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麗
【摘要】本文以課文《從現在開始》教學為例,對比分析了教師第一次試教和改進教學策略之后的教學成效,論述了開展“減負、高效”課例研討應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學方法要靈活,還要有高效的學法指導,實現扎實、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二年級 減負高效 從現在開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A-0063-02
有人認為減負與高效是一組平行線,減負就是減效。“減負容易高效難”,這也是許多教師的切身體會。“減負、高效”實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是“減負、高效”的根本,也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在學校開展的“減負、高效”課例研討活動中,我校語文年級組經歷了“試教—年級組備課、研究改進策略—再上課—反思、評課”的過程,思考頗多。現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從現在開始》教學為例,談談筆者對于如何構建扎實、高效課堂的粗淺看法。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是“高效”的前提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語文課堂找準教學的起點,整體把握本體目標,深入領悟學段目標,準確定位課時目標是“高效”的前提。語文年級組第一次試教課文《從現在開始》時,設置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第1、2自然段,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詞,并感情朗讀。
第一次試教過后,語文年級組教師們發現這一教學目標設定較籠統,指導性不強,沒能準確地反映出第一課時的任務,只體現了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缺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設定。一節課下來,感覺教師說得多,學法指導少,學生真正能靜下心來動筆寫、用心領悟的時間少。為此,語文年級組員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進行了如下修改。
1.會認“之”等9個生字,寫好“現、期、輪、路”等4個左右結構的字。
2.學習默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多種方式理解“神氣極了、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詞,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初步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
這樣的目標設定更清晰,更符合第一課時的特點,教師再次上課時,基本能達成以上目標。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是“高效”的關鍵
(一)懂得取舍,把時間還給學生
第一次試教時,語文年級組設計第1自然段教學如下。
1.師:現在,我們的森林大會要開始了!你們期待嗎?請在胸前貼上自己喜愛的動物的彩色圖片。(教師在胸前貼上“獅子王”的圖片)
2.師(獅子):小動物們,今天,我獅子大王召集你們來,要找個動物接替我的王位。你們誰能勝任“萬獸之王”啊?
3.師(獅子):這就是我的決定。
(課件出示:“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
4.師:誰來扮演“萬獸之王”給大家宣布這個決定呢?先自己練習一下。
(指名讀。師指導模仿帝王口氣,讀出至高無上的威嚴感;生齊讀)
這樣的教學,從課堂效果來看,教師的語言較瑣碎,情境的創設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并沒有能夠入情入境,還比較耗時。經過商討后,語文組發現其實第1自然段的內容易于理解,很適合以讀代講。為此,我們簡化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思路,如下。
1.師:現在,我們的森林大會要開始了!你們期待嗎?
2.師: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他是怎么宣布這個決定的?請大家練習讀一讀獅子大王的話,等會兒請你們來扮演獅子大王宣布這個決定。
3.師(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的語氣,看他的表情和動作,待會兒請你評一評,他像不像獅子大王。(模仿帝王口氣,讀出至高無上的感覺)
再一次上課時,教師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學,直奔主題,一句“其他同學注意聽他的語氣,看他的表情和動作,待會兒請你評一評,他像不像獅子大王”,實現對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指導。
(二)教法靈活,激發學習主動性
為了達成這一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在第2自然段內容的教學設計中,語文組將以重點詞語為抓手,在理解“神氣極了”“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詞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中實現與閱讀材料的深入對話,在想象童話人物的神態、動作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初步體會童話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對于品讀詞語“議論紛紛”“叫苦連天”,一開始語文組的教學設計如下。
1.師:小動物們,聽了貓頭鷹的話,你們有什么煩惱嗎?(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談煩惱)
