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學偉
學生助理班主任制度是指從高年級學生中選聘品學兼優的主要學生干部或學生黨員協助輔導員做好新生班級工作的學生管理制度。學生助理班主任制度的實行,為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增添了新舉措,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學生工作管理隊伍建設,豐富和發展了學生培養目標內涵。
一、學生助理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1.為學生工作管理者減輕工作負擔
當前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出現了許多新特點,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工作管理者的工作負荷和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絕大部分時間用在處理日常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很少有時間來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重點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學生助理班主任的設立,可以減輕輔導員的工作壓力,許多事務性的工作可由學生助理班主任來處理。輔導員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學習,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增強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學生助理班主任與輔導員一同參與學生管理教育工作,拓寬了思想教育的途徑,使思想教育的方法由過去單純的注入型轉為師生雙向的滲透互補型,增強了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為學生助理班主任提供鍛煉機會
學生助理班主任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學生,需要完成自己的學業,又是助理班主任,需要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管理和幫助。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挑戰。通過實際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通過參與低年級學生的引導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助理班主任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提升其責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斷進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促進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多方面提高學生助理班主任的綜合素質,最終使其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
3.為新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提供向導
學生干部或學生黨員擔任助理班主任,他們會迅速獲得新生的認同感并具有良好的朋輩引導效應。擔任學生助理班主任的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們的個人表現也會給新生產生較好的榜樣作用。由于他們本身也是學生,比較容易接近,通過講授自己在校生活體會、學習經歷、社會工作閱歷、學習方法及大學學習生活與高中的不同等,能夠對新生產生較大的啟發作用,能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縮短“過渡期”。
4.為準確了解學生具體情況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學生助理班主任從學生中來,又服務于學生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更能理解低年級學生的所思所想,并且他們更能以“過來人”的身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建議更貼切學生實際,更能為學生接受。[2]他們與學生接觸的“無等級性”和“平等性”,決定了他們能比較真實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生活情況,為輔導員教師提供第一手的有價值的信息,有助于輔導員更加公平、公正地開展工作,防止一些表面現象造成的不公平、不公正。
二、學生助理班主任隊伍的建設
1.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
對學生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要進行定期考核,同時建立較為完善的考評方案,方案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相關的量化指標,避免空洞、含糊。學院成立考核委員會,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擔任主任,對學生班主任進行定期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開展總結、表彰和宣傳,對于不能認真開展工作的學生助理班主任,實行末位淘汰制。對于考核優秀的學生助理班主任,學院在年度評獎評優中予以優先考慮,在畢業就業時給予重點推薦。
2.培養充足的后備人選
建立一支強大的學生助理班主任隊伍,除了需要精心培養和培訓之外,具有充足的后備人選也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加大學生骨干隊伍培養的力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骨干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使得在學生助理班主任選聘的時候擁有較為充足的后備人選庫,便于進行挑選更加合適的人選或有更多挑選的余地。
3.協調兩種關系
學生助理班主任首要的任務是學習,其次才是輔導員的助手、班級工作的重要協助者,而在保證學習成績的基礎上管理好班級,才是一名合格的學生助理班主任。如果因為學生班級管理工作而影響了學習、甚至造成不及格課程出現,就適得其反了。因此,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助理班主任正確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另一方面要督促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工作效果。
4.確立公認的共同愿景
規范學生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隊伍的運作方式,編寫學生助理班主任工作手冊,保證工作的高效開展。共同愿景是組織中所有人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所有人一起創造的東西,是大家愿意將精力和時間為之付出的共同景象。確立學生助理班主任隊伍的共同愿景,即形成學生助理班主任普遍認同的目標、價值觀與信念。學生助理班主任隊伍的建立、生存和發展,靠的是共同的價值觀念、理念和宗旨的追求。正是這種共同的精神追求把他們凝聚在一起。共同愿景有助于培養學生助理班主任為共同目標主動且真誠的奉獻和投入的精神,強化他們對這支隊伍的認同。
5.注重后續的工作安排
學生助理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時限性,一般只有兩年的工作時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助理班主任畢業離校,學生助理班主任所擔任的學生班級的管理就出現了空白,這就迫切需要完善學生助理班主任的后續工作,充分發揮班級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干的作用,使得班級的優良班風、學風持續保持下去,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導師的作用,調動輔導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
6.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
制定學生助理班主任系列規章制度,使他們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指定專門的教師進行日常管理,定期召開相關例會,使他們具有歸屬感和責任感。引導他們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