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燕
【摘要】本文闡述了廣西推動貫徹落實《指南》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頂層設計,為貫徹《指南》提供政策保障;試點先行,積極開展實驗探索;創新幫扶方式,推動薄弱幼兒園學好用好《指南》;建立教研平臺,形成一體化學前教育教科研指導網絡;組織開展《指南》全員培訓。針對深入貫徹落實《指南》存在的問題,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應以問題為導向,破解貫徹落實《指南》的瓶頸問題;深化城鄉幼兒園結對幫扶活動;推廣貫徹《指南》經驗做法;建立學前教育質量評估機制。
【關鍵詞】貫徹《指南》 學前教育 內涵式發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A-0007-02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2011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學前教育的特別性質和地位,強調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在這樣的發展新形式下,教育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并于2012年正式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指南》的推廣將在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即將兒童作為一切教育的核心,并且在實現教育目標、改善教學實踐、增強教師專業素質、督導評估學校工作和衡量兒童發展狀況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1]。
廣西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認真圍繞《指南》的宣傳貫徹實施實驗工作,開展了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和成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指南》宣傳工作,組織多方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形成貫徹落實《指南》的良好的社會氛圍。廣大幼兒園積極探索《指南》新理念、新方法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幼兒園“小學化”得到有效遏制。通過《指南》培訓,教師專業化水平得到提升,進一步幫助幼兒教師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教育內涵以及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點,提升幼兒教師貫徹落實《指南》的能力和水平。與此同時,廣西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門、高校、教研部門、幼兒園四位一體的推進機制,有效整合全區教育行政部門、高校教科院、教科所(室)和幼兒園四股力量,協同推進《指南》貫徹和實施,破解了貫徹《指南》難的問題。
一、貫徹落實《指南》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頂層設計,為貫徹《指南》提供政策保障
廣西認真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有關要求,及時修訂《廣西壯族自治區示范幼兒園評估標準》、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幼兒園保育教育常規管理暫行辦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等文件,將貫徹落實《指南》情況列為對各級各類幼兒園評估定級的重要指標以及多元普惠幼兒園遴選認定的關鍵指標,為貫徹落實《指南》提供政策保障。
(二)試點先行,積極開展實驗探索
為探索貫徹落實《指南》組織推進方式,我區開展了《指南》實驗區、實驗園試點工作,確定南寧市等6個市為貫徹落實《指南》自治區級實驗區,廣西大學第一幼兒園等125所幼兒園為貫徹落實《指南》自治區級實驗園,要求各實驗區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指南》實驗工作,建立行政推動、科研引領、專家指導、典型示范的工作推進機制,為實驗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和專業支持,充分發揮實驗區的區域帶動作用;要求各實驗園制定本園的實驗研究方案,積極開展《指南》相關的教研活動及專題研究。自治區教育廳成立《指南》實驗指導專家團隊,對各實驗區、實驗園的工作情況進行指導,及時解決《指南》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和推廣實驗中的好做法、好經驗。
(三)創新幫扶方式,推動薄弱幼兒園學好、用好《指南》
針對薄弱園《指南》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我區通過創新幫扶方式,共同推進《指南》實施:一是創新多元普惠幼兒園幫扶模式,建立多元普惠幼兒園園長定期到《指南》實驗園、自治區示范幼兒園跟崗學習制度,促進多元普惠幼兒園園長以《指南》精神為引領,規范幼兒園管理、防止“小學化”傾向;二是組織學前教育集團龍頭園園長到異地進行《指南》學習培訓,通過發揮龍頭園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薄弱幼兒園發展,如組織首批認定的122名龍頭園園長、學前教育管理干部到東北師范大學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進行培訓,幫助龍頭園園長了解如何在《指南》背景下開展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與運行,發揮示范園的龍頭作用,對口幫扶薄弱幼兒園,提升薄弱園辦園質量。
(四)組織開展《指南》全員培訓
