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斌山
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宣傳科,甘肅蘭州 730010
摘 要 消防安全作為社會公共安全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消防新聞主要有會議新聞、時事新聞、專題新聞等。新媒體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是利用網絡媒體對新聞進行報道。文章主要分析了消防新聞的特點和新媒體報道的特點,旨在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對消防新聞進行報道,正確引導輿論導向,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降低火災的發生率。
關鍵詞 新媒體;消防新聞;開發分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9-0047-02
新媒體是相較于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雜志而言。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交互性強等特點。而在當今網絡管理有待加強的情況下,這些特點往往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消防安全作為社會公共安全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突發性火災事故更是輿論熱點話題。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報道消防新聞是許多新聞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消防新聞的特點和新媒體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提出了幾點新媒體下消防新聞報道的意見。
1 消防新聞報道的特點
消防新聞作為消防工作的重要部分,通過對消防事件的及時報道,能正確引導輿論導向。提高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普及消防知識,預防火災的發生,對于發生火災后的自救及救援提供一定的指導。而消防新聞報道也具有和一般新聞報道不同的一些特點。
(1)專業性。消防新聞報道除了具有一般新聞的特點外,還應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而媒體對于消防事故的報道往往只是針對突發性火災的報道,而且也僅僅是對火災事件本事的報道,對于火災發生的原因,造成的損失,后期的救援安置情況等等報道的不夠專業和詳細。而往往這些才是最應該報道的,因為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避免以后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給人們以警醒的作用。造成的損失和后期的救援安置工作關系著受災群眾的切身利益。
造成一類現象的原因一是部分媒體對于消防安全問題認識不足,而主要原因則是媒體對于消防安全問題不夠專業,因此,媒體應該聯合消防工作人員,對消防事故進行報道。首先,由于火災現場的封鎖,一般只有消防人員可以進入,消防一線的工作人員通過配備的相關照相攝影設備,掌握著事故發生救援原始資料。其次,消防人員對于消防安全事故具有相當的專業性,對于事故原因分析,人員救援方案,財產損失挽救等等有著專業且豐富的經驗。
(2)準確性。消防安全工作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自身安全和經濟利益。對于消防新聞報道尤其是突發性火災的報道應當及時準確。因為火災事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輿論熱點性,人民群眾對其關注度高。媒體在報道時不可為了博眼球,一味地渲染火勢的兇猛和損失的慘重等,造成民眾恐慌心理。也不可一味地宣傳消防官兵如何英勇救人,領導如何指揮有方。新聞媒體在報道消防新聞時要準確、恰當。并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
(3)連續性。消防新聞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火災事故本身,但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卻是火災發生的原因,而真正需要大量工作的是火災后的救援等。因此在對于火災事故進行報道時不可只是對于事故本身進行報道即可,要對于事故的后續進行跟蹤報道。并于消防人員進行合作,對于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損失、后期救援安置問題等等給出一個專業的、全面的報道,給民眾一個正確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新聞報道。
(4)宣傳性。消防新聞除了最能引起輿論關注的火災事故本身外,還有消防常識的宣傳,消防人員的工作介紹等等科普宣傳的報道。這些宣傳科普工作不如其他的娛樂新聞、民生新聞、經濟新聞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水火無情,對于火災的發生應該以預防為主,而平時的宣傳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消防安全意思,并科普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即使在發生火災時,民眾也可以有基本的自救常識。