2.師:像剛才這樣,你們也說我也說,大家說個不停,這就叫做——議論紛紛。
3.(課件出示句子)師(引讀):“大家聽了議論紛紛,可是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天天熬夜”。
4.師:什么叫“熬夜”?一個星期七天,天天熬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5.師:瞧你們剛才,有說怕黑的,有說困的,有說不好玩的……一大堆的煩惱和難過,這就叫——叫苦連天。
這樣的設計,雖然讓學生理解了“議論紛紛”“叫苦連天”這兩個詞的意思,但是理解詞語的方法相同,都是先創設情境,發揮想象,再總結概括,教學方法單一,而且從課堂效果看,教師的語言比較瑣碎,牽著學生走,學生學習情緒不高,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此,語文組對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如下修改。
1.師: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動物,聽了貓頭鷹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談,指名說,在學生的發言中相機理解“熬夜”,同桌互相說。)
2.師:像剛才這樣,你也說我也說,大家說個不停,這就叫做——議論紛紛。
3.師(引讀):可是大家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個星期下來,動物們都——叫苦連天。
4.師:什么叫“叫苦連天”,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不斷地叫苦)?你是怎么叫苦連天的?(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在想象中理解)
對“議論紛紛”一詞的教學,教師先創設情境發揮想象,再總結概括;而對“叫苦連天”一詞的理解和品讀,教師則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后創設情境進一步理解,讓學生自主理解、想象、品讀,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三、學法指導,是“高效”的保障
小學低年段語文課教學以識字、寫字教學為主。課內高效地解決了學生寫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到“減負”。對于寫字教學,一開始語文組的教學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讀。
2.學生觀察、思考:你要提醒大家寫好哪個字?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跟寫,展示“現、輪”二字,互評。
4.生完成生字作業。
在教寫生字前,教師先讓學生們自己看書,提示學生留意本課生字,而不是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說到哪些字,教師就教寫哪些字。教學沒有突出重點,沒有引導學生們找規律,學生們匆忙地寫下三個字就下課了,教師來不及展示和評價。整個寫字教學只花了五分鐘時間,教學不扎實,沒有體現低年段的教學重點,課堂低效。針對這一突出問題,語文組重新設計和調整了寫字的教學環節,把它放在認識生字之后進行,具體如下。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生字能讀好了,對于要寫的字也能寫好嗎?
2.(課件出示“現、期、輪、路”)
師: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字的結構,你有什么發現?
3.師:這節課我們先來學寫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有三個方面是要注意的,分別是一看寬窄,二看高低,三看筆畫(課件出示要求),請談談你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談發現:三個字左窄右寬,“期”字左右相當,“現”“期”“輪”字有穿插的筆畫,“路”字要互相謙讓)
4.教師重點范寫“輪”字。(提示車字旁的筆順)
5.師: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把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各寫兩次。
(師講評,指導學生根據要求來點評)
這樣教學,把寫字環節教學調整到識字教學后面,使得識字和寫字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打斷學生們對課文情感的體驗。此外,新的寫字教學設計突出了重點,突顯了規律性。本次課重點指導寫好“現、期、輪、路”四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教師先引導學生發現這四個字的相同點,即左右結構,再有意識地引導發現如何把這四個字寫得規范又美觀。對于左右結構生字的書寫規律,學生并不陌生,在復習過程中教師用課件出示方法:一看寬窄,二看高低,三看筆畫,更突出方法的指導性。教學中,教師只范寫兩個字,對于“現”字,在開課板書課題時,就有意識地點撥“王”字旁的寫法;“輪”字的車字旁是學生初次接觸到的,作為寫字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范寫時重點指導“車”字作為部首和獨體字在筆順和筆畫的異同。而“期、路”兩個字,學生根據寫字方法自己練習,觸類旁通,寫的時間更充分了。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寫字方法進行評價,評價更有針對性。這樣舉一反三的寫字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更突出重點,更扎實、更高效。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減負的有效途徑,課堂效率提高了,把問題和難點解決在課堂上,教師在課下也就無需布置大量的作業與練習,從而釋放了學生課下的時間和空間,真正做到減負,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