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敏
【摘要】語文學習究其本源是個習慣的問題,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也很難學好語文。教育家葉圣陶說:“語文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適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應該要在小學時期進行培養。通過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教師們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抓起。本文就從培養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以及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入手,著重調查現今低年級小學生所突顯的不良語文學習習慣并力求尋找培養低年級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學習的空間,促使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
【關鍵詞】一年級;語文學習習慣;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原因
(一)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利于能力的轉化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本身不是知識,也不是能力,但它卻是獲取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課本上的知識不是能直接運用與實踐的,在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這種轉化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可以自覺地、有興趣地去學習。比起被強制被逼迫,自主學習是很有優勢的。起初是我們造成的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了我們。優秀也是一種習慣。所以我們要早點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三)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意義
當今,我們都在提倡素質教育,我們希望把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作為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這也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新課標也要求我們努力培養學生們優秀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
一年級兒童與學前兒童還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以自我為中心,做事不考慮別人;活潑可愛,模仿能力很強;好奇心強,容易對很多事情產生興趣……這些特點都對他們的學習產生影響。
(一)注意的特點
一年級的兒童還不能很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他們的注意范圍很小,所以不能叫他們同時做一些事情。比如很多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們邊聽講邊抄寫,但是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讓兒童聽講,等兒童聽懂了,再讓他們抄寫;而且一年級兒童的注意不集中,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吸引。比如自己的新衣服,同桌的新鉛筆都可以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而且如果教師講課過程節奏速度不適當或者內容不當,都會造成兒童注意分散。所以老師們要注意自己的講課速度與難度,這樣兒童的注意才能迅速發展起來。
(二)記憶的特點
記憶范圍很小,因為兒童還不能很好地組織自己的記憶活動,也不能適當地運用識記的方法。所以不能一次性記住很多東西。但是意義識記的能力也正在發展,對于已經理解的教材,能夠通過邏輯加工來進行識記。如:按偏旁部首歸類來識記生字等。形象記憶在一年級兒童記憶中還占重要地位。因此,教學中仍然要多運用直觀方法來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思維的特點
兒童思維水平仍是非常低的,思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差,思維過程往往依靠表象,很少聯系的教材。而且思維沒有邏輯性缺少目的性,所以思考問題時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以致偏離原來的目標。所以老師們在向他們提出學習任務后,還需要不斷提醒,及時給予幫助。
三、低年級小學生不良語文學習習慣
(一)不喜歡課前預習
大部分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喜歡課前預習。一方面是剛剛進入小學,還沒有這樣的習慣;其次是教師也沒有進行嚴格的要求;再次是當今低年級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高。
(二)上課不認真聽講
學生專心的習慣還不夠理想。低年級的小朋友們對一些音樂、美術、體育類的課程比較有興趣,而對語文課程就不夠有積極性,因此容易走神。
(三)不愿意思考
只有小部分學生會舉手發表自己的觀點,大多數學生都不愿參與討論;還有很多只會人云亦云,根本沒有自己動腦的想法。
(四)完成任務粗心大意
低年級學生中,很多小朋友沒有看清就寫;有些屬于書寫不夠認真。還有一些學生寫完就了事,自己不會主動修改,總是把任務推給老師。
四、如何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激發興趣
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引導和啟發好學生,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養成此種學習習慣,使學生自覺做到“我要干”,而非“要我干”。
(二)注重點滴積累
習慣的養成要從點滴抓起,日積月累。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積累需時刻貫穿于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當中,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明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為他們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空間,最終達到人類文化素質的整體提高。
(三)注重發揮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習《我多想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二課)這篇課文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老師可以首先示范誦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們在聽的同時想象一下老師所讀的內容,孩子們腦海中立刻就勾勒出一幅小河以前的“美”景,并爭先恐后地描述著它的“美”:一條美麗的小河,小魚在清澈的河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藍天白云下,一群小孩子快樂地放著五顏六色的風箏,然后又讓孩子們用同上方法去想象“被人類破壞后骯臟的小河的現狀”;接著將“小作者發明電子魚和電子飛行器來拯救小河,讓小河恢復‘以前的美的愿望”引導給孩子們,他們也和小作者一樣地想著創造可以讓小河“美景重現”的小發明。在這堂課的學習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這將極大地引發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
附 注
本文為南昌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課題“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方法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個人16—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