的唯物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在指導著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在時代變遷中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如此,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誕生之日起一直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開辟著通向真理的道路。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真懂馬克思主義,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科學性、真理性,以其為指導,深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就能夠在揭示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真信馬克思主義,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實踐性、開放性,以其為指導回望歷史,就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黨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關鍵在于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其為指導面向未來,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就能夠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就能于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遷中辨明是非、看清本質、抵御謬論,將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動搖和堅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有機結合,以堅定的立場、積極的心態、開放的視野投身于創新理論、繁榮學術、豐富思想,在推動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中體現自身價值。
其次,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為誰著書、為誰立說,是為少數人服務還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深刻影響著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研究視野、投入程度與創新能力,決定著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品質和價值。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馬克思主義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不僅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其凝結的科學成果眼界廣闊、知識豐富、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個領域,涉及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軍事、黨建等各個方面,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力。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代以來,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道路和改革開放,取得不斷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成就,歸根結底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和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前,中華民族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這一歷史任務,更加需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形成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為這一偉大實踐提供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任務和價值體現。做到這一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在聚焦人民實踐創造中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以此煥發充沛熱情,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再次,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堅持問題導向是其鮮明特點。作為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走在時代發展的潮頭浪尖,為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提供了近距離聆聽時代聲音、及時回應時代呼喚的難得機遇。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當前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呈現、各類風險和挑戰不斷增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艱巨,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矛盾越大,問題越多,越要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這一新形勢下,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在如下五個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是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更好地發揮作用;二是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好地發揮作用;三是為提高改革決策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作用;四是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更好地發揮作用;五是為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更好地發揮作用??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不僅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需要,也為深入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提供了強大動力,在不辜負時代中拓展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