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巧娜
【摘要】現代詩歌形式自由、內涵開放、手法獨特,是一種抒寫自我內心獨特感受的感染力極強的藝術形式。對于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的中學生來說,現代詩歌更符合他們強烈情感的表達、獨特個性的張揚、自由性情的抒發。是很符合中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文學藝術形式。
【關鍵詞】課外語文;現代詩歌;創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新課標的總目標:“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爆F代詩歌創作,就是組織運用語言,激發形象思維,運用想象與聯想,進行創造性表達的文學創作活動。
一、讀賞結合,品味現代詩歌
自由創作之前,要感知、記憶,所以,閱讀、背誦、品讀大量經典現代詩,記憶積累大量現代詩是前提,也符合美國心理學家奈瑟在《認識心理學》中提出的感知、記憶、控制和反應這一人的“認識過程”。
(一)誦讀經典
誦讀是詩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詩歌,包括現代詩歌的最本質特征——抒情性,強烈的情感。通過誦讀更能讓學生獲得最直接的感染和激勵。
結合中考范圍內詩歌名著,每周背誦指定篇數,規定背誦與自由背誦相結合。
舉行經典詩歌朗誦比賽,并錄制錄像,全班回放觀看,自我反思,改進提高。
(二)鑒賞品析
創設情境,品析詩歌。創設宜于現代詩歌賞析的情境,就是運用各種感官手段,營造有利于詩歌賞析的“有情之境”??梢酝ㄟ^音樂配合的觸動、語言感性的描述、直接可感的現代化多媒體的播放等手段達到,也可以聯系作者作品的相關背景材料,更可以聯系與學生相關的具體生活,感受相關情感經驗來獲得。
比如品析《雨巷》時,可以配以舒曼的《夢幻曲》,舒緩的節奏映襯出詩歌幽怨、悠長的氛圍;品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時可以配《二泉映月》,音樂使詩歌深沉與悲涼的感情基調完全流露了出來。
二、基本訓練,體味現代詩歌
我國當前的課程目標中,采取了與布魯姆的認知(智育、知識性)、情感(德育、美育、教育性)、行為技能(體育、思維方式發展)相類似的分類目標方式。把現代詩歌創作引入課堂,令“我的課堂我做主”,在現代詩歌創作的階梯性基本訓練中,孩子們卸下沉重的包袱,于自由自主、輕松活潑中獲取知識與技能。
(一)意緒轉化為意象
意緒轉化為意象的訓練,能更容易將內心抽象的感悟、認識或情感等轉化為一個個實在的意象;沒有形象(意象)便沒有文學,也就沒有詩歌。
參照古詩名句。借助意象表達情感,是古詩與現代詩共同的情感表達方式之一。把熟悉的古詩中的意象歸類,可以幫助我們感知現代詩歌意象中包含的意蘊與情感。
例:愁(情感)——春草,春雨,亂麻(意象)……
1.李煜: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2.馮延巳:柳絮
3.賀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二)填字訓練——培養關鍵詞的使用能力
把別人原詩中一些精彩或關鍵的詞語空出來,讓訓練者進行詞語還原,并在這個過程中感知這些詞語作用,逐漸建立一種詞語使用的詩性思維或詞語使用的敏銳度。示例:
在你頸際閃耀的是
我的 串成的
一條項鏈(《小宇宙I》)
原詩中應填“目光”,但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填的意象豐富多樣:殷切,祝福,記憶,真心……
(三)續寫訓練——訓練培養利用原有結構的能力
利用他人原作的部分語句來續上自己新添的語句,以成為意蘊和主題都不同的一種訓練方法。
示例:我的門像往常一樣
開著
……
學生續寫示例:《渴》
我的門像往常一樣
開著
滋潤的雨啊
你何時能夠落進來
續寫訓練,培養學生利用原有結構的能力,并且主題多元,激發了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四)仿寫訓練——培養初學者結構形式的使用能力
依據他人作品的句式、句數和結構來進行模仿。結合教材中的《繁星春水》《泰戈爾詩選》《現當代詩歌精選》等課文。
示例:《雪山的沉默》(白珊)——學生仿寫《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座雪山
我也應該用冰涼的語調控訴
這干澀枯萎的土地
這永遠呢喃著的萬物的嘆息
這悠悠飄過的風和云
和那來自太陽熾熱的火光……
——然后,我死了
冷酷堅硬化為濕潤清泠奔下山去
為什么最后我默默無聲
因為,我盼望土地上會鮮活的生命
仿寫既培養初學者對結構形式的使用能力,也能借助意象抒發初學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這儼然已是一種創作。
三、自由創作,玩味現代詩歌
現代詩歌自它誕生之日起,就打破了古典詩歌的固有形式和內容,在語言上追求自由舒放的散文美;在意象上,銳意于意象的創新。現代詩歌這種新的詩歌體制本身就體現著對傳統的創新,它美在獨特、富于個性。此外,它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所以,現代詩歌創作教學自然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大膽想象和有創意地表達,更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主題創作——規定主題,自由創作(師生同作)
學生作品示例1:毛纖纖《苦夜》
夜
從月宮里的桂枝頭上飄落下來
一只鳥,劃破天際
夜,七零八落
拾起一片
那是一位美麗女子對射日英雄的思念
那是淚
那是她寂寂深夜里無聲的呼喚
將這片夜疊成極淺的一縷芬芳
然后—讓它隨風蕩漾
蕩漾成一只小船
在她的夢中漸漂漸遠
學生作品示例2:毛偉《盼望》
望著你,我渴望
一枚硬幣在黑夜的空洞里
擲出第三面
教師示范自己的作品—《老樹》,講述自己創作經過,再引導學生感受詩美、領悟詩情,來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
(二)針對性修改
學生創作伊始,會出現許多普遍性的問題,比如意象的選擇、語言的表達、主題的深化等方面。那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修改,達到詩歌創作進一步提升的目的。
1.問題示例一:議論性語言轉化為描述性語言
今晚我再也不能與你在一起,
因為你離我而去;
你之所以離我而去,
因為你愛上了另一個人。
改—今晚你的春風
吹開了另一枝花
議論性語句所表達的意思與情感,借助“春風”與“另一枝花”兩個意象,描述出一個即視感很強的自然情境,卻能含蓄、準確而形象地表達出作者復雜難言的惆悵。
2.問題示例二:學生作品主題需要升華深化
例:《無夢的原因》
夢的草原上
匍匐著一群餓狼
夢一旦現身
就把它們吃個精光
—《無愛的原因》
婚姻的草原上
匍匐著七匹餓狼
愛一旦現身
它們就猛撲上來
連骨帶肉搶個精光
—《無德的原因》
中國的道德高地上
匍匐著七匹餓狼
道德一現身
它們就一哄而上
連骨帶肉吞個精光
詩歌的結構相似,但從單純的夢,到婚姻問題,到國家的道德現狀,主題升高得不僅僅是一個層次。
當然,現代詩歌的創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需要階梯式的教學方案,從而達到創作水平的螺旋式提升。在不斷提升中漸入佳境,細細品味、體味、玩味屬于現代詩歌創作的獨特滋味。
參考文獻
[1]譚德晶.現代詩歌理論與技巧[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