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英
摘 要:小學英語教師要注意培養并保持小學生在學習起始階段對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創設情境加強語言交際的練習,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70
小學英語在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居于基礎地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將直接影響其后續的英語學習。那么,作為學生英語學習啟蒙者的小學英語教師,如何“扶”學生走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為其深層次學習做好準備呢?
一、注重培養并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報道稱, “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在經過了小學的英語學習后就已經不喜歡上英語課了”。到了學生初、高中階段后學習英語不再是主動積極,而是被(老師、考試)逼迫,無奈地、近乎麻木地跟從學習。由此可見,在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他們未來的英語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不夸張地說會影響他們一生的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興趣是推動孩子學習強大的內在動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愉悅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唱歌、跳舞、游戲、競賽、角色扮演等活動中品嘗、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他們需要的一切東西,使學生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中,集中注意力學習英語。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鼓勵、表揚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二、注重創設情境加強語言交際的練習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注意創設語言情境,通過語言活動進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把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緊密聯系,學生先學習與話題有關的單詞和句型對話,然后在創設的情景中運用所學內容進行對話。從機械地模仿向有意義的操練和真實情境中交流的方式轉化,并在進一步的互動學習中進行相應的話題內容拓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設盡可能多的真實語言實踐環境,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鞏固和應用所學語言,這樣就避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變成“聾啞英語”。
三、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
聽說讀寫是體現英語水平的四項能力,也是英語學習的四個途徑,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我們倡導“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理念,按照“要求學生寫的詞學生應該先會讀,要求會讀的詞應該先會說,要求會說的詞應該先能聽懂”的順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面訓練。聽說練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先導作用,學生可以在聽說訓練的過程中學到較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并將學到的書面語言真實化、生動化、生活化,并且有助于鞏固基本常用詞匯和提高靈活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除此之外,學生在聽說讀寫的交替訓練中,除了要用腦外,還要調動多種感官,聽說要用耳、動口,讀寫要用眼、動手,從而強化感官刺激,提高學習的效率,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固化,就容易適應將來的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和模式了。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眾所周知,小學生在起始階段的學習習慣將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學習。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從小學生一開始學習英語就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養成學生經常聽讀,自覺誦讀英語的習慣
英語學習,貴在經常聽讀,不斷增強語感,積累英語學習的感性認識和知識。教師可以將聽讀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回家聽,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誦讀作業以QQ、微信語音的方式發給教師,這樣既督促了學生保質保量誦讀,而且還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和糾正。
(二)英語會話日?;?/p>
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在于能靈活運用英語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是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感。每天利用課前三分鐘以二人或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會話表演,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在大家面前說英語的機會(話題因人、因時變化)。由于自由會話中存在著信息差距,這便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聽說機會,日積月累,各有所獲。此外,課外提倡、建議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使學生的課內所學在課外有用武之地,課堂學習也就更用心了。
(三)注重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每一種正式文字都有統一的形體標準(即“正字法”),英語也不例外。盡管英語書寫的教學多在字母學習時進行,但書寫卻貫串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始終。尤其是中高考的網上閱卷對學生的書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書寫不規范而在中高考緊張的學習、復習中不得不專門騰出時間來描字帖、練書寫的學生很多。因此,在入門階段,書寫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書寫的規范性,培養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能用手寫體在三格本上工整、清楚地書寫,格式、大小寫、連筆、標點正確,從字母到單詞,最后到句子,教師都不能掉以輕心,要認真對待,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書寫質量和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不再在書寫上浪費時間和丟分。
(四)注重英語教師個人英語素養的提高
小學英語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首先自己的發音必須準確。英語學科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的一部分知識必定來自于教師本身的示范,甚至是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師的語音、語調、對學科知識內涵及外延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駕馭、甚至板書都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尤其是在學生的入門學習階段。另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又有發展變化、吐故納新的特點,為了能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加強專業學習,通過收聽英文廣播、觀看英文影視節目和閱讀英文書刊報紙,更新和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真正成為一汪活泉。
“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道出了教師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在小學生的起步階段尤為巨大。在有限的時間內“扶”著學生從字母起步,領著他們讀句型、看課文,再目送他們在英語學習的路上踏實前行,讓學生真正地愛學英語、愛說英語,能用英語簡單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為學生的終身英語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扶”學生走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小學英語教師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劉春香.培養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J].教育教學論壇,2011(20):191-192.
[2] 鄭鳴杰.走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