我們把《指南》培訓作為當前幼兒園教職工、學前教育管理干部和教研人員業務培訓的主要內容——依托“國培”“區培”項目大力推進全區幼兒園園長和教師《指南》培訓工作,市、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把《指南》培訓納入全員培訓內容進行強化培訓。一是做好國家《指南》資源包試點培訓。《指南》資源包培訓是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一個項目,廣西是試點省份之一。華東師范大學培訓團隊深入我區開展多期《指南》資源包培訓,有效提升了我區幼兒園貫徹落實《指南》的能力和水平,參與培訓的40余名《指南》培訓者也成長為我區貫徹《指南》的踐行者和指導專家。二是開展自治區級《指南》培訓。2013年,我區委托廣西師大開展培訓工作,分期、分批在桂林市舉辦自治區級《指南》培訓會,我區所有市、縣(區)學前教育管理干部、教研人員、有關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及自治區示范幼兒園園長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培訓。三是依托“國培”和“區培”項目開展薄弱園《指南》培訓。針對貫徹《指南》在農村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存在短板的實際,我區將多元普惠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培訓納入“國培”和“區培”計劃,通過集中學習、轉崗培訓、合作交流、跟班學習等方式,加強對園長、教師的培訓。
(五)建立教研平臺,形成一體化學前教育教科研指導網絡
我區建立了由高校、教研部門、幼兒園共同組成的教科研指導網絡,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教研平臺,通過“結對子”“送教下鄉”等多種形式,開展區域和園際之間的教科研活動;支持自治區級示范性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成為學區范圍內的幼兒教育科研中心、教師培訓中心、信息資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充分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帶動當地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通過組織專家下縣區巡回指導、城鄉幼兒園幫扶結對等形式,指導普惠幼兒園及農村幼兒園開展《指南》實踐研究。
二、存在問題
(一)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脫節。《指南》的普及培訓容易,但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其融會貫通很難。如何在學習《指南》先進教育理念基礎上開展適宜的教育實踐,如何避免“說一套、做一套”和“穿新鞋、走老路”是一線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管理者面對的問題。
(二)缺乏專業化指導團隊,專業引領水平有待提升。深入貫徹《指南》對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教研活動開展、家園共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市、縣(區)幼教教研人員專業素質和能力不高,不能有效發揮專業咨詢和引領作用。(具體數據,如與高校的調研等)
三、有關建議
貫徹落實《指南》實驗工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南》的頒布是適應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的,對教師、家庭,乃至全社會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2]。筆者建議繼續圍繞“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學前教育內涵發展”這一主題,全面推進貫徹落實《指南》工作。
(一)以問題為導向,破解貫徹落實《指南》的瓶頸問題;開展實地調研,查找問題。組織專家團隊分市、縣(區),分領域深入幼兒園開展實地調研、現場觀摩,為幼兒園把脈診斷,聚焦幼兒園在保教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從具體問題出發,引領教師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幫助幼兒園整合自身的優勢資源,將《指南》精神落到實處。
(二)深化城鄉幼兒園結對幫扶活動。實施全區學前教育精準幫扶計劃,按照“以強扶弱、合作互助、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優質幼兒園和薄弱幼兒園結對幫扶活動,發揮示范幼兒園的示范和輻射作用,重點在《指南》貫徹實施、辦園質量提升等方面進行幫扶,提升薄弱幼兒園辦園水平,促進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三)推廣貫徹《指南》經驗做法。將《指南》實驗園的一些經驗、資料及時進行概括總結,為其他幼兒園提供幫助服務。適時召開貫徹落實《指南》片區現場會、教學展示活動等,總結推廣全區《指南》實驗區、實驗園成功的有效經驗和做法。建立合作共享的《指南》教育資源平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四)建立學前教育質量評估機制。貫徹《指南》,必須樹立科學的學前教育質量觀和政績觀,充分發揮督查評估的重要導向作用[3]。加快構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強化科學保教的制度建設,著重加強對師資配備、教育活動組織實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評估。
【參考文獻】
[1]孟寧.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家培訓者培訓班上的講話[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
[2]李季湄,馮曉霞主編.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4.
[3]李天順.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班上的講話[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委托重點課題《廣西學前教育質量分析及對策研究》(立項編號:2016:AA016)階段研究成果。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