2 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是相較于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雜志而言。其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是利用網絡媒體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擴散性快,受眾更廣,交互性更強等特點。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其載體較多,包括微博、微信、播客等。擴散性更快,互聯網的便捷使得網絡信息迅速傳播,信息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呈現爆發式的擴散傳播,而消防報道尤其是消防事故的報道,伴隨著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更能成為輿論熱點,傳播速度更快。而網絡的開放性極大,受眾又很廣,人們自由地在網絡上發表言論,導致經常出現一些謠言,尤其是對于火災事故的損失及人員傷亡經常會有一些夸大其詞的說法,而對于消防人員的工作也會有一些誤導性的輿論,在人民群眾中形成極壞的影響。
在當今網絡環境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新媒體的這些缺點不可避免,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利用這些特點,規避掉其缺點,使其更好的為新聞報道服務。當然只要新聞工作者利用得好,新媒體的這些特點也不全是缺點,也能成為優點。
3 新媒體在消防新聞報道中的應用
當今社會,網絡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更具優勢。因此如何將新媒體有效地利用在消防新聞報道中也成了新聞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下面從消防新聞報道在新媒體中可能遇到的幾點問題加以分析,希望能為新媒體在消防新聞報道中的應用提供一點參考意見。
(1)快速報道。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新媒體的信息往往呈現爆炸式傳播,但是又由于當今網絡環境的管理還有待加強,所以網絡上經常謠言四起,網民對于看到的消息不辨真假,任意傳播,在發布言論時不假思索,而往往謠言都危言聳聽,能夠博人眼球,挑起大眾的觀看欲望。因此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往往謠言滿天飛,且總是在真相之前,因此不停有人出來辟謠。而謠言一旦形成,即使辟謠,民眾也會持有懷疑態度,真相到底是怎樣的,辟謠是不是粉飾太平。因此,在發生火災事故時,應該在各大網站上開辟專欄,消防部門新聞發言人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在各大主要網站上開辟專欄,及時發布正確的新聞信息及救援情況,杜絕一切謠言傳播的可能性。
(2)交互問答。網絡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平臺,民眾也有權利了解火災事故及救援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因此,消防部門新聞發言人還應利用網絡這一交互平臺,及時回答網友的提問,真誠準確地解答民眾的疑惑,安撫公眾情緒,在搶救人民損失的同時也要做到人文關懷,盡量將火災事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而交互問答也是新聞報道的一個非常值得推廣的形式,可以使民眾對新聞事件有參與感,且在正確的引導下的一個參與,可以及時進行答疑解惑,避免一些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傳播謠言。
(3)后續報道。新媒體的受眾主要還是年輕人占多數,而年輕人更具有社會責任感,且易于被煽動,因此對于火災報道一定要真實準確。而年輕人對于火災事故原因的分析,火災引起的損失和后期的救援安置工作更為關注。因此網絡媒體在對火災事故進行新聞報道時,要著重分析火災發生的原因,火災的損失和后期救援安置工作等等。要做到火災原因分析深入可信,損失統計真實準確,后期救援活動快速有效。這些也是新聞工作者和消防工作人員及政府工作人員真正應該重視的,災難已經發生,只有盡量地降低人民群眾的損失,做好救援工作才是主要的,而如何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也應是消防工作者和媒體工作者應該思考報道的。
(4)科普宣傳。消防新聞除了最能引起輿論關注的火災事故本身外,還有消防常識的宣傳,消防人員的工作介紹等等科普宣傳的報道。而新媒體的受眾面廣,對于宣傳報道十分有利,因此新聞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對消防常識等進行科普宣傳。對于消防知識的科普宣傳要做到簡單易懂,圖文并茂,具有可讀性,讓受眾易于接受,這樣才能起到宣傳作用,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率。
4 結論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新媒體也是如此。如今社會網絡化已經非常普遍,新媒體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新聞傳播媒體。因此,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認識新媒體的特點,合理地利用新媒體,將消防新聞報道以更快捷、更專業、更全面、更真實的形式報道給大眾。而對于使用新媒體報道中產生的一些問題,也應該及時解決,不斷完善新媒體平臺,確保在新媒體環境中消防新聞報道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而隨著網絡環境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新聞工作者的不斷摸索、探究,相信新媒體的快捷和交互性強等特點會給新聞報道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參考文獻
[1]范建紅.新媒體環境下消防新聞報道資源開發芻議[J].傳媒論壇,2016(10):89-90.
[2]陸超.網絡媒體語境下消防新聞報道研究[J].中國報業,2014(16):26-27.
[3]路用全.網絡媒體語境下消防新聞報道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6):76.
[4]吳鋼.網絡媒體語境下如何做好消防新聞報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