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要:公路路面施工質量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等方面,因此需要加強使用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首先應該從基礎技術層面進行把控,結合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保證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問題。本文對公路路面施工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對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公路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U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106-01
在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公路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隨著社會對交通運輸需求的增大,公路建設的施工質量是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現階段公路路面施工中,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從目前來看,很多公路路面通車后不久就面臨嚴重的破壞,導致公路的使用性能下降。長期以來,公路路面施工質量都是工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會造成項目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浪費,并且有損社會形象,因此在施工質量上急需有效的控制與管理。
1 公路路面施工的種類和質量問題分析
1.1 公路路面不同施工的種類
其一,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來說,在車流量相對較大的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施工比較多,此外在高山區公路上運用也比較普遍,水泥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強度和耐久性,對公路路面的穩定具有很好的效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以精確的數據信息為基礎,通過嚴格的放線測量、鋼模板的安放,確保公路路面的平整,在精確的測量和計算之后,使路面拱度符合施工的要求。除了鋼模板的安放外,還需要進行傳力桿的安裝,確保公路接縫之間的負荷能力。此外公路面層一般可以選用機械和人工兩種不同的攤鋪方法,在實際施工中以機械攤鋪為主,應該注意水泥混凝土在基層上的均勻程度。
其二,瀝青混凝土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進行路面施工,需要從路面的構造和環境,以及所處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最終確定瀝青材料的選用[1]。瀝青混凝土公路路面需要具備基本的抗滑性,在高溫環境下需要保持路面的穩定,低溫環境下需要具有抗裂性。在瀝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應該進行連貫性操作,這樣路面才能保持平整,因此瀝青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需要和路面攤鋪工作相符,避免造成攤鋪中斷影響施工質量。但是攤鋪工作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速度過快會有小坑和空洞的形成,這對路面的平整和密實都有較大影響。
1.2 公路路面施工質量存在的問題
其一,公路路面不平整。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路面施工不平整,尤其是一些低級的路面施工中,公路路面施工疏于管理,使得施工過程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督。其次從目前來看,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在長期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往往是根據自身的經驗,沒有充分了解公路施工路段的環境和條件,使得施工缺乏針對性。另外施工過程中鋪設設備問題也是造成公路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從整體上來看,公路路面不平整的現象在山區路段體現的尤為明顯,還有就是在有坡度的路段,這種狀況也時有發生。除此之外,造成路面不平整的原因還體現在施工技術上,以下幾個技術是影響的主要因素:(1)路基填料和壓實度。路基填料中的成分較復雜,穩定性也不容易把控,如果不加處理就直接運用,會影響路基的性能和壓實度;(2)路基部分下沉。在回填過程中沒有達到回填的標準,容易造成路基局部下沉的現象;(3)瀝青混合料的配比。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瀝青混合料的配比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路面的平整度,油石含量多則路面面層容易起包,遇到高溫氣候路面會留下車轍,但是油石含量小路面容易松散,導致坑槽的產生。
其二,公路路面溝槽回填問題。在面對一些地區路面溝槽回填的施工中,有的施工部門對溝槽回填沒有進行規范操作,這就對公路路面施工的質量埋下了隱患。在公路路面施工完成后,通車不久在原來溝槽部位就逐漸出現沉陷的情況[2]。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該提高施工部門領導對施工質量的重視,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地形的施工中,相關部門應該對施工進程進行規范性操作,要嚴格遵照國家的規定,杜絕偷工減料和敷衍的行為,確保公路路面質量符合國家要求。
2 公路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2.1 加強人員、設備、材料的控制與管理
施工人員是公路路面施工中的主體,對人員進行合理配置,才能保證公路路面施工正常開展。由于公路路面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人員比較多,所以在施工現場應該做到合理安排,在保障施工人員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施工質量和進度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對施工人員分配上,應該做到科學有效,保證施工過程中各個崗位都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針對一些特殊崗位,需要匹配專業的人才,使質量問題和事故風險降到最低。
隨著社會對公路路面施工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公路路面施工中需要運用先進的設備,通過合理的選擇和操作,使施工高質量進行。在設備的選擇上,施工部門需要結合設備的投入和運行成本,再對設備的性能以及工作效率進行評判,盡量挑選符合自身施工的機械設備,以實現高效率的使用。此外在設備使用之余,應該多注意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以保證設備的運行效果,避免對公路路面施工造成影響。
材料的選擇也是施工質量的有力保障,通常情況下,施工部門為了節約運輸成本,習慣采用施工當地的材料[3]。然而公路路面施工材料種類較多,不同材料對不同地區的環境適應性不一樣。因此施工部門應該對施工路段的地質狀況進行勘察,在充分分析之后選擇最符合施工路段環境的材料進行實驗,確保實驗結果滿足施工設計的標準。
2.2 加強施工工藝流程的控制與管理
在對基礎材料進行選定之后,需要在工藝流程上對材料進行科學的運用,首先應該對公路路面施工的每個環節進行統籌管理,這樣才能有效利用施工材料,并根據施工過程中進度與方式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材料的使用。其次在施工材料的運用中,應該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并且施工材料的配比需要完全按照國家標準嚴格執行,通過定期的審查和實驗,使材料的真實性和配比度都符合施工要求。
要保證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在材料進場的過程中需要加以控制和管理,針對不同材料的性能和施工要求,在材料運輸到攤鋪設備過程中,需要保證調度順利進行,使材料發揮出最佳效果。另外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路段的地質和環境進行測量,準確地計算出施工材料的用量,在經過實地測量之后,統計出橫斷面積的總量,為攤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最后在施工結束時,需要對施工現場的效果進行嚴格的驗收,使施工符合標準。
2.3 加強施工技術的控制與管理
在實際公路路面的施工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的地質情況出現,因此應該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面對突發狀況能夠隨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不同路段路基的土層厚薄不一,不同地區的氣候差別也比較大,而且變化出現的頻率和復雜性也不同[4]。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從實際施工中逐漸積累經驗,制定出相關的施工計劃,做到應對自如。
攤鋪是公路路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施工材料通過混合配比,在攤鋪后水分流失比較快,會造成施工材料過于粘稠,使得公路路面的延展性降低。針對這一現象,需要提高混合材料攪拌和混合的效率,避免出現硬化的情況,在充分保證性能的基礎上,使水分流失降到最低。最后在施工初步完成后需要進行濕養工作,對整個路面實行覆蓋養濕,以提升路面基層的強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路面施工質量是一項關系到民生的工程,需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從施工人員、設備、和材料選擇開始,加強在工藝流程和施工技術上的監督和改進,真正實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從而有效提升公路路面施工質量,促進運輸能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翔,焦倓,聶志紅,宋曉東.基于地統計學的路基連續壓實均勻性評價[J].巖土力學,2016(12).
[2]陳海波.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要素及公路工程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6).
[3]顧燕霞.芻議公路工程中路面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J].中國建材科技,2015(S1).
[4]唐明星.道路施工中土基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