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聰
廣州市天榮中學
耐久跑能力是體育中考800/1000米跑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耐力跑教學和練習中,應注意培養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引導他們能夠正確而科學地鍛煉。
一、設計圖形練習
設計圖形練習是指通過不同的路線進行耐久跑的練習。利用不同的圖形設計,提高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蛇形跑、十字交叉跑、跑道序號跑、“8”字形跑等練習形式,也可以沿著籃球場邊線、罰球線;足球場以及校園道路、樓梯等路線,通過不同的變換路線,保持學生的新奇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練習的任務,提高耐久跑練習的效率。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有氧耐力為主。
二、變換隊伍排頭領跑練習
在練習變速跑發展速度耐力時,采取不斷變換隊伍排頭領跑法。如:可以按性別、身體素質分組,每組大約8-10人,以組為單位,按一路縱隊形式向前跑,先由一個排頭在前面領跑,等跑100-200米時,排尾的同學從隊伍的外側加速跑到隊伍的前面,當作新的排頭領跑,依此類推,直到每人輪換一遍為止,或通過不同的音樂來提醒更換排頭,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哨聲來提醒更換排頭等。這樣,每位同學都可以從排尾變成排頭,都有機會領跑隊伍。通過保持隊伍的不斷變化,讓學生減少耐久跑的枯燥乏味性。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練習興趣,同時又可以提高練習負荷。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有氧耐力為主。
三、定時定量練習
定時定量練習指規定時間完成規定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練習。如:200米練習跑,按照性別分組,根據不同身體素質分成4-5組,練習前教師按照每組學生的實力,設定不同的組別按照完成任務的時間(如利用80-85%的個人200米最好成績)來完成任務,隨著學生素質的提升,同時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步幅,也可以快速提高學生速度耐力。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無氧耐力為主。
四、變換環境練習
變換環境練習是指通過不斷變化練習環境。根據初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學生對同一事物或環境好奇心持續時間不長,這就要求體育教師不斷變換環境來刺激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同環境的變化也可以減輕學生意識上的疲勞。如:校園環境與運動場相結合。讓學生在耐久跑的過程中,每一次練習都能在經常變化的環境中進行,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注意力得到轉移,忘卻身體的勞累,這樣會使學生樂此不疲。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有氧耐力為主。
五、游戲比賽練習
課堂上,游戲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之一。如:貓抓老鼠游戲,劃定較大范圍的場地,按照性別分為兩組,在規定的時間里(如5分鐘/8分鐘),通過學生不斷的追逐“打鬧”,達到練習速度、耐力上提高等目的。這種練習形式既可以發展學生有氧耐力也可以發展學生無氧耐力。
六、男女混合練習
根據初三學生的不同素質,可以安排男女混合分組,這樣的練習形式對于男生1000米弱勢群體有很大促進作用。也可以在練習過程中可以讓實力相當的女生領跑男生,不僅可以讓女生有優越感,而且也會讓男生具有“緊迫感”,一定程度上促進男生中1000米弱勢群體保質保量完成練習任務。這種練習形式既可以發展學生有氧耐力也可以發展學生無氧耐力。
七、創設情境練習
上課前可以創設不同情境如突破叢林、穿越時空、打野戰等進行耐久跑練習。如:按照性別以及體質分組,每組8-10人,由組長帶領在校園里創設定向越野的路線“打點”,這樣學生按照要求在“打點”中完成耐力跑的任務,提高初三學生耐力跑的能力。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有氧耐力為主。
八、脈搏監控練習
脈搏監控練習指練習過程中,利用脈搏進行運動強度的監控。按照學生性別及體質分組,每組8-10人。在練習耐力跑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脈搏的多少來決定耐久跑練習間隙時間。如:耐力跑400米練習結束后進行10秒脈搏的監測,當心率均值下降到一定數值后進行下一組的練習,反復練習,保證一定運動的強度,可以較快增強耐力跑的能力。這種練習形式主要發展學生無氧耐力為主。
耐久跑能力是中考決勝的關鍵因素,通過以上幾種不同形式的耐久跑練習,基本上可以消除學生對耐久跑的畏懼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身體素質。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