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
【摘 要】本文針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傳統理論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立足于工作過程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教學流程,并從豐富教學資源、建立專門教學場所、優化教學內容體系等方面提出立足于工作過程的理實結合一體教學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中的實施措施。
【關鍵詞】工作過程 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 理實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162-02
一、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傳統理論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
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傳統理論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一味地“灌溉”,更多地考慮有多少時間就講多少的內容,很少考慮學生是否能“消化與吸收”?,F在所應用的多媒體教學,實際上是把原先板書的內容通過演示的方式加以傳授給學生,雖然改變了教學方式,但是“換湯不換藥”,本質上沒有變化,最主要的問題是學生在課堂上難以見到實物(零部件總成),只能通過一些實物圖片對教學內容形成一些模糊的認識。又或者教師在講授了若干次理論課之后,才安排一次實訓課,其實實訓課也只是讓學生走馬觀花,嚴重缺少與實踐環節的結合。在理論指導過程當中,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往往當理論課程結課之后,學生依舊無法分辨哪些知識點對自身專業有益,更加不懂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將會需要用到哪些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巧。
以汽車底盤電控技術這門課程其中一個知識內容來說,例如,講解自動變速器各個擋位的力矩傳遞路線,僅僅在理論課堂上講解先是哪個換擋電磁閥工作,之后到哪個元件充油建立油壓,然后再到哪個元件把力矩傳給哪個元件等等,對于初學者的學生來說,沒有實物對照,只靠想象來學習是相當吃力的,甚至不能理解。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更加明顯看到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專業課喪失了學習興趣,甚至對整個專業失去了信心。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和流程
(一)立足于工作過程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立足工作過程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將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實際生產一線的工作崗位相結合起來,一方面把學習理論知識放到實踐過程中去,另一方面把理論知識貫穿到學習職業技能(操作技能)中去,相輔相成,使理論與實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模式。立足于工作過程中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提倡以實操學習為主導,利用專業理論知識指導技能的學習,解釋動作要領、剖析操作規范的實質,在技能訓練(實操)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掌握理論知識,讓學生做到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真正打通學習的“任督二脈”,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己在實踐中的操作技能。
(二)立足于工作過程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教師對教學目標中所涉及的內容結合實際的工作崗位,邊講解邊演示(操作),通過對教學實物、模型、實際操作的演示和多媒體課件等內容的展示,把抽象無趣的學習內容變成看得懂、容易做、能理解的東西,使學生達在實物進行操作的同時理解理論知識的效果。如此一來,使學生既了解了其表象,又認識了其本質,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加深了對專業理論知識理解。
項目實際操作要求主要是為了講解知識點以及演示相關內容,從而針對性地去設計實訓項目,做好實訓項目的組織工作,并且讓學生清楚了解實操的任務時限和具體要求,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整個實際操作的全過程。實訓內容可以是汽車相關零部件結構總成的特稱觀察、零部件的正確拆裝,零部件總成解體后的檢測(檢驗)項目和其正確拆裝以及相關測試。實際操作可以采取小組制方式,使學生之間加強交流,相互促進,也可以采取個人制,讓學生按照不同的理解去進行學習,教師對于學生在實際操作當中所出現的問題應更多地給予思考方面的引導,必要時可加以提示,并能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
各小組相互評價、小組總結交流、教師抽查考試以及教師點評等四個環節。通過各小組相互評價,通過相互評價來促進團隊意識,加強小組間的成員聯系,促進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通過教師的隨機抽查考試,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形成對相應技能的認識和領會,也同時提高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學習方式。
(三)立足于工作過程的理實結合一體教學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中的實施
1.豐富教學資源。為了更好地學習汽車底盤電控技術這門課程,學校需要配備豐富教學的資源,如自動變速器總成及試驗臺架、ABS總成及試驗臺架、電控懸架總成及試驗臺架、汽車整車、診斷儀器等臺套數充足的教學設備。同時,還須配備相應的視頻、動畫作為輔助教學,如果擁有豐富的第一手教學資源,可以讓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及零部件原理通過PPT演示或者動畫演示加以直觀展示,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專業知識,進而規范操作技能。
2.建立專門的理實結合一體化的教學場所。因為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是與實際工作崗位是聯系相當緊密的課程,所以需要組建理實一體化的教室,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目的。理實一體專用教室是將實訓場地、教室、模擬工作場所三者融為一體,使教學與實際工作相緊密結合的場所,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情景教學的氛圍,在不斷的實際教學當中學習到相對應的技能。
3.優化教學內容體系,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組合,按照“以理論實際相結合,能提高能力為目的,以職業未來需求為主要方向,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總體設計要求,兼顧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未來需求,優化教學內容體系,進行學習課題有效分解。具體操作的方式如下:第一步,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目標以及任務,將知識點分解成為聯系明確的模塊,環環相扣;第二步,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學習和專業化操作訓練,在不斷的訓練中提升自我;第三步,教師對學生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困惑及問題,使用專業知識理論進行詮釋和演示,使學生懂得來龍去脈,從而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體系與實際的實踐操作有機結合。以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的“學習情境一汽車電控自動變速器結構與檢修”這一部分內容為例。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包括:任務一電控自動變速器概述;任務二液力變矩器結構與維修;任務三齒輪變速機構結構及檢修;任務四控制系統結構與檢修。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汽車維修企業工作崗位的實際維修來將這部分內容分成兩個教學模塊,模塊一:對汽車的液力變矩器、齒輪變速機構和控制系統結構同時也跟著一起進行拆裝。模塊二:對于齒輪變速機構檢修和控制系統檢修的知識點,采用錄像(視頻)教學和教師輔助的方法,并給學生發放相應的工作單,讓學生根據錄像(視頻)自行對實物進行操作檢測,并填寫完整相應的工作單,最終要完成各小組相互評價、小組總結交流、教師抽查考試以及教師點評等環節的教學內容。
4.在操作與評價的基礎上提高技能與強化知識體系。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體輔導或者集體指導,在指導的過程當中,讓學生通過反復實踐,對知識體系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學生是否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聯系,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扎實的知識,增強自身的技能。
5.與實際接軌,整車教學。在汽車維修的實際工作崗位上,見到的都是一輛輛的汽車,并沒有單獨只見到某一總成;因此,需要結合實踐到汽車整車上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目標,要求教師組織學生到汽車整車實訓室進行實體教學,通過這種現場教學的方式,來讓學生對汽車整體零部件的安裝位置以及關聯增加了一種感性的認知,并且根據教師提供的專業維修手冊以及電路圖進行部件拆裝,檢測,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幫助了學生對于車輛上的實際部件工作原理的理解,不但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并且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教學中,應根據實際崗位需求進行針對性、直觀性的理論與實操教學相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與實際相結合,使理論教學更為直觀。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大幅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在零部件總成技能操作的學習中同時穿插有汽車整車技能操作的學習,并且結合診斷儀器和工作單來完成學習任務,對汽車整車故障的診斷、排除初步形成一定的維修思路,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基礎。當然,在教學中也有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如重練輕學,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出現一種倒置本末的現象,將實際操作置于學習理論之上,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及時加以引導,說明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實際操作既是應用理論知識,也是深入理解并體現理論知識的一種形式。
【參考文獻】
[1]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與實踐——以電子電器專業主干課程《微波爐原理與維修技術》為例[J].高教高職研究,2013(34)
[2]姜大源,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張軍.就業為導向的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5(10)
[4]葛文芹,謝衛東.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網絡基礎課上的應用[J].機械職